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文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古浪 733100)
教育改革后,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讨论成为新课改中的热点话题。从新课改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将阅读教学与学生未来人生相呼应。教师应紧随教育思想的潮流,为阅读教学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阅读课堂,保障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
由于阅读教学是各类型考试中的必有题目,因此一直被视作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切关注。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适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阅读教学改革的讨论也保持着较高的热度,且对阅读教学的研究视角已经相当广泛,从阅读心理、方法和内容的生成到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几乎所有与阅读及其相关的领域都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极大程度上丰富和改进了阅读教学课堂,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初期所发挥出的作用更是显著,这让高中语文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尚未领悟到新课改的精神,导致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通过更多高效的教学方式,致力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预估的影响。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三观和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阅读对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设优质的学校环境。哲学家培根曾说:“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以增添情趣;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可见,阅读书籍能够弥补心灵上的缺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成长。对此,学校要重视营造书香满溢的氛围,将多元化文化引入到校园内,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了解了阅读内容,还能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氛围,对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虽然重视校园环境的创设,但很少会将阅读元素融入其中,反而更重视校园的整体美观性,如亭台假山的摆设、花草树木的布局等。这种方式下构建的校园环境虽然具有较强的欣赏性,但缺乏书卷气,难以为学生营造有利阅读的校园氛围,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能力自然也无法因环境因素而得到锻炼和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利于阅读的校园氛围。从文化氛围角度来讲,应延长对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开放的时间,并允许学生借阅书籍,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强语言和表达形式的积累。同时,为了塑造校园文化,还可以在教学楼大厅中的展示屏以滚动的形式展现阅读书籍中的美句美段,在走廊、教学楼外张贴名言警句、经典摘抄等,让阅读元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无形中接受熏陶和感染。此外,教师也应该配合学校创设优良的环境,在班级布置上多用心,结合班级特色和个性在墙面上张贴名人名言,在后墙黑板上绘制以“阅读”为主题的画报,形成独有的班级文化品位,并在教室中布置阅读角,让学生能够利用在校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聚少成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基于此,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够真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2.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反之,则会影响学生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构建高效阅读课堂,还要重视与学生家长沟通,传授其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简单地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并在沟通中向其传递先进的教学观念及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其明白“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少对孩子讲大道理,多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化学生,并努力构建书香家庭。这样学生不仅会因对家长行为的模仿而逐渐养成阅读习惯,还能够有效激发其阅读兴趣,对培养爱好阅读的习惯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家庭环境缺失阅读氛围的情况,影响了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先通过家长会、电话通讯、网络社交软件等方式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率,采用平等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向家长传递正确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列举出真实事例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与家长达成共识,推动家庭阅读氛围塑造进程。由此,家长在监督学生完成功课时,会主动放下手中的手机和电脑,拿起书籍品味文字的美好,在与学生沟通时更加委婉,不再一味地讲阅读的重要性,而是结合真实的阅读情况,在日常谈话中引入与阅读相关的趣味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主动翻阅课外书籍。久而久之,学生会受到家长切身行为的感染,消除心底对阅读书籍的排斥,养成定期阅读的好习惯,并在阅读积累中体会到其中的美好,进而增强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评价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设计主次清晰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计划的开展。简单来说,当今社会追求效率,学生漫无目的地翻看书籍而没有明确目标的阅读并不算真正的阅读。教师需要为其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只有这样精打细磨才能带领学生领会阅读文本的奥妙。而善于学习的学生也应该了解自身的阅读目标,在翻看书籍时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读,以便真正获取书中的知识并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在现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尚处于模糊和片面化的阶段,影响了阅读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阅读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应先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先深挖教材内容,在梳理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多阅览与其相关的参考资料,确定教学重点的同时,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先确定教学总目标,再将教学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并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进而使阅读教学收到实效。同时,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应分析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避免“一刀切”教学模式。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只有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的差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学生阅读时态度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用心去解读文本内容,并收获不同的阅读感悟。
课堂中提出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其发现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互动频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在思维发散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探究。但想要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提问理念,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问题,形成一个有机链条,这样才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并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采取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不要局限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中,这样才能避免其创新精神被抑制。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标准答案中的内容也并不“标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提问,并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思维能力,升华情感层次。但深入课堂后会发现,不少教师绞尽脑汁设计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更贴近标准答案。一旦学生的回答与预想不符或是见解不同,教师就会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思维回到“正轨”。这种问答无法真正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本质上只是应试教育的另一种形式而已。长此以往,低效的问答方式会将学生思维控制在狭小的空间中,学生只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前进,限制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进而产生思维定式。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设计有效问题并带领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标准答案”,自身应深入解析教材,仔细研读教辅书,拓展自身的视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教学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提问内容也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渐启发学生思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足够的包容心,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的回答不偏离主线,即便与教师预想的内容不符也要允许这一观点的存在,进而达到锻炼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目的。基于此,学生会在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课堂氛围中,逐渐习惯以多样化角度来分析阅读内容,进而提高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外,还要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这样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知识储备量,提升阅读能力。换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思想状况、阅读水平等因素,为其推荐优质的课外书籍,并鼓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诗词歌赋、优美散文来升华自身思想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修养和待人接物能力都会有较大的进步,阅读知识积累也会得到较大的丰富和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课内阅读教学,课堂中更重视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略了在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虽然高中生有一定的规划能力,但没有教师引导的课外阅读仍然难以有序开展,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该读哪些书,也不知道哪些书适合当下阶段阅读,这使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得到较快的提升。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并为其推荐书籍的任务。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阅读时间并不充裕,教师在推荐书籍时应以课文相关读物、经典名著、诗词歌赋等为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身文学素养,提供难度适宜且文字精妙、有趣的作品,尽量不要推荐内容枯燥、文字晦涩的读物,以免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认识到更多人类卓越思想的结晶,并领略阅读文本中的美好,在细细品鉴文字美妙的同时,学习其中对人或事物的描写手段,让自己的思想在长久的浸润中得到升华,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基于此,师生双方都会提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且后者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在探索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事项:新课标中多次强调要重视个性化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时间紧迫而剥夺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权利,而是要组织其独立阅读,并鼓励学生带着生活感悟去理解和思考作者的用意及思想情感。另外,不要因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放弃引领其深入体悟的责任。个性化阅读不代表学生的思想脱离边际,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要围绕教学目标带领其深入分析和探索,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和赏析文本内容。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对优化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探究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将研究目标确定为优化阅读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知识,并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