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媛,汤晓燕,王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加速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1]。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墨玉县是新疆人口大县,2019年,该县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建立了由县人民医院牵头,16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各县直医疗机构和16家乡镇卫生院共同组成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牵头医院负责制。通过推行六个统一管理,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
1.1.1 主任、护士长双下沉 县人民医院遴选16名高级职称专家担任乡镇卫生院的包联主任,遴选16名护理骨干担任乡镇卫生院的包联护士长。包联主任每周下乡开展一次业务指导,每月举行两场学术讲座,包联护士长每周下乡开展一次护理查房和床边指导。此外,每名包联主任包联周期内要完成2~3名基层骨干培养。
1.1.2 走下去、请上来双培养 理事会制定了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一方面,由县人民医院以面授和网络两种形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另一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分批次选派至县人民医院进行中短期进修。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充实了县人民医院人员队伍。
成立了医共体财务核算中心,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批、监管的整合管理和集中核算,对医共体内财务报账和财务安全进行规范,同时做好成员单位的检查、指导、协调工作[2-3],成员单位逐步由以前的先支出后报账转变为先申请再支出,记账形式也由季度记账制转变为月记账制。
制定了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绩效指标涵盖工作量、工作质量、考勤管理、满意度4个维度,10家医共体成员单位率先参与落实了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引导,“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理念初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得以调动[4]。
在医共体内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学装备委员会,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药品、设备、耗材采购制度和合同签订流程。委员会定期对成员单位的药品、设备、耗材进行盘点,保证及时配备和正常运行。
1.5.1 医共体内转诊绿色通道 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减轻负担”的原则,医共体内形成了合理、畅通、便捷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向上转诊方面:医共体内转县医院诊疗的患者,持下级医院开具的转诊单或检查单可直接到县人民医院办理相关手续,急诊患者还可享受绿色通道。下转方面:经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轻症患者、慢性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的患者,经转诊平台直接下转至相应乡镇卫生院。
1.5.2 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的同质化管理 县人民医院负责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医疗质量监管工作。建立了统一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且控制标准是各乡镇卫生院暂时还不能全部达标,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5],要求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均要按标准实施,并将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考核结果运用于绩效考核中。
1.5.3 医共体内检查结果互认 患者持乡镇卫生院开具的辅助检查申请单可直接前往县人民医院做检查,无需等待结果,影像结果及检验报告将通过网络平台回传至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还可直接打印胶片和纸质报告。真正做到检查申请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检查检验资源共享,减少患者支出,节约医保资金。
搭建县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县人民医院可与下级卫生院及其所辖村直接开展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同时,利用远程信息平台开展了远程教育和远程会议, 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6]。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实现卫生机构三个一,即:每个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即:县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医生。二是诊疗范围不断扩大,除开展内科、妇科、儿科、检验检查等常规专科外,部分乡镇卫生院还开展了维吾尔医科、传染科、康复科、血液透析室、口腔科,且专科能力建设达标。三是村卫生室设备和药品配备齐全,所有村卫生室均正常开展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四是越来越多患者通过远程医疗服务获益。
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所下降,但是从门诊人次数分析可以看出,有11家乡镇卫生院的门诊人次依然是上升趋势,最高增幅62.6%。
新疆地广人稀,医疗服务半径大,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较多,要进一步促进医共体向纵深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体会到医共体的利好。
表1 2019—2021年医共体成员单位业务量比较
首先,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整合和共荣,其关键在于人事和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牢牢牵住统一人事管理牛鼻子,让医务人员在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之间有序流动[7],同时逐步落实好薪酬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医共体服务主体活力。
第二,制定合理可行的县域医共体评价指标,县人民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人员、技术、政策等帮扶措施实施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量、医疗费用和能力提升变化,从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提升效果。因此,制定激励机制和开展工作督导检查至关重要[8-11]。
第三,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医共体的牵头与龙头发展机构,责任重大。但目前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数量和专科技术较薄弱,医疗资源下沉困难,不足以支撑整个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下一步将充分依托新疆目前开展的“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政策,把县人民医院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12]。县人民医院的管理和技术能力提升了,其龙头和纽带作用就能更好的发挥,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13]。
第四,基层能力不足是县域医共体的固有缺点[14]。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人才问题,让县级医疗机构的援疆干部积极参与到医共体建设中来不乏是一种创新尝试,将县级医院的援疆干部发展为县域医共体的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为基层资源整合和卫生人员培养出一份力。
第五,继续加强医共体政策的宣传。通过发放维汉双语宣传册、农村大喇叭宣传和村医宣教等方式向患者宣传远程医疗优势、分级诊疗模式、医保报销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广大群众可以了解、熟悉与自身相关的服务内容和接受渠道,提高服务利用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可及性,形成看病就医新秩序[15],让老百姓体会到医共体建设的利好。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