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讨论式教学在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2022-06-25 03:48吕品李朋伟岳丽丽王斯佳李圆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学习评价混合式教学

吕品 李朋伟 岳丽丽 王斯佳 李圆圆

摘  要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为了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程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开展讨论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主题,构建多层次的讨论模式,将教学活动贯穿线上和线下,逐步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意识,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升讨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混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6-0109-04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线上资源推动课堂教学深化改革,成为本科课程建设新的探索方向[1]。混合式教学正是把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流模式[2]。讨论式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和领悟知识的最有效途径[3]。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开展讨论式教学,教师不再是简单传递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讨论活动不仅在课堂面对面开展,还延伸到网络平台上,更能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提升讨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总共72学时,包括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该课程于2020年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完成建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学时线上20学时、线下40学时。线上教学由教师与助教团队引导和管理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线下课堂由教师组织开展讨论式、PBL式教学等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实现双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开展讨论式教学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以中药制药工艺过程为主线,重点讲授中药材前处理、粉碎、筛分、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制剂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设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单元操作与设备并进行工艺设计,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等,具备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属于理工衔接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知识融合面广、设备部分实践性强等特点[4]。为了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线下课堂采用讨论式教学,并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将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分为课前线上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线上拓展三个部分。

1.1  课前线上学习

教师提前一周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即将讲授章节的学习指南、教学视频、PPT课件等,其中学习指南包括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信息,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在讲授重点、难点的教学视频中发布几个小问题,例如:“中药渗漉法和浸渍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中药提取过程中药材的粒径是否越小越好?新收获的金银花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干燥?实际生产中常使用什么设备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浓缩?”利用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完成线上学习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或对某些知识不理解,可以在线上平台“教师答疑区”留言,也可以用微信、QQ等方式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助教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每位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予以提醒,并将学生的问题、留言等整理后及时反馈给教师。

1.2  课堂讲授与讨论

线上教学视频大多讲解的是单个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授,梳理知识脉络。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是按照中药制药工艺的单元操作划分章节的,如粉碎原理与设备、分离原理与设备、干燥原理与设备等,每个章节主要包括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的结构特性两部分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应注重将“基础原理→工业设备→生产应用”联系起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学视频的时长有限,还需要教师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学生课前反馈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析。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开设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刚接触药学类、制药工程类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薄弱,尚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课的学习方法,此时直接开展讨论式教学,学生难免会不适应,导致讨论的有效性不佳,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构建多层次的讨论模式,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培养其参与讨论的兴趣,挖掘其参与讨论的能力。这种多层次的讨论模式分为引导式讨论、问题式讨论、任务式讨论三个阶段[5]。

引导式讨论是多层次讨论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以基础知识点为主,不宜设置过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讲授中药提取设备时,引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提出问题:“影响中药煎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分别对应工业生产设备中的哪些参数?”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不要怕说错,凡发言者都应给予表扬。面对中药制药专业的学生,采用这样的形式引入问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熟悉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二阶段是问题式讨论。该阶段在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开展,教师设计一些包含多个相关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小的知识体系。如在讲授粉碎原理与设备时,介绍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的制备过程:将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制丸剂。进而提出问题:“上述六味药材采用哪种方法粉碎?适宜选择什么类型的粉碎设备?”将物料性质、操作方法、设备特性等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工程思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需要提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八人左右并设置组长,组员的座位相邻以方便交流,讨论完成后派代表作总结发言。讨论期间允许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查阅资料,教师走动观察进行引导和监督。在前期引导式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悉讨论教学的模式,很容易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与表达。

任务式讨论是多层次讨论的最后阶段,对学生而言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在课程教学进度的中后段开展,教师设置一些中药制药工艺项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单元操作知识串联起来,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运用。如根据《中国药典》中××片(××颗粒、××口服液等)的处方和制法,设计该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设备选型等,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完整的药品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从原辅料到成品的每个操作环节,能够根据物料性质和工艺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教师需提前一周发布项目任务,每小组的项目不同,各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讨论,按照要求完成项目,制作PPT准备课堂汇报。该部分工作要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每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组员补充说明;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学生提问质疑,汇报组学生作回答,组间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同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作点评。学生课后整理讨论内容,补充和完善讨论结果,撰写项目书提交作业。这种讨论方式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构建多层次的讨论模式,通过引导式讨论、问题式讨论、任务式讨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由简入难,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同时设置课程阶段性测试,测试题目包含部分讨论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参与讨论和完成任务。

1.3  课后线上拓展

课堂授课结束后,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单元测验与作业等,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交流区”发布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问题,例如:“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有哪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如何应用?中药提取液多效浓缩设备与多效蒸馏水机的工作原理类似吗?制备颗粒的特性对后续压片工艺有哪些影响?”让学生线上发帖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继续讨论,将课堂讨论延续到课后。教师不定期地参与线上讨论,查看学生发帖内容,为学生答疑解惑。助教团队负责统计每位学生的线上发帖数和活跃度,对于不积极讨论的学生予以反馈和鼓励,同时管理发帖内容,避免学生复制粘贴和水帖等。线上平台还设置有“综合交流区”,用于发布关于课程、学习、生活等话题,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回答,给学生一个自主交流的空间。

2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开展讨论式教学,教师承担着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6]。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主题,构建多层次的讨论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有序、有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把握讨论的时间,适时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拉回偏离的话题,推进讨论的进度和深度。同时,教师要平衡组内学生发言,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性格活泼、能言善语,在讨论时经常占据主导,对这些学生要适当控制,引导其多思考、归纳与总结,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比较沉默寡言,对这些学生要多些鼓励,使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尽量使学生均等参与,让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升。

讨论式教学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课堂掌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7],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课堂中不可控因素的增加,如学生在讨论时会产生怎样的想法,有可能出现过激的表达方式,甚至可能会对教师进行言语挑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作出应对。因此,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加强教学实践性研究,要有化解尴尬矛盾场面的智慧,保持对变化、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和开放性,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8]。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是检验和测量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9]。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在网络和课堂同时开展,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评价,以全面客观地考评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学习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针对线上学习(20%)、线下学习(35%)、实验实训(15%),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成绩(30%)。形成性评价比重较高,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避免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考前突击”的情况。线上学习评价指标有学习记录(教学视频观看的数量、次数、时长等)、单元测验与作业成绩、交流互动情况(讨论区发帖数和活跃度),线下学习评价指标有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这些指标基本覆盖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考评。

4  结束语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开展讨论式教学,构建多层次讨论模式,将教学活动贯穿线上、线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工程思维与能力的形成,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晓.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物流工程专业应用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0):90-91.

[2] 朱雪梅.混合式教学,未来学习教学组织的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9-06-06(7).

[3] 夏笑虹,杨新国,陈惠,等.讨论式教学模式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和思考[J].高分子通报,     2016(4):109-113.

[4] 李朋伟,殷鹏辉,张景亚,等.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9):105-106.

[5] 陈思羽,石磊.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J].广东化工,2018,45(8):264-265.

[6] 邢丽丽,费祥历.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转换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3):100-105.

[7] 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4.

[8] 张丽华.讨论式课堂面临的问题及需采取的措施[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5):33-37.

[9] 余燕平,邹园萍.高校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探索[J].高教论坛,2019(11):23-27.

作者:吕品,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与功能;李朋伟,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提取开发应用;岳丽丽,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智能化药物载体设计与开发;王斯佳,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纳米材料表界面;李圆圆,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450046)。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学习评价混合式教学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