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智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18)
笔者所在学校聚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着力提升干预效果,建设了“家校协同”机制。该机制遵循互动原则(学校与家庭合作互动)、统一原则(学校与家庭合力发展)、双向原则(学校和家庭双向促进),有效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基于对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学校以“童心、爱心”为核心主张,重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程、学校特色项目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学校、体育教研组和家庭、学生共同理解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在确定协同干预的思路后,明确工作分工,体育组从整体化构建、多维度干预、全方位实施、多元化评价,将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建设与大课间活动、活动课程、课后课程、家庭锻炼等有机融合、创新组合,逐步形成了课堂系统学习、课间自主活动、课后个性提升、家庭巩固拓展的体育教育格局。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包含体育节、每月竞赛、联赛等,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趣味课间活动、普适性课程(学科融合)、精品社团(阶梯式)、课后服务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夯实体育基础。
除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外,针对每个年级开设了包含8个体育项目的普适性课程:篮球、田径、体适能训练、民族民间体育、足球、啦啦操、羽毛球、乒乓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选课系统进行选课,每周五下午采用走班式的方式进行为期1学年的选项学习。同时,课后服务开设了12个项目,分别是:足球、篮球、啦啦操、田径、艺术体操、花样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软式网球、武术、轮滑、滑板。学生们可在周一至周五不间断地参加多梯队的体育社团(兴趣班、提高班、校队)。普适性课程、课后服务、体育社团不仅保证了学生的每天在校活动时间,还能够使学生个性化地参与体育锻炼。
通过“家校协同”共育,充分发挥“1+1>2”的功效,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家长正视体育教育的价值以及体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利用智慧校园“微校+”平台,明确协同职责,开启互动模式。
线上线下交互式的家校沟通是协同共育的重要前提。2017年笔者带领体育组教师,利用“微校+”平台发布了体育系列“微课”。围绕灵敏、柔韧、力量三大身体素质,从动作方法、易犯错误、趣味练习、亲子练习等方面,帮助家长与学生理解在身体发展敏感期发展灵敏、柔韧、力量素质的重要性,以及运动的基本原理,讲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为家庭学习提供了资源。2020年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共推出百节“云”课堂,其中体育组推出14期体育“云”课堂、14期健康课程,每周推送亲子体育活动系列课程,促进学校与家庭关于体育教育的“同频共振”,给学生居家生活带来更多的运动指导。
在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明确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责任,充分发挥家庭第一课堂重要作用。笔者利用“微校+”“家校互动”(图1)中发布相关体育锻炼、主题活动以及组织线上运动会,家长则需要在班级圈和校园圈定时上传居家练习的视频或者照片。在晒运动的基础上,家庭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参与、开发、实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活动的渠道。
图1 “微校+”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实际上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充分发挥着作用,如,家庭氛围的影响、正面的言行教诲、正确的三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让家庭发挥其在协同共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家长在协同共育过程中有参与感,并与学校达成育人共识。
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学期需要提供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报告书显示出该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以及针对体质健康数据开展体育运动的建议。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设计个性化的居家体育锻炼内容。由于需求不同,可以分为个性练习、层次练习、弹性练习、有难度练习、专项练习、趣味练习等,使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学练。通过教师提供的体育与健康运动指南,带领家长与学生制订专属作业单,赋予课外锻炼更多的提升空间,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表1)。
表1 二年级体育运动作业记录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的最佳时期,为了发展学生体能和为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自2012年起开启了体能“加油站”——家庭作业。指导学生与家长根据自身需求、特点,开展合理、有效的家庭行动作业,并提出了最初的要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完成行动作业时可以借助社区、景点、家庭的场地或器材,安全开展练习。负荷要适中:要合理开展练习,坚持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练习兴趣,避免运动过量。作业形式要多样:可选择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完成作业时可选择单人或多人练习,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作业内容要多元:避免内容单一、乏味的练习内容,可以结合校内知识和自身特点,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2021年体能“加油站”再次升级,分为素质练习、主题练习、亲子练习3个板块。素质练习:围绕所学单元设计素质类练习的内容,针对性更强;主题练习:围绕该年段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选择一项内容,进阶式地进行练习;亲子练习:个性定制,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趣味练习(表2)。
表2 居家学习指南
体能“加油站”设计要了解、理解家长情况,由于各个家庭在时间、空间、精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笔者设计的家庭作业既有个性定制,也有整体推进,既有与家长共情的同理心,又有面对学生们的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使体育作业练习密度高,才能促进家庭干预的效果,最终达到“以体育人”的效果。
从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体质较薄弱,沟通后发现孩子畏难情绪较重,练习兴趣不高,家长指导孩子的方法单一。为此,笔者专门为这类学生制订了周周指导方案,如,对学生前期坚持打卡进行了反馈,并询问其近期锻炼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学生喜欢哪类体育运动;通过短信视频电话,了解学生喜爱哪类运动,指导学生根据兴趣寻找可以锻炼的方向,初步制订本周运动计划;通过短信交流,一起欣赏比赛,并推荐练习的视频,指导学生开展练习;通过短信交流,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短信沟通,教师指导学生后期锻炼重点与策略,对不同学生进行精准、有针对性的指导。
笔者根据不同家庭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与个性作业:新兴体育类、民族民间体育类、球类等。通过对体育家庭作业的难度、趣味度的分层设计,学生与家长可以针对薄弱项目有选择性地进行学练,个性化的学练方式不仅赋予学生多样化的自主选择空间,还全方位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