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经验的不断累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愈加重视。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教育目的是树立学生的正确三观,并促进其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等素质的提高,继而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在体育课堂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将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师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时代洪流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个人素质。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前言:
体育核心素养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向,不仅指体育健康、体能和技能,还包括体育规则、体育道德等。怎样能使体育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课堂落地生根,是教师所面临的头等难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要树立体育健康的观念,结合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感悟核心素养价值,还需要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进而帮助其健全人格,推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达到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目的。
一、落实“体育健康”,强化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课堂应让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双向提高。体育健康不仅是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体育健康不单指健康知识,更在健康行为上有所体现。体育健康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和提问,健康行为则需要体育教师借助课堂指导和观察。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体验以生命为本的价值,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运动所带来的无限乐趣,这也是强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篮球技能时,有些对篮球掌握不太熟练的学生,有可能打起退堂鼓。对此,教师可以将自己融入学生篮球技能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分享失败和快乐,并以“再坚持一下,你肯定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超越自我,成功离你不远了!”等激励性和暗示性的语言,来鼓舞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样学生即使感到身心疲惫,但也会乐此不疲的进行篮球训练,保持拼搏奋进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学习目标。此时,教师再组织一场小组比赛,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在比赛后,教师发现有一名学生为庆祝自己比赛队伍的胜利双膝跪在篮球上,这样的行为是危险的,不仅容易造成膝盖损伤,还有可能滑落后造成其他不为损伤,教师随即再为学生讲解健康常识、保健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等在生活中的小知识。教师将心理健康、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在一堂课中糅杂在一起,以此让学生树立体育健康观念,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二、发展“体能体技”,提高核心素养
学生的体能和体技的提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体能与体技。任何离开体能体技的体育课堂,都只是“形同虚设”,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体能和技能,才能突出体育课堂教学的良好态势。那么何为体能和体技?体能是指在人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机能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健康和运动体能。而体技指的是科学、高效的完成体育动作的运动技术和方法等,学生体技的提高,通常需要经过有效指导、巩固要领、自主学习的过程,不断发展学生的体能体技,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三级跳远”教学中,它的难度在于要求学生同时完成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远的动作,让学生能获得的最大的远度。在三级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体能和体技的高度融合,决定了体育课堂是否收到良好成效。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技能练习中融入体能训练,不断发掘学生内生动力。在起跑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最大化的提高助跑速度,在跳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扒地腾空起。在跳远过程中,学生在腿蹬伸时要迅速,腿要积极前摆,从对整个流畅动作中感知分解动作的练习,再进展到尝试完整性动作,这些都需要学生把强大的支撑力和爆发力集中在腿部,因此力量训练是学生学习跳远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项目。体技是对学生动作方法的改进、巩固和强化,而体能则需要对学生运动量、强度上作安排和调整,教师在教学中将体能体技二者融合教学,为高效开展体育教学打下基础。
三、立足“活动品质”,升华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品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体育活动的道德品质、训练习惯、运动规则、意志情感以及团结精神等。活动品质是学生体育素养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如果缺乏良好的活动品质的支撑,就会导致体育课堂活动混乱无序,立足提高学生的活动品质,是升华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好契机。在比赛类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比赛规则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及合作精神教育等。教师应把体育的活动品质教育,贯穿在体育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学校在進行健身操比赛时,为了班级取得优秀的成绩,全部学生积极投入紧张的训练中。学生在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中,也增进集体荣誉感,他们会意识到,只有每个人的动作优美、完整,才能让集体动作看起来更整齐划一,他们某个人的小小失误,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班集体做操效果。对此,每位学生都不怕吃苦、积极进取、同心协力。对于部分学生动作不到位情况,学生便自发组成纠错小组,有助于他们消除动作学习障碍,并奋力超越自我。在此期间,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碰撞、小摩擦,甚至有可能造成一些伤害。教师首先应将体育比赛活动的规范摆在重要位置;其次要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懂得换位思考,应做到宽容和谅解同学;再次要让学生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修炼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集体主义、团结意识、拼搏精神及规则意识等良好的体育活动品格,有力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论:
体育核心素养是全新的教学理念,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兼顾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体育文化及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发展人”、“培养人”和“完善人”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念,从更广泛的层面多了解体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发展,以促进学生在体育健康、体能、技能和活动品质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岚.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求学,2021(44):47-48.
[2]张学武.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