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丹,钟 坚,李少洪,吴燕妮,张磊云
(东莞东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110)
尿源性脓毒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并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脓毒症的高死亡率要求临床必须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1]。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究中,有专家提出免疫因素可能是脓毒症发病及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此病患者普遍存在着免疫受损及免疫抑制现象[2]。T 淋巴细胞会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免疫调节,是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3]。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早期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对于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对东莞东华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50 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不同严重程度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免疫水平与病原菌群分布的特点。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东莞东华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50 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其中有男80 例,女70 例;年龄范围55 ~75 岁,平均年龄(65.8±9.5)岁;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范围4 ~14分,平均评分(9.5±5.8)分;城市人口60 例,农村人口40 例,流动人口50 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参考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将15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 例)、严重组(50 例)和休克组(50 例),三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尿源性脓毒症;2)存在尿路感染或中段尿培养阳性;3)自愿参与本研究,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记录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入院后24 h 内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小板、肌酐等指标,并计算SOFA 评分。抽取外周静脉血3 ~5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留取尿液,并立即对标本行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标本合格后,采用法国ATB Expression 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的各项血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肌酐、C 反应蛋白的水平、白细胞计数、SOFA 评分会逐渐升高,血小板计数会逐渐降低。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SOFA 评分(± s )
表2 三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SOFA 评分(± s )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 C 反应蛋白(mg/L) 肌酐(mmol/L) SOFA 评分(分)脓毒症组 50 10.5±4.2 135.1±24.8 80.7±20.8 150.6±31.8 5.4±1.0严重组 50 12.8±4.4 110.8±23.5 92.5±21.0 171.4±30.5 8.0±1.5休克组 50 16.1±3.8 95.9±16.9 108.5±18.5 198.5±32.1 12.5±2.3 F 值 23.100 59.620 13.880 29.120 226.60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的结果显示,三组CD3+、CD3+和CD4+、CD3+和CD8+、Treg 的占比、Th/Ts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 增 加,CD3+、CD3+和CD4+、CD3+和CD8+、Treg的占比、Th/Ts 会逐渐降低。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比较(± s )
表3 三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CD3+(%) CD3+和CD4+(%) CD3+和CD8+(%) Treg(%) Th/Ts脓毒症组 50 60.6±8.3 35.1±4.8 30.2±10.0 3.6±0.8 2.0±0.4严重组 50 52.7±7.4 30.8±3.5 22.3±10.2 2.4±0.5 1.5±0.5休克组 50 46.8±5.5 20.9±1.9 18.5±8.5 2.0±0.4 1.0±0.3 F 值 46.730 204.500 19.340 99.050 0.505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脓毒症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30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20 例。严重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35 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15 例。休克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40 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10例。三组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例)
尿源性脓毒症往往起病急,临床表现危重,近年来已成为急诊科关注的热点。脓毒症是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如细菌) 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失控的炎症反应,可弥漫性影响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系统,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4]。尿源性脓毒症的常见发病因素包括尿路梗阻、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或肾移植术、高龄、尿潴留等[5]。乔允等[6]发现上尿路感染与泌尿系统梗阻是发生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相较于非脓毒症患者,肾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障碍在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中更多见。吕俊华等[7]对比脓毒症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的SOFA 评分发现,SOFA 评分可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尽早诊治尿源性脓毒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而言极为关键。有研究指出,炎性指标在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张洁等[8]记录脓毒症患者和非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发现,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杨旭凯等[9]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生化指标与SOFA 评分的相关性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与SOFA 评分密切相关,上述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在脓毒症发病的初始阶段,TNF-α、IL-6 等促炎因子、T 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均会参与疾病的进展,分析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为脓毒症的诊断、病情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死于脓毒症的患者通常存在明显的低淋巴细胞血症,T 淋巴细胞在机体细胞免疫中起主导地位。在分化成熟的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会表达不同的分化抗原(CD)[10]。本研究招募急诊科尿源性脓毒症患者150 例,探讨了不同严重程度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免疫水平与病原菌群分布。结果显示,三组的各项血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肌酐、C 反应蛋白的水平、白细胞计数、SOFA 评分会逐渐升高,血小板计数会逐渐降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的结果显示,三组CD3+、CD3+和CD4+、CD3+和CD8+、Treg 的 占 比、Th/Ts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CD3+、CD3+和CD4+、CD3+和CD8+、Treg 的占比、Th/Ts 会逐渐降低。脓毒症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30 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20 例。严重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35 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15 例。休克组中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有40 例,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有10 例。三组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感染的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屎肠球菌为主。有研究指出,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会出现早期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降低的情况,其各器官功能的失调可造成感染状态的进一步加重,免疫机能的进一步失调[11]。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多发可能与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相关[12]。
综上所述,病情严重的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障碍、凝血系统功能障碍、T 淋巴细胞功能衰退,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