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圆, 蔡文霞, 周亚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1.急诊科;2.医务处,江苏 镇江,212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疾病特点表现为发病率高、疾病进展速度快,且患者于发病期间常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治疗及护理难度均较高[1]。目前,临床上针对AMI患者主要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措施,但是PCI治疗属于有创操作,患者受疾病认知不足、身体不适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性情绪的风险较高,不利于其预后康复[2]。优质护理是于患者护理期间全程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给予其个体化护理服务,可提升治疗效果[3]。康复护理则采取多种功能锻炼措施,以促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确切效果[4]。本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对AMI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探讨。
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PCI治疗的98例AMI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① 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5];② 经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③ 符合PCI治疗指征;④ 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② 合并其他脏器功能异常;③ 伴有精神系统疾病或合并心血管并发症;④ 临床资料缺失。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98例患者划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和发病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直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 体征监测:于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转送至病房,采用心电监护来有效测定其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情况。② 体位调整: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帮助其将患侧肢体调整至舒适体位,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③ 环境干预:调整病房内的湿度及温度,室内定期通风,每日至少1~2次,尽可能减少家属的探视时间及频率,保证病房安静、卫生及整洁。④ 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AMI的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措施及预期效果等相关知识,明确护理干预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⑤ 心理疏导: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讲述以往成功治疗的病例,与患者主动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其内心想法,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⑥ 疼痛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观察其疼痛部位及持续时间,在患者疼痛难耐时遵医嘱给予哌替啶、吗啡等药物。依照患者的胸痛症状调整氧流量,一般设定为4~6 L/min,在患者疼痛症状减轻以后设定氧流量为 3~4 L/min。⑦ 排便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排便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告知其存在排便感觉时切勿忍耐,排便以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组织,并涂抹凡士林。⑧ 饮食干预:保证患者日常饮食均衡,戒烟和戒酒,尽可能进食低盐、低脂、低糖及低胆固醇的食物,禁食油腻、辛辣性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及瓜果。
观察组患者基于优质护理采取康复护理直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具体内容如下。① 康复操训练:患者术后30 min起,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手部康复操训练,每隔30 min训练1次,训练方式包含手指按摩、握拳、弹指练习、手指数数和手指爬行等,每天10~20次。② 放松训练:在患者体征平稳以后,责任护理人员协助其展开简单的热身活动,或者也可在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慢走30 m,鼓励患者尝试独立去厕所小便,适度展开轻体力的床旁活动。
③ 胃肠道功能护理:对于存在大便秘结的患者,护理人员鼓励其多进食新鲜水果、粗纤维蔬菜和蜂蜜水。采取腹部按摩方式,选择中极、中脘和关元等穴位按摩,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帮助其顺利排便。④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太极、八段锦和五禽戏等方式锻炼,每天1次,每次20 min,以取得疏通经络、养气、存神和保精的功效。⑤ 足浴:对于存在明显心悸症状的患者,嘱其每天用温水泡脚,每次至少15 min,指导患者按摩印堂、内关、巨阙和足三里等穴位,嘱其加强保暖,避免受凉,以益气活血、平衡阴阳。
① 心功能指标:监测2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② 生活质量:选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6]综合评估2组的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均为100分,所得分值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③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尿潴留、心律失常、穿刺部位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④ 康复情况:记录2组的卧床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心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
术后1周、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2组的SV、 LVEDD和LVEF均较术前更优(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出院前、术后3个月,2组的QOL各项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QOL评分比较分)
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心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目前,临床上针对AMI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以PCI治疗为主,此治疗措施可保证患者机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通畅,而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提升手术效果[7-8]。虽然常规护理于AMI手术治疗期间也具有一定效果,但其更多地关注疾病本身,在护理期间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故还需采取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
本研究分析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AMI患者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周、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优质护理措施更符合现代护理理念,所执行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护理期间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饮食规划、心理疏导和病情监护等多层面的护理效果,护理措施更加全面及科学[9]。有研究[10]发现,于患者手术全程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AMI患者产生了突出的整体干预效果,将其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及生理机能的改善。本研究结果发现,出院前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在于,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疼痛干预和体位护理等多个角度加以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能够有效避免其因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而加重心理压力,对于疏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关键性效果,有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疼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早,卧床、心悸持续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均<0.05),提示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均具有确切效果。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采取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运用放松疗法及康复操训练,实现了患者全身心放松,通过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方式展开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及心肌血流灌注,有助于促进患者生理状态和心功能尽早恢复,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同时缩短了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12]。
综上所述,AMI患者于手术以后联合应用优质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可促进其心功能尽早康复,对于预防并发症产生了积极效应,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可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