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同构体理论视角下中国文物名称翻译
——以苏州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为例

2022-11-24 17:58付继林
关键词:奈达同构名称

林 芳,付继林

(燕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文物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社会风貌的真实反映,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文物翻译研究对弘扬和传播国家优秀文化、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作用巨大。苏州博物馆作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藏品四万余件,文物数量较多,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既有助于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回溯,又促进当代文化的传播。中国文物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部分,如何将中国文物名称翻译得地道恰当是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不可小觑的环节。通过奈达同构体理论视角,在实地参观苏州博物馆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博物馆部分文物名称英译实例,探讨文物翻译策略,并总结出五种具体翻译方法,促进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的深入研究。

一、奈达同构体理论简述

(一)同构体理论提出背景

作为广为人知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奈达的翻译思想,谭载喜(1999)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主要发展阶段:一是描写语言学阶段;二是交际理论阶段;三是社会符号学阶段。在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社会符号学阶段,奈达在原有的“动态对等”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这一过程取决于目的语读者能否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的心理反应,“功能对等”意为原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及所作出的反应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反应一致。由于译文无法达到与原文完全对等,所以就适当性范围而言,奈达(2001)认为“功能对等”一词最为恰当,“对等”也只是大概的对等,目的语读者理解或领会译文的方式不可能与原语读者等同,除非文本不具备艺术价值或只包含一些常规信息。无论是在单语环境还是在双语环境,由于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人们无法采用如数学公式般纯粹的固定公式或方法来衡量“功能对等”,尽管如此,奈达利用符号学提出了一个用来探讨和思考“功能对等”的有效方式,即同构体理论。

(二)同构体理论含义

同构体理论是实现和探讨翻译“对等”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奈达(2001)认为同构体只是象似性的符号学概念的延伸,指相似的事物。在理解语言学层面的同构体理论含义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语言范畴外的同构现象,对“同构”有个基本认知。

同构现象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保留信息的同构现象;一是改变信息的同构现象。前者是指两个复杂结构之间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它们可以彼此重叠。后者是指彼此间存在着某些重大差别,因而在功能上不对等的同构现象(谭载喜,1999)。在语言范畴之外,同构现象大量存在。举一个简单例子,“2/4/8”与“16/32/64”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但从数学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存在同构现象,两组都遵循着后一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一倍的原则,所以这属于一种功能上的同构关系。

从语言范畴来看,奈达的理论思想正处于社会符号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奈达逐渐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问题。他认为,必须把语言看做一种符号现象,对它进行解释时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谭载喜,1999)。这意味着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专注语言本身,还要重视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等环境。而文化差异也使得同一符号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比如在中国,竖起大拇指往往表示称赞对方,但在希腊,这个手势含有挑衅的意味,通常指对方在自取其辱。

因此,为了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奈达提出了同构体理论,无论是字、词还是习语都视为一种社会符号,将这些符号与它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关联在一起,强调了符号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作用,不断在原语中发现功能意义上的同构现象及同构符号,紧接着必须判定其在把所指物(客观或主观)示意给言语接受者时产生的功能,找到目的语中对应合适的同构符号,从而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三)同构体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始终以读者的理解为中心,强调“功能对等”中的“对等”指代在功能上与原文接近一致。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可以将同构体理论应用于翻译过程中。

谭载喜(1999)在其编著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写道:“翻译是一个在不同语言之间,从各个层次上不断发现同构体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在功能上同构的符号或符组的过程”。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语义、句法、文化等,若脱离了其所处的环境,就无法实现其功能。基于同构体理论的翻译资料时常可见,诸如1982年11月18日的《纽约时报》新闻标题和《旧约·诗篇》第108篇3至4节的中文翻译都有所体现。译者大多可从两个角度进行翻译,一是文化因素角度,二是语义与句法结构角度。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说,大部分翻译资料或书籍最常举的例子就是“to grow like mushroom”,中文译为“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可以明显看出“mushroom”对应的中文是“蘑菇”,而非“春笋”,译者之所以译为“春笋”就是遵照了同构体理论,找到汉语中能够发挥与“mushroom”同等功能的符号,使目的语读者产生的心理反应与原语读者一致。其次,从语义与句法结构角度来说,不同的符号在某一层次上可能具有同构现象,但在另一层次上又不同构。比如,“The girl cried”和“The girl working in a store cried yesterday”,二者都包含主谓结构,都表达了相同的事情——“女孩哭了”,但若将二者译为汉语,前者为“那个女孩哭了”,后者为“在商店打工的那个女孩昨天哭了”,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后者承载的信息多于前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在功能上不对等的同构现象,脱离特定的语言框架,虽然译文脱离了原文语言结构,但原文中的符号价值能够清楚地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从而实现交流目的。

同构体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翻译思考思路,结合恰当的具体翻译策略,能帮助译者在功能上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对等。

(四)同构体理论的局限性

实际上,奈达的同构体理论曾遭受过质疑,有人认为同构体理论让译者在翻译时摆脱了原文语言结构,由于原文结构不同于译文结构,为了达到所谓的“对等”,译者很有可能遗漏掉原文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在翻译如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等一些表达性文本时,无论是结构,还是词序,都强调译文与原文形式的一致性。基于同构体理论,很可能会忽视原文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文化特色,造成文化负载的空缺。因此,看待奈达同构体理论需持辩证态度,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和翻译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思考,更好地发挥出同构体理论优势。

二、同构体理论视角下的苏州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策略

根据目前中国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现状来看,中国文物翻译技巧与规则尚不完善,相关翻译研究书籍和资料甚少,外加文物名称精简晦涩,因此翻译文物名称并非易事。这里将通过奈达同构体理论视角,以苏州博物馆官方文物名称英译为参照,总结五种具体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一)音译法

人们在参观中国各地的博物馆时,能够发现许多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英文名多为音译,尤其是具有中国独有特色的器具名称,苏州博物馆展出的器具英文名称就是音译。

例1 黑皮陶尊——Black Pottery Zun

铜豆——Bronze Dou

铜匜——Bronze Yi

铜鉴——Bronze Jian

这些文物名称中的“尊”“豆”“匜”“鉴”都采用了音译的方式,根据苏州博物馆介绍,“尊”为中国古代一种盛器,多为陶制,始于新石器时代;“豆”为古代盛食器,为祭祀、宴飨活动中常用礼器之一;“匜”为古代盛酒器,古代盥手注水器,常与盥器盘配套使用;“鉴”亦叫做“鑑”,为古代盛水器,据传有三个作用:一为盛水作镜之用;二为盛冰御暑之用;三为沐浴之用。这些都是中国独有的器具,具有不同作用,承载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从同构体理论角度来看,译者在翻译这些器具名称时,需要从英语中找到同构的语言符号,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很难从英语中找到含义完全一致的词语,如果译者将其归纳性地译为“vessel”,不仅没有实现奈达要求的“对等”概念,而且也没有准确传递出中国器具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虽然从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原语含义对应的同构符号,但这并不代表译文无法实现原文的符号价值,基于同构体理论文化角度因素,可以转换思考角度,考虑如何使中外游客在欣赏这些器具时产生相同反应,实际上,中国游客对这些器具名并非了如指掌,甚至不确定个别字的发音,但无论中外,当游客们看到文物实体时,都能立马理解其为古代器具,产生相同反应,因此在此情况下,音译法较为合适,通过拼音直入,既保留了原语文语义结构特性,又避免了笼统翻译带来的中华文化特色流失,尽管外国游客在参观时可能会对音译产生疑惑,但通过观察文物特点,最终达到的欣赏效果基本可与中国游客一致,实现功能意义上的同构。

(二)直译法

直译法可谓是苏州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采用最多的方法,不仅是文物名称翻译,大部分的翻译活动都是以直译输出为主,以求忠实于原文。对于直译,张培基(2009)认为,“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苏州博物馆的许多文物名中关于材质、颜色、外观特点等方面的词都是采用直译法。

例2 粗砂陶三足器——Rough Sand Pottery Tripot Vessel

石环饰——Stone Ring Ornament

勾型器——Hook-shaped ware

釉陶猪窝——Glazed pottery pigpen

黑白玉猫——Black and white jade cat

例2中有关文物的材质、形状、制作特点等皆为直译,如“粗砂”、“石环”、“勾型”、“釉陶”、“黑白”等,这个做法十分符合同构体理论,根据中文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含义,选择拥有同等含义的英文符号,使两者的功能效果对等。选择将命名相对简单的文物名称直译基本能满足翻译要求,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减轻游客理解压力,比如“釉陶猪窝”和“黑白玉猫”都属于一种装饰文物,如果在英译时,后面添加“ornament”之类的概括词,就会画蛇添足。因为游客们在参观的时候能够直接看到这类文物形象,无需多此一举,采用直译法最为恰当。在中国游客一眼就能明白文物名称含义的同时,通过直译,外国游客也能立刻从英译名中了解文物的具体细节,准确获取到文物的相关信息,这一点也遵循了同构体理论要求的译文在功能上达到与原文对等。

(三)省译法

翻译策略除了直译法,省译法也是译者们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省译法比较符合奈达同构体理论力求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者的限制的理念。针对苏州博物馆的一些文物名称十分晦涩难懂的问题,译者多采用的是省译法。

例3 王幼芳刻华喦王翚画扇骨——Painting Fan Bone

白玉素琢海棠式长形盆——Jade Basin

白玉仿古琢拱璧形长方佩——Jade Plate

从例3中可以看出,文物中文名的字符长度大于英文字符长度,按照语言范畴外的同构体理论来讲,这种译法并不满足同构体理论要求。但从语言范畴上来看,同构体理论要求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通过翻译产生对等反应。例3中的文物中文名极大展现出了中文含蓄隐晦、艺术感极强的特点,比如文物名“王幼芳刻华喦王翚画扇骨”,含有两个生僻字“喦”(yán)和“翚”(huī)、三个人物名“王幼芳”、“华喦”以及“王翚”,除非有人具有相关知识储备,对于大部分中国游客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理解这个文物名称,通过观赏对应的文物,一般获取到的信息就是“画扇骨”,明白这个文物是一把带有图案的扇子,自动过滤掉了前面人物名生僻字的部分。如果中国游客理解文物名称都有一定困难,更不用说外国游客,所以为了简洁地表达出文物的形式与特点,省译法是翻译复杂文物名称的有效方法之一,省去相对不重要的繁杂信息,保留最重要的内容,将最基本的文物特点传递给外国游客,因此在例3中,译者直接将中文名称中的一部分省去不译,直接翻译最核心的内容,译为“painting fan bone”、“jade basin”和“jade plate”,力求中西游客达到一致的参观效果,即“同构现象”。

(四)增译法

由于部分文物中文名以简为主,所以译者可以采用增译法,对文物名称进行增译,添加一些文物信息,从而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文物设计特点。

例4 青瓷双复系盘口壶——Celadon handled jar with double loops for suspension of dish-shaped mouth design

金日月片——Twin gold ornaments with 'sun' and 'moon' characters inscriptions

仿官釉三联葫芦瓶——Three-tube jar in the style of official ware from Song Dynasty

双耳陶罐——Pottery Pot with Double Ear-handle

译者在翻译“青瓷双复系盘口壶”时,增译了“for suspension”、“dish-shaped”和“design”,这个文物是一个壶,来自宋朝,游客们在欣赏时可以发现这个壶口形如中等大小的扁平盘子状,壶身两侧各带有两个并排对称的小环儿,即中文名中的“双复系”,一般可用来提壶,中国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包含各种青瓷双系壶或者双系陶壶,所以中国游客一般都比较熟悉“双系”这一说法,但是外国游客可能对此很陌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文物名称进行增译,可以弥补英语语言符号空缺,满足同构体理论,实现对等。

同理,“金日月片”中的“日月”是指金片上刻有“日”和“月”字样,如果光从字眼看,游客可能会认为金片上印有太阳和月亮图案,所以从同构体理论角度看,对其进行增译,添加“characters inscriptions”更为合理恰当。“仿官釉三联葫芦瓶”和“双耳陶罐”分别增译“from Song Dynasty”和“Ear-handle”也是同样道理。

(五)意译法

与上述的四种方法相比,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名称翻译较少采用意译法,毕竟中国文物是国宝,如果出现天马行空的错误翻译,那么就容易影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然而,如果译者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翻译或者音译直译都不太恰当时,在不影响游客对文物的总体理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法,将一些具体词语进行意译,这也是一个完全遵循奈达同构体理论的有效翻译策略。

例5 玉扳指——Jade Thumb Ring

陶乐俑——Pottery Musical Entertainers

马桶——Chamber pot

例5中的“玉扳指”流行于古代贵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后来成为一种饰品,它是中国独有的饰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英译时,若将其直译,容易造成错误翻译;若进行增译,增译内容较不好把握。因此采用意译法,将其意译为“Thumb Ring”,意思简单明了,外国游客更易理解。文物“陶乐俑”是三个负责奏乐的陶制人物雕塑,观察文物可知,三个雕塑手臂均有部分残缺,但其中一个可以明显看出手持某种乐器,属于表演者。如果将“俑”直译为“tomb figure”,外国游客一旦没有注意到乐器的话,很容易理解为简单的陶制人物雕塑,人物的具体身份特征易被忽视,而“entertainer”译为中文有“表演者”、“演艺人员”的意思,将其意译为“entertainer”更为恰当,可以让中外游客获取到同等信息,达到功能同构。通过观察文物“马桶”,可以发现是一个置于微缩明氏家具中的圆筒木制模型,中国游客也都了解“马桶”在古代用于如厕,筒形或鼓形,带个盖子,通常放置于卧室内,与现代意义上的马桶有所不同,英译为一般指代现代人们用的厕所的“toilet”不合适,忽视了同构体理论强调的符号所发生环境的重要性,所以苏州博物馆的翻译更为恰当,意译为“Chamber pot”,根据柯林斯词典英文解释,“Chamber pot”一般指放在屋内的夜壶,这样可让中外游客对此文物的心理反应更为接近,实现功能意义上的同构。

总之,从同构体理论角度来看,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名称翻译基本上符合了奈达所追求的“功能对等”效果,让外国游客对文物的反应最大程度地接近于中国游客。但这并不代表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名称翻译完美无缺,其在某些地方仍有改进空间,如“忠靖冠”译为“Man’s cup”,虽然此翻译通俗易懂,但却失去了中国文化内涵,“忠靖冠”中的“忠靖”也作“忠静”,这个帽子是明代制定的官帽之一,基于同构体理论,译者可进行意译,如“Official’s cup from Ming Dynasty”,体现出官吏的制帽这一细节,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结束语

同构体理论是奈达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指导理论,在翻译文物名称时,可以选择此类科学翻译理论进行指导,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包括音译、直译、省译、增译以及意译。此外,文物背后蕴藏大量历史文化,在翻译时应认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必要时需实地观察文物自身特点,避免出现错译、漏译。一个好的翻译能在对外宣扬中国文物及传播中华文化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需要更多译者学者给予这方面的关注,推动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研究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奈达同构名称
运用同构法解题的步骤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关于简单树的一类计数问题的讨论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