CT引导下穿刺针在肺磨玻璃结节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2022-12-02 06:34秦中强刘志远吴迪徐衡范龙飞张兰王康武袁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穿刺针胸膜胸腔镜

秦中强 刘志远 吴迪 徐衡 范龙飞 张兰 王康武 袁牧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肺部CT筛查也逐渐普及,尤其是高分辨CT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中,使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的检出率逐步提高[1-2]。GGN是指肺内局灶性规则或不规则的密度增高影,可见结节内的血管、小叶间隔等结构,其直径<30 mm。肺部感染、活动期结核、出血或肿瘤等都可能导致GGN的发生[3-5]。根据其在CT肺窗上实性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 pGGN)、 部 分 实 性 结 节(part-solid nodule,PSN)和实性结节(solid nodule,SN)[6],其中PSN恶性可能较pGGN和SN高。因此Fleischer指南建议:实性成分>5mm的PSN,应该尽早予以切除[7-8]。目前,关于GGN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很多,但仍无法从影像学准确判断GGN的性质。由于GGN中实性成分较少,临床常用活检方法,如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对病理标本获取存在不足,往往还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诊疗,明确病变性质。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已成为GGN诊断以及治疗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其优势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9]。但由于GGN的实性成分较少,尤其是深部结节,肉眼难以发现,胸腔镜无法触摸,导致定位困难、手术时间长和手术创伤大等局限。因此,胸腔镜术前进行精准地结节定位,是保证手术更加简便、微创的重要条件[10]。本研究收集在接受胸腔镜切除术前的GGN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针定位中的相关数据,分析CT引导下穿刺针在GGN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GGN定位手术的患者103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71例,60岁及以上患者40例,小于60岁患者63例,平均年龄(56.22±12.38)岁,GGN总数为110个。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接受穿刺针定位术中的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定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纳入标准:(1)患者定位术前CT明确GGN存在;(2)定位术中的CT扫描图像均保存在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3)患者接受定位术后,均进行胸腔镜下GGN切除术并明确病理;(4)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定位手术禁忌证者,如肺大泡、肺部感染、毗邻大血管、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等;(2)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者;(3)麻醉药过敏或者定位体位不能耐受者;(4)临床或者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或与患者沟通本研究目的后拒绝者。患者资料详见表1。

表1 患者GGN的位置和大小

1.2 方法

1.2.1 定位 器材选用德国宝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活检穿刺针(北京恒润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3141076),引导方式为CT。所有纳入研究组的患者均在胸腔镜下GGN切除术前接受CT引导下穿刺针定位术。定位禁忌证:(1)存在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2)存在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3)肺部基础条件差,可能出现大量气胸或大咯血等威胁生命的症状。(4)处于感染急性期。(5)因体质差,不能配合定位手术。定位手术方案由本科及胸外科拟定,于胸腔镜术前1~2 h进行GGN定位,根据GGN所在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可与胸腔镜健侧卧位不同,然后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为2~5 mm。在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以穿刺路径最近为原则,确定穿刺进针点、穿刺路径和进针方向等。

1.2.2 穿刺 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碘伏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5 mL∶0.1 g)稀释至0.5%后进行皮下浸润麻醉,CT引导下使用一次性活检穿刺针,通过步进法进行穿刺。测量表皮至壁层胸膜距离和胸膜距GGN距离,穿刺针首先进入壁层胸膜外,避免进入壁层胸膜导致气胸,重复CT扫描,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和方向。后嘱患者屏气,穿刺针快速穿过胸膜,进针至胸膜与GGN一半距离,避免因疼痛剧烈呼吸导致肺移动度增大,进而穿刺针位置偏移。进针路径尽量避开叶间裂、血管、气管等。再次扫描CT,确认穿刺针位置,继续穿刺至距离GGN 1 cm内。复查CT,若位置佳,固定套筒针,向前推出套筒内的金属丝,当金属丝推出套筒针时会有突破感,在病灶旁进行锚定。锚定后复查CT,明确患者肺内是否存在气胸、肺内出血等并发症,并询问患者是否感觉疼痛,是否存在心慌、头晕、恶心、呕吐等胸膜反应表现。穿刺结束后,纱布固定体外金属丝,轮椅推至手术室或病房等待手术。

1.2.3 术后病理 所有患者胸腔镜术中均行冰冻病理,病理由医院病理科完成并作出诊断,明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或恶变倾向两组。

1.3 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定位后,穿刺针是否在预期范围(距离GGN 1 cm之内),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定位后患者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疼痛、胸膜反应等;定位后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所需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发生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胸膜支气管瘘、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采用R语言(4.1.2版本)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P25,P75)等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使用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定位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定位成功率99.09%(109/110),定位手术时间为10.37(8.41,12.92)min,定位术后出现气胸19.09%(21/110),肺内出血29.09%(32/110),术后疼痛13.64%(15/110),胸膜反应0.91%(1/110)。定位常用体位及相关并发症见图1。

图1 不同体位下GGN患者接受定位术后CT扫描结果

2.2 胸腔镜手术结果

103例患者完成定位手术后均完成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标本均为楔形切除。患者胸腔镜手术用时为61.00(45.25,86.0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 3.00(3.00,5.0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00(3.00,5.00)d。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等并发症。

2.3 病理结果

定位后的GGN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术中标本快速冰冻病理显示良性病变33个,恶性病变或恶变倾向77个;GGN的密度值与其性质之间有相关性,当其密度值>-500 HU时,更能提示GGN恶性倾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GGN的影像学表现,如大小、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等,均不能提示其良恶性。不同病理结果的影像学表现见表2。

表2 不同病理表现的影像学征象[个(%)]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给社会及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有报道称,在早期肺癌患者中,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11-12]。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提高肺癌的生存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高分辨CT为国际公认的有效筛查方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GGN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因其与肺腺癌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国内有研究称,84.8%~95.5% 体检发现的肺癌患者,在影像学上可表现GGN[13-14]。因GGN内实性成分较少,通常观察磨玻璃结节在CT肺窗上的影像特点,如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晰、实性成分多少、是否存在血管集束、血管穿行、胸膜牵拉等,以评估良恶性[15-16]。相关研究称,GGN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其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因素,如当GGN直径≥1.1 cm时,高度提示恶性肿瘤,敏感度为95.8%,但特异性较低,仅为46.8%[17]。所以,需要在GGN的临床诊治过程中,通过归纳磨玻璃结节的CT相关表现,随访其病理结果,分析是否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影像表现,以更好地评估其良恶性,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依据大量外科结果提出肺腺癌的新分类标准:侵袭前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侵袭性病变,包括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8]。目前,在GGN的诊疗、随访等方面,仍无专家共识,相对统一的观点是当高度怀疑恶性GGN可能时,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18]。

在外科手术切除中,随着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GGN患者接受VATS治疗。VATS在保证完整切除肺GGN的基础上,还能百分之百明确其性质[19]。由于GGN实性成分较少、结节较小,尤其是距离胸膜较深的磨玻璃结节肉眼难以发现,胸腔镜无法触摸,单纯依靠术者观察配合手指触诊,在精确定位病变部位时难度较大,导致精确肺段切除难以进行,而转行肺叶切除,甚至中转开胸手术,使手术创伤大大增加。有研究称,在实施传统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因定位失败而改变手术方式,中转开胸的比例高达46%[20]。所以术前对GGN进行精确定位,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小手术创伤,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一次性使用穿刺针在GGN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此操作简单、耗时短,为胸腔镜切除提供导航,使手术时间、术后胸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但存在气胸、肺内出血、胸膜反应和疼痛等定位并发症,故在临床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定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分析肺GGN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GGN密度值≤-500 HU时提示恶性病变可能,为通过影像学表现与GGN病理类型之间相关性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穿刺针在GGN术前定位中应用方便、简单,为手术及预后提供帮助,但存在气胸、肺内出血、胸膜反应、疼痛等定位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特别是对于存在一些高危因素,如年龄较大、肺条件差等情况的患者。另外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分析GGN影像学表现,帮助判断肿瘤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穿刺针胸膜胸腔镜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