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轲心
本人将针对在小城镇场域下,浅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践部编版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提出的“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的要求时,在备课以及课堂教学时存在的几点困惑。并针对这些困惑提出自己的思考及尝试做出的应对方法。同时,希望以该篇文章作为开端,使我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逐渐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式,并在落实好新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帮助、引导在小城镇长大的高中生以正确的方式学习新教材,体悟课文及课文以外的精神诉求,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重视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部编版新教材)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学科、结构化、主题、情境化、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将其运用到语文学科上,王本华在《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思路》讲座中是这样解读的: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在个性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那么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含课内课外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完成各项任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而这反复被提到的教学情境,其实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在英文中,教学情境被称为“teaching scenarios”,“scenarios”在词典中的解释为:设想,方案,预测。所以,教学情境其实就是一种教学设想或者说教学方案,而这个教学设想,必须是带有情感互动的,而不是干瘪而枯燥的填鸭和满堂灌。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二、误解教学情境,陷入教学怪圈
部编版新教材在浙江省是从2020年开始推行的,实践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各地已经推出了许多精品课程,为一线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可行有效的授课方案及解疑答惑的讲座。但是在本人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听了一些公开课、精品课之后,不免产生一些困惑:
第一,以后所有的语文课程导入都要以“发朋友圈”“为公众号撰稿”等为大前提开展情境教学和大单元教学了吗?
第二,根据新教材提出的“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创设一个新颖的、从前没有出现过的教学导入情境吗?
第三,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否存在误区,如果“朋友圈”发多了,“公众号微信稿”写多了,学生是否也会厌烦,反而使情境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在此,我将提出自己在听课学习、备课思考、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希望与大家交流。
1.模仿痕迹严重,创新流于形式。
那么到底哪种情境设置才是适合新教材的情境设置呢?我个人认为管他新的旧的,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情感互动、理解课文内涵、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情境创设就是成功的。但是,在看了许多课例之后,我发现,有许多课例都在一味地追求新鲜感、时尚感,导致过分地注重情境本身却忽视了其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和内涵,或者把语文素养牵强地“嵌”入情境之中,看起来课堂氛围活泼热闹,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了,但是教师在课堂当中的引导作用却没有显现出来,课堂也只是“瞎”热闹,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该有的语文知识和素养提升。
2.忽视学生实际,难引共鸣。
关于这一点,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去年培训时听的一节教学示范课。
这节课上的是《赤壁赋》——一篇非常经典的文言文。当时授課的老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时用了非常新颖的方法——模拟《典籍里的中国》,以时空对话的方式感受苏东坡。于是,该教师在班级中选出了七位“苏东坡”,并列出了一些学生在预习《赤壁赋》时就想对苏轼提出的问题,然后其他同学可以挑选这七位“苏东坡”中的一位进行提问,问题以白板上列出来的为主,但也可以是学生课堂上的“火花一现”。这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当下的文化节目,可谓“离生活很近”,但是,这样的情境创设,却没有获得非常良好的课堂互动。究其原因,我想这与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可想而知,对于七位“苏东坡”来说,“被提问”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他们必须非常透彻地了解苏东坡其人、其诗、其事等,同时还要对《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文章有非常深刻的解读,不然,这些“苏东坡们”很难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当天的这堂课课堂完成度并不高,因为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太有学术风格,并不是一言两语就可以解读的,再加上挑选出来的“苏东坡”,在对诗人和课文的理解深度上参差不齐。所以,这样的“对话”并没有成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一度使“苏东坡”陷入尴尬之境和语言贫瘠之中。幸好,这位老师学科素养非常优秀、扎实,一些“苏东坡”们无法回答的问题都被她巧妙地解决了。
这一堂课,它的情境创设是与时俱进的,但是问题在于没有贴合学生实际,忽视了学情,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反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显得窘迫而拘谨,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别说体会苏东坡当时的情感了。
3.套用同种情境,缺乏诚意。
在许多案例中,教师在构思教学情境时,似乎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并没有深入地考察、研读文本,而是套用各种所谓“新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研读和探讨——等于只是多了一种教学“套路”,而忘记了教学的“真诚”。课堂情境只是文本的一个载体,真正成功的课堂应在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情感、提升语文素养上,而不是空有“花架子”。试想,当“朋友圈”“公众号”“写脚本”这些形式用到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时候,是否还能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是否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囿于城镇场域,情境实践困难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就肯定了启发的作用,并强调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环节对于小城镇的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局限的。
1.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小城镇少有可供参观的博物馆、文化艺术馆、展览等,也少有可代入的历史人物,因此,学生没有自带的“身临其境”的条件,很多时候都需要老师用视频、语言等进行学前引导,而不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如果让你周末担任科技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负责一个展厅的解说,你会选择哪一个展厅?请给展厅命名并写一写解说词。这个情境设置对于小城镇的学生来说就是缺乏可操作性的,因为他们可能从小到大就没有去过科技博物馆,让他们命名或者解说展厅,根本就无法唤起他们对生活实际的联想,更别说兴致高昂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了。所以,对于想象力较为贫瘠以及一直在农村、山区长大的学生来说,没有见过的东西,无法唤起他们的想象,这不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发挥的空间,有时甚至无法离开文本进行情境创设,致使很多教学情境无法实现。
2.缺少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
一方面,学生在文本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阅读障碍,所以,教师对于较长的文言文必须要进行细化教学与指导,在缺乏一定语法基础的前提下,有些学生甚至连特殊句式都没有办法理解,这使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给教学情境的推进设置了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没有办法很快地进行大单元教学。比如《赤壁赋》与《登泰山记》的对比阅读,只能是在教授完所有考试知识点之后,一笔带过地分析两篇作品的异同,这就在无形中弱化了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使对比阅读演化成了一种“生拉硬拽”的模式。但是,如果在梳理完文言文之后,再给予学生较长时间进行对比理解,教学课时又无法满足需求,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时,较少参与社会实践,所以在遇到撰写调查报告或者家乡风物志时就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要么随随便便敷衍了事;要么像个无头苍蝇,不知道从何开始——连调查问卷都不知道该如何拟写。所以,很多文字工作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花费较大的精力去修改和完善,但这又是有限的教学课时无法满足的。
四、基于教学困境,寻找解决方案
在看了许多课堂教学设计和精品课程之后,我试图寻求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一直都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生成了以下几点思考与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新老有别。
在课例研究中,我发现更多的新老师喜欢寻求“刺激”与“新鲜感”,本着创设情境的目的,更自如地使用一些大情境,比如:发朋友圈,写公众号微信稿,拍摄短视频,给文章配乐等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情境,使我眼前一亮——原来语文课堂也可以如此贴近生活、丰富多彩。而同时,我发现更多的老教师,因为对于朋友圈、公众号的使用等并不熟悉,如果生搬硬套年轻老师的教法,反而因为不适应而使自己的课堂索然无味。于是,更多的老教师发挥了自己的经验优势,用自己的语言、朗诵、提问等,为学生创设情境,并且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融入课堂。
比如,在教授《我与地坛(节选)》这篇课文时,有的年轻教师就以史铁生假如有朋友圈为课堂导入,将史铁生的生平、情感贯穿其中,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沉浸式”课堂体验,收效颇丰。而老教师则更侧重于以口述史铁生生平(间或以播放视频的形式)、以学生熟悉的《秋天的怀念》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体会史铁生当时当地的情感,并将史铁生、地坛和母亲的联系通过问题启发等方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情感氛围的渲染中感受史铁生的坚强以及母亲的伟大,这样的授课方式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所以,无论是何种情境设置,我们教师都不应流于形式,而应该重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个人认为只要能够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就是好的情境设置。
2.提供多种方案,结合实际。
在情境创设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中,将学生所处的真实世界作为课堂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评价, 从而打破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隔阂,让学生真正体会“情境”的妙处。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动画、电视剧、综艺、电影、歌曲、海报、话剧等,以及结合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场域、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场景)进行情境创设。另外,在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情境创设并非只局限于导入或适用于某一个教学环节,而是应该渗透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将学生的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互联,创设真实的、符合学生学情的语文学习环境。
3.相信学生能力,展现真诚。
每个学生都有他擅长的领域,虽然小城镇场域下的学生,在某些见识方面不如大城市的学生,也缺少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但是凭借发达的互联网络,学生可以自己上网收集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前发放或者推送给学生准备全面的预习学案,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从而缩短上课时给学生讲解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等资源,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与真实情境;教师还可以布置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全方位”“立体”地使学生“身临其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当中也说过,乡下的孩子不是智力不够,而是知识不够。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无限潜力,只要我们在活动前及活动时给予充分的指导,大部分的学生是可以完成任务的,甚至还可以给老师带来惊喜。
4.进行大单元教学,有取有舍。
虽然小城镇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并使学生自主生成可用的語文学科知识,但是,在群文教学中,我们也应当有取有舍,有精读和略读之分,教师要举例子,给方法——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泛读,相信学生“模仿”的能力。比如在周晓红老师的论文中就以新教材必修下册的第六单元为例给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侧重完成情节梳理,从而把握主题和环境“风雪”描写及其作用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侧重完成人物形象分析(为什么说他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塑造这一人物的原因(为什么写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而把握主题。
再比如,在上《赤壁赋》与《登泰山记》时,就可以先精上《赤壁赋》,而将《登泰山记》交给学生自学——以《赤壁赋》,为范例,让学生自行疏通《登泰山记》中的文言知识点,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和巩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对它们的“景情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轼与姚鼐的生平及性格特征,强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概念区别,让学生能够在大方向上把握两篇文章的异同。
我认为,背靠大单元教学和情境创设的课堂,无论怎样变换,教师都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底色,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与潜能,从“小”我到“大”我,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而不是单单依靠美丽的“外衣”。
(323799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