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5 06:21冯梅陈卫星孟娜燕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护理人员

冯梅, 陈卫星, 孟娜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1.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2.肿瘤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4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且病情会不断进展[1]。若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与管理,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急性症状加重的现象,导致其肺功能不断降低,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2]。目前,临床对COPD患者仍需要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以缓解疾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3]。住院治疗期间,因具有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约束,患者的病情大多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与控制。但在居家进行药物治疗后,患者常会出现擅自停药、吸烟等不良行为,导致其病情加重或恶化。延续性护理为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指对出院患者予以院外干预,使其在出院居家休养期间获得连续性的护理服务[4]。本研究对COPD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80例COPD患者展开研究,均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就诊。纳入标准:① 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5];② 言语表达能力正常;③ 患者、家属对本研究持知情同意态度,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 合并肺癌等其他肺部疾患或恶性肿瘤;② 认知功能、意识功能等存在障碍;③ 伴有严重的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④ 因病情加重等中途退出或未能完成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2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性别、肺功能分级等),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至其出院。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就COPD相关知识告知于患者及其家属,如病因、治疗方法等。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同时加强对患者体征、病情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并给予其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出院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基于恢复现状,向其交代院外注意事项,如每月进行1次复诊、日常生活管理等,共随访3个月。

1.2.2 延续性护理 基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

1.2.2.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临床护理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组建护理小组。于护理工作实施前,组织开展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并查阅核心资料和文献,汇总整理出可借鉴和应用的护理方法、技巧。

1.2.2.2 档案完善 出院前1 d,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家庭住址、电话方式)及生理指标等情况,建立真实的电子档案,与主治医师一同针对患者的恢复程度与状况展开全面、系统化的分析及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前提拟定延续性护理方案。

1.2.2.3 实施延续性护理 ① 在线服务随访:邀请患者、家属加入微信交流群,每周选择2天(周一、周四)在群内定时推送COPD的康复锻炼方法、家庭护理措施等。同时建立微信公众号,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关注和浏览,定期发布饮食调理内容、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等训练视频,强化患者的认知,促使其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自护知识、技巧。叮嘱患者详细记录每日饮食和康复锻炼等情况,并发送至微信群,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查看、分析,动态化掌握其疾病控制情况。② 电话随访:护理人员以1次/2周的频率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详细了解其恢复情况,并将了解到的信息记录下来,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综合分析后实施对应的指导。若患者用药、康复锻炼等遵医行为较佳,护理人员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获得成就感;若遵医行为、疾病控制情况欠佳,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并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使其明白若未能按照要求进行自我护理,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③ 组织交流会:护理人员定期(每月1次)在医院开展交流会,使患者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安排30 min时间让疾病控制理想或恢复良好的患者为其他患者分享自我护理经验,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借助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患者的孤独感、焦虑情绪等得以排解和消除。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以下相关指标展开观察:① 焦虑、抑郁水平分别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数越低提示心理状态越佳[6]。② 肺功能依据患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进行评定。③ 自护能力依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7]的测评结果进行评价,涵盖4个维度,总分0~172分,分数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AS、 SD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对照组的SAS、 SDS分值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2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2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PEF、 FEV1、 FVC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也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ESCA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上述分值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相关数据见表4。

表4 2组ESC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对COP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有关。已知COP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和营养状况较差等[8]。调查结果[9]显示,COPD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急速上升趋势,且患病群体的年龄越来越小,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常规护理模式下,对COPD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出院后便终止,虽在住院期间可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但由于COPD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的照护需求仍然较高[10]。因多数COPD患者在出院后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病情易反复发作,增加住院治疗的次数,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因此,院外干预对于COPD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本研究基于心理状况、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3个层面,对COPD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及评价,结果发现,干预3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P均<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意义重大。分析原因为,患者情绪不佳多因疾病控制不好所致,通过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治疗的次数。杨丽华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院外延伸护理可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也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PEF、 FEV1及FVC均较对照组更佳(P均<0.05)。究其原因可能为,通过采取一系列延续性护理措施既能保证合理用药、康复锻炼等良好地持续下去,以药理、锻炼作用促进肺功能恢复,同时也能及时纠正和规避影响患者肺功能的风险因素,以防不当行为导致肺功能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P均<0.05)。原因可能是,将医院护理有效延伸至家庭后,医护人员持续为患者提供随访、指导等护理服务,如借助线上随访、电话随访和组织交流会等形式可以帮助其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COPD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且对其肺功能恢复、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护理人员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