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

2022-11-08 02:41王代金草张永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数学课堂

◎王代金草 张永兰

(1.甘肃省天祝县华藏寺镇教育辅导站红大小学,甘肃 天祝 733299;2.甘肃省天祝县城关小学,甘肃 天祝 733299)

一、引 言

客观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控制能力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自然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有效辅助,引导学生找准学习重点,提高效率有效引导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自主性,而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管理所以,当代小学教师要及时意识到这一点,正视自己在教学引导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发挥教学引导的真正价值,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营造教学氛围,奠定引导基础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教育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构建教学氛围的重要性教学氛围会对教学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高,学生对于教师的指导会给予积极反应,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氛围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低,即便教师努力地对学生实施引导,学生所给出的反应也较为平静,如同石沉大海,整体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学指导时,必须以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作为依托,切实发挥教学引导的有效性

过去,大家十分重视应试教育,部分教师在长期遵循应试教育思想的状态下,会以成绩来评判学生比如教师会下意识地认为学习优异的学生是好学生,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又会下意识地把他们带入差生群体里显而易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要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辅助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实施平等教育,也要站在德育角度上,告知其何为谦虚、何为严谨;对于班级中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实施激励教育,对其加以适当的鼓励引导,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内在潜力教师只有能够真正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产生学习自信,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以情感作为枢纽,打造温馨的教学氛围,奠定教学引导的基础如果教师只是关注学生成绩的变化,甚至只是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会问题重重

和谐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还有利于教师教学热情的滋长,当两者都处于热情状态时,必然会出现思维的碰撞,在良好的氛围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坦诚,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同时要发挥自身的主动引导功能,为学生提供辅助,对学生实施评价在师生形成和谐关系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实施指导,以此升华教学效果在长期类似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逐渐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以此获取教师的认可

三、落实以人为本,设定引导对象

结合传统模式下所形成的教学案例来看,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会把课堂变成单方面的知识灌输阵地,会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采取灌输式教学手段实施教育,而这种教育并不能被称之为引导在长期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也逐渐消散,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教师长期的过度辅助下,自己也没有可以训练的机会,久而久之,无法在脱离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完全丧失主动性,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转换教育思想,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正确设定教学引导的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亲自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有效提高个人的学习热情与学习信心,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学引导的真正价值

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教师就可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利用问题对其实施引导如“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直角、锐角以及钝角的概念,那么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彼此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教师以问题作为潜在线索对学生实施引导,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三种角的概念,完善知识思维体系

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抽象性与逻辑性,很多知识点彼此之间都具有较强的联系,学生需要巧妙地对知识点加以整合,在系统化学习中将其掌握教师有效地引入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串联知识的线索,在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实施引导,适当地引入问题,以此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四、适当总结内容,巩固引导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细化学习目标,明确整个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学习目标就是在短期时间内,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预期学习效果,包括课堂中的学习目标以及单元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细化,确定课堂教学的主体方向和定位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设置的教学目标较为随意,无法发挥出教学目标应有的作用,也无法为教师的教学节奏提供理论参考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多而杂,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目录讲解,那么很容易会出现“狗熊掰棒子”的问题学生在接触到一个新知识点后,很容易会遗忘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浪费时间精力,无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适时地引入总结反思环节,通过这一方式巩固整体的学习效果

在每堂课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活动以及反思活动,让学生回顾这一堂课所学过的所有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消化在此期间,教师也要发挥教学引导的功能,不能过多地为学生提供管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反思,自主总结

教师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要求所有学生,以一刀切的手段引导所有学生,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传统的课堂一味强调整体的教学效果,所以传统数学课堂对所有的学生要求都一样,这不免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及时做出调整,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最终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

例如,在讲解完“四则运算”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练习题,根据学生练习的结果,判断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状态一些掌握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快速完成计算,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能计算速度较慢或者错误率较高在学生完成答题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计算的正确步骤以及正确结果,要求学生一一对比,结合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展开分析,找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是马虎,还是没有掌握知识点

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自己的错题本,做好积累以及整理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其提供一些拓展性的习题,要求其进行练习教师通过间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发挥学生能力,提升引导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或者逃避自己的问题结合以往教学情况来看,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或者解题错误时,有的教师会下意识地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然后展示正确的解题步骤这一教学方法所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当堂能够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按照教学的步骤也能够理解每一步产生的原因但是如果转换一下题目的内容,学生仍会出现错误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在思考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教师的答案,其所掌握的所有信息都是教师提供的,自己并没有展开思考换言之,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师要调整教学引导的方式,以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尝试性地创新解题思路,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全面提升引导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呈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全面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很多学生在列竖式时会产生问题比如,错误的对应两个数字的位置,进而导致计算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要求学生展开计算,并找出其中的计算特点之后,教师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题,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步骤,使学生在亲自体验的情境下,了解解题的流程与重点,逐渐掌握解题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切实地掌握了知识,在面对类似题目时,自然就会游刃有余地进行解题了教师虽然时刻在引导学生,但并没有过多地干扰学生,所以其自身的成就感与自信也会悄然滋长,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习动力及效率

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有效的教学引导可以从学生思维能力的激活入手在实际授课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以免学生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各项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视教学前、教学中与教学后的密切联系,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此来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数学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积极参与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引用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当中

以“统计”的相关知识为例,在具体讲解中,某教师将班级长跑活动视为载体,指导大家统计每个同学的跑步时间,并将结果划分成优秀、良好和不及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给予恰当引导,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探究空间,布置课后作业,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学以致用以及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做出深入分析与准确把握考虑到小学生大多都活泼好动,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来为之后的教学引导提供有利条件,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性格与兴趣爱好,并将学生身上的这些差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与训练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较为简单,但对于学习习惯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晦涩难懂,学生需要一种媒介,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他们的思维连接起来,而这种有效的连接就是使知识与生活建立起联系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实际的案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看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以“认识钟表”为例,在具体讲解中,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若学生六点三十分钟起床,请问此时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指向钟表的哪一位置?这一具体生活情境的合理创设,既可以快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又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究相关知识,并对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印象,对钟表观看方法熟练掌握

八、重视先进科技手段的灵活引用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讲,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难懂的一些难点知识时,很多学生都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策略的有效引用,在多媒体技术的有力支持下,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来思考数学问题,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某教师在讲解面积知识时,引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实物,将家里平铺的地板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思考长为6米,宽为4米的卧室需要铺设多少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板才可以铺满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对面积形成形象的概念,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同时,学生能够在观看、计算中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有意识地营造教学氛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也要把控好教学节奏,适当地引导学生总结内容,借此逐步提高引导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提供辅助,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