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公民道德建设的百年智慧

2022-11-24 17:58李丹丹
关键词:公民道德中国共产党道德

李丹丹,刘 珂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中之重。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将其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高度,不仅在理论上做出深刻论述,而且在实践上积极部署并做出一系列战略决策,掀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高潮,培养全党全国人民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博大的文化胸怀,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均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轨迹

中华民族是崇德向善的民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始终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营造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道德氛围。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征程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以“民族民主革命人才”为培养对象的公民道德建设时期(1921-1949)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渐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921年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民族民主革命人才的培养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的必要条件。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之下,公民道德建设为人的解放服务与党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显然具有一致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激发全民族斗争精神和抗战意志。毛泽东在全面抗战时期强调:“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1]通过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及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区,逐步加强社会公众民主政治觉悟,直接依靠于人民大众并真正保持密切联系,动员发挥一切力量进行革命斗争。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关于“施行愚民政策,将工农群众排除于教育之外”[2]的教育政策进行批判,实施“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3]的教育主张。中国共产党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帮助人们提高主观自觉和思想觉悟,启发和发展工农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在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意义下,摆脱民族和封建的双重压迫,实现人的翻身解放,培养艰苦抗战的种种民族文化品质,“用以达到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之目的”[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民族民主革命人才”为培养对象的建构阶段,淬炼了人民大众的革命斗争精神,培养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国家利益、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道德人格和优秀品质。

(二)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为培养对象的公民道德建设时期(1949-197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是一副民生困苦、生产萎靡的窘境,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到彻底解放、发展到全面发展之路仍漫长而艰辛。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上彻底完成了解放,但经济文化生活的富足繁荣却有待深化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各领域全面发展,初步奠基了所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着对青年一代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渗透着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反映着对公民道德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期许,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亦是需要将正确的政治导向放于首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又红又专的人。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方法论,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方法。毛泽东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5]这正确解释和强调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充分发挥了公民道德教育对旧社会改造和新社会建设的强力作用,“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为培养对象的建构阶段,为社会主义艰苦事业找寻了一条正确道路,培养了身心健康、勤俭建国以及忠于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人民。

(三)以“社会主义‘五爱’公民”为培养对象的公民道德建设时期(1978-20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领域,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为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所服务。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如期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青壮年文盲的基本扫除,具备了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最大程度的道德共识,以期形成最大范围的道德共同体。1982年邓小平首次对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出明确界定[7],同年,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2001年《纲要》),提出新世纪建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变化,呈现出新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鲜明特色,客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的新型社会利益关系。2001年《纲要》从国家高度强调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8],阐释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和“国民”身份意义上的道德取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五爱”的精神实质进行具体表达。伴随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步深入,2006年胡锦涛从道德、法律、信念三个层面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9],同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理论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社会主义‘五爱’公民”为培养对象的建构阶段,倡导和谐的理念和精神,逐步夯实了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思想基础。

(四)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培养对象的公民道德建设时期(2012-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梦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1],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涵盖主体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和塑造,从而内化成公民的道德习惯,推进公民道德和文化强国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2]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公民道德水平,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程度,内在支撑着物质文明的提升,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所必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2019年《纲要》),强调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13]。2019年《纲要》总结过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遵循,传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中华传统美德,以“行王道于天下”的时代思考,创新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打造网络共同体模式,为互联网治理、全球治理提供了成熟思考,亦为互联网领域公民道德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培养对象的建构阶段,旨在培养公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共同价值准则,确立新时代公民伦理道德的根基,建立新时代伦理道德秩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锐意进取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造福中华民族,谋福世界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

实践发展和真理认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新国情世情,创造出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道德规范,切实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当代中国取得新成就、进入新境界,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独创性的宝贵经验。

(一)基本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伦理要义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伦理思想方面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伦理思想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辩护,内蕴着资本主义道德被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所代替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整体审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理论和观点,其集科学性、人民性和先进性于一体,是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进步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观组合起来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价值选择、价值评价、价值创造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梳理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终极关怀和社会和谐的思想,发掘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论述,才能不断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凝聚全民族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把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公平正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伦理精神和应有的伦理价值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增强活力,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体现规律性、创造性和时代性,塑造全社会的和谐价值共识,同心同德地筑牢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二)现实基础: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心驰神往,是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性的共识与认同,亦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科学认知与把握。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出发,由寥寥数人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以非凡的理想信念激发出惊人力量,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崇高的理想与信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现伟大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使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全体人民坚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把理想信念落实于具体行动,提升党员干部和全体人员的道德修养水平,使全民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明确发展前行的目标方向,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自信,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坚强决心和信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三)根本动力: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亦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一条主线。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其党德党性的集中体现,确证着党的执政初心,彰显着党的执政荣誉,始终是衡量共产党员价值观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亦是中国共产党牢固执政地位的政治基础和动力源泉。尽管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走向,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高度紧密的血肉联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着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党性。坚持宗旨意识,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对人民有最深厚的感情、热情和激情,在人民最期盼的地方赢民心,在人民最急切的地方见真情,在人民最抱怨的地方改作风,正是因为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党坐在台上。爱民、亲民、敬民的执政伦理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爱戴和战胜一切荆棘载途的巨大财富。广大中国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理念,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实际、基层和群众,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化解民怨,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树立察实情、鼓实劲、办实事的行为倾向,真正做出了经得起时间、人民和历史所检验的伟大实绩。

(四)精神内核: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明风尚

道德是文明风尚的基础,文明风尚的培育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卓尔不群的文化传统源远流淌至今,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5]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全体中华儿女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亦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孕育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从文化形态来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在理论特色和表达形式上蕴含着民族性。从这一内涵来讲,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进程,就是将本土优秀传统道德与马克思主义现阶段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高度提炼的精神追求,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实际和话语习惯,是人民群众对精神世界本质的期待与向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生长的重要结合点,并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成就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推进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复杂社会思潮中抓住人心的破题关键,“润物无声”地引导人民群众道德认同,涵养文明风尚。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启示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道德建设的传统社会氛围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人民群众对道德建设充满了诸多新期待。全党全社会需激发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相统一的创新精神,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更好地体现规律性、把握创造性、富于创新性,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许。

(一)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永葆优秀执政伦理品格和执政建设能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晶与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深刻呼唤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逐渐成为凝聚中国人民向着光明前途迈进的核心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彻底改变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凄惨过往,开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历史,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从严治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从而使自己永葆无产阶级的政党本色。良好的执政道德,关系着执政党的稳固执政地位和良好形象,关系着民众对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支持与认可。面对新时代“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的迫切形势,严格思想教育、干部管理、作风要求、组织建设、制度执行,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才能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远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崇高性,才能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二)必须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体,代表着中国各民族的形象,彰显着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民族精神内蕴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峥嵘岁月的文化积淀,是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不论是同仇敌忾的民族危亡关头,亦或是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众志成城,爱国主义旗帜紧紧凝聚着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滴水之势汇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之力。时代精神是历史的产物,任何时代都存在特有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和不竭动力。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时代精神注重时代发展的理性认同。民族精神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精神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中国力量和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不可或缺。中国精神作为国家和民族伟大事业延续发展的精神脊梁,是中华民族自觉自信自强的核心和灵魂。唯有用中国精神振奋全体中华儿女精神气力,不断增强同心合力的精神纽带联系,把民族智慧和民族力量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来,才能朝气蓬勃地迈向新未来。

(三)必须夯实人民群众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

公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治理社会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群策群力的民心工程,需要全体公民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谐道德环境的保卫者、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享受者和评头论足的“批评家”。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言献策,都应当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谐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做一个合格公民。中国共产党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一位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个人的德性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量地表现在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的诸多方面,表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凝结和确证着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性所积聚的精神财富,始终贯通于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成为开创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未来、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既是个人的德,亦是社会的德、国家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与时俱进,“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同源共流,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诉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自信呈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自觉认同,彰显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高度肯定与开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又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普遍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既有深厚传统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坚定国家社会发展目标又宣扬人存在的主体性,因此能够形成广泛的引导力和持久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依据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精髓,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蕴,汇聚着中华民族和西方先进文明的价值要素,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高度。新时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在政治、道义和精神上的团结统一,有机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更好地发挥出认同力与凝聚力。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中国共产党道德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立标·定向·示法:习近平公民道德观的三重维度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