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2022-10-26 07:47王怡心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9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西药

王怡心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8 级本科四年级在读,天津 301617)

突发性耳聋是耳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理包括实证与虚证两种,实证由风热之邪侵袭,肝热上扰,痰火壅结耳窍引起;虚证则因肾精亏损失养,脾胃虚弱所致。治疗本病应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并针对病因对症治疗。西医则认为突发性耳聋主要与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或病毒感染相关,其治疗应以扩张微血管、改善循环、抗病毒治疗为主。大量的研究证实,用针灸联合药物(西药或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将针灸联合药物的研究分成针灸与口服给药合用、针灸与静脉滴注给药合用、针灸与穴位注射给药合用以及针灸与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综合应用四个类型来进行归纳梳理,总结针药联合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1 针灸与口服给药合用治疗突发性耳聋

目前,针灸与口服中药合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刘艳等[1]对健脾滋肾法针药合用治疗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治疗组针灸加中药并用,对照1 组单纯针刺,对照2 组单纯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 组、对照2 组。这表明,健脾滋肾法指导下的针刺联合中药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显著。张盼等[2]对韩碧英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韩教授认为,突发性耳聋在治疗上要分清虚实,把握病机。其提倡采用“泻火补水以清热,根结相通治其瘀,俞募相配治其痰”的针灸手段治经络实证,巧用方药治虚证。同时不忘治心,灵活应用镇心五穴。该文献中特别列举了典型病例:刘某,女,30 岁因右耳听力下降6d 就诊。中医诊断:暴聋,证属肝肾不足、痰热上扰。治疗原则:滋补肝肾,清热化痰。针灸取穴:耳门、听会、足窍阴、侠溪、行间、肺俞、中府、曲泉、大陵、神门、膻中、照海、支沟、丰隆。方药:熟地黄20 g,桑寄生、山茱萸各15 g,山药10 g,白术9 g,生黄芪、龙胆草各12 g,柴胡6 g,菖蒲8 g。2 周后患者自觉好转,连续治疗1 个月后其右耳听力恢复正常。闫慧新等[3]对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得出了盛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取穴组方,巧施针法,妙用对药,针药结合,未病先防,综合激荡”的临证经验。盛教授将针灸与中药密切结合,临证遣方用药,特别善用药对,在七情和合理论指导下,通过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增强药效。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注重辨证分型,巧用药对,其常用药对有:黄芪与熟地、远志与杜仲、酸枣仁与巴戟天、升麻与石菖蒲、葛根与蔓荆子等。在此基础上组成针对性的中药处方对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典型病例:患者,女,40 岁。主诉感冒后突发双耳听力下降1 月余,加重1 周。根据其临床表现,诊为肾气不足,外邪袭表,邪客耳窍所致的突发性耳聋。拟以调养心肾,升清开窍治之。针灸取穴:耳前三穴、角孙、头窍阴、内关、太溪。中药处方:黄芪20 g、熟地10 g、远志10 g、杜仲10 g、升麻10 g、石菖蒲10 g、葛根10 g、蔓荆子10 g、桔梗8 g、灵磁石15 g、柴胡8 g、香附8 g、炙甘草5 g。水煎服。通过按疗程针灸与口服中药合用,患者双耳均闻声清晰,诸证消失。2 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姜霞[4]、吴芳霞等[5]均以中医汤药内治结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都得出了针药合用疗效可观,可改善突发性耳聋相关症状的结论。白永建等[6]用温针灸、朱伟红等[7]用激光针灸、李迪等[8]用电针、王平平等[9]用毫针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或单纯中药治疗相比。都得出了针药合用疗效更显著的结论。

2 针灸与静脉给药合用治疗突发性耳聋

2.1 针灸与中药静脉给药合用

目前,中药注射剂的研究、生产技术日趋成熟。马圣君等[10]将中药葛根经提取、精制而成的葛根素注射液与针灸合用,并辅以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108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54 例/ 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葛根素静脉滴注。对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全血黏度、平均听阈值、氧化应激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徐曼[11]、葛霞飞等[12]都对针药合用(针灸+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针药合用比单纯药物治疗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针灸与西药静脉滴注给药合用

突发性耳聋的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认为与耳蜗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心理因素及免疫相关。西医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铁玲等[13]将80 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针灸治疗。其中西药采用血管扩张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均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而针刺取神庭、百会、翳风、听宫穴。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 ;研究组的治愈率为32.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的治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相关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赵岩等[14]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30 例/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前列地尔注射液、甲钴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取侧耳门、翳风、百会、神庭及双侧太溪、外关、悬钟针刺。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血浆内皮素(ET)水平、内皮祖细胞(EPCs)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 和82%。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纯音听阈值、血浆ET 水平、EPCs 的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均优于对照组。杨雪晴[15]用电针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对照组采用西药疗法,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西药。结果表明,电针联合西药比单纯西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观察组的平均听阈值、伴随症状等改善明显。

3 针灸与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综合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

为了寻求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的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案,临床上对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联合应用作了很多尝试。胡熙耀等[16]将采用西药抗炎、扩血管、溶栓、营养神经的常规治疗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循证取穴施针,辨证开药煎服,并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15d 后,统计耳鸣和眩晕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听力阈值、治疗耳鸣、眩晕的愈显率和有效率,TCD 监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引出率及其相关参数P1 和N1 潜伏期、P1 和N1 振幅、P1-N1 波日期,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灸联合参麦注射液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产生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毛旭清等[17]对刘喆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念进行了总结。发现其主要是运用中药龙胆泻肝汤疏肝理气,清泄肝胆之火,并配合使用耳聋胶囊、抗病毒西药、地塞米松和神经营养药腺苷钴胺。在治疗中多采用以针刺为主,药物为辅的治疗方案。刘喆认为,针灸与多种类型的药物合用均可取得协同增效的效果。

4 针灸与穴位注射给药合用治疗突发性耳聋

杨明等[18]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病因辨证选穴,并进行针刺穴位结合药物注射治疗。具体方案如下:1)针刺选穴:主穴为翳风、耳门、听宫、听会、中诸、外关。另根据突发性耳聋的辨证分证增加辅穴:风热侵袭证加风池、合谷穴;肝火上扰证加行间、丘墟穴;痰火蕴结证加丰隆、内庭穴;气滞血瘀证加胆俞、膈俞穴;脾胃虚弱证加气海、血海穴;肾精亏虚证加肾俞、太溪穴。2)穴位注射:取患侧翳风、耳门、听会、听宫穴进行穴位注射。用药为甲钴胺、地塞米松注射液、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mL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1mL,常规消毒穴位体表皮肤后,针尖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每次取2 穴,每穴注射0.5 ~1.0mL,2 次/周,两组均以2 周为一个疗程。研究结论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药物穴位注射给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耳内循环功能障碍,提高其听力。

5 小结

笔者通过分析针药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1)与单纯针刺或单纯的药物治疗以及高压氧等治疗相比,通过针灸与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合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或提高更为明显;2)不管是针刺选穴还是中药辨证处方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都比常规的西药治疗更有针对性,疗效更为确切,且克服了西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糖皮质激素);3)研究文献中针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时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值得推广,但应更加准确、规范;4)针灸取穴在不同研究中大同小异,但选取的穴位仍应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以规范;5)各研究中的疗效判断标准极不统一,制定规范科学的疗效判断标准很有必要;6)对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研究较少,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西药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