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李雨思
【摘要】 在汉泰翻译实践中,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的模糊语必然对翻译的理解及结果产生影响。本文提出译者应站在受众的角度来区分模糊语,即应以受众的教育背景、认知经验等为判断和理解模糊语的基础,同时要关注说话者或作者在表达中的语言经济原则。笔者深刻理解翻译实践中出现的汉语模糊语,根据实践提出适合解决汉泰翻译中模糊语的四种翻译方法,即精确法、概括法、类属概念对应法、趋近状态对应法。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汉泰翻译;模糊语;受众理解;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2-012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2.038
一、引言
翻译活动作为中泰两国信息交流的桥梁,在理解阶段和翻译阶段分别会存在着语言模糊难以理解和难以用精确的译入语进行翻译的客观情况。客观事物的模糊性、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均会导致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其真正的性质或状态,导致表达中模糊语的产生。
若以译者的角度看,除了客观模糊性外,笔者提出受众知识水平和说话者在表达中使用语言经济原则也会导致主观模糊语的产生。因此,本文结合汉泰翻译实践中模糊语的实例,以译者主体性为翻译指导理论,以受众理解为目的,归纳出趋近状态对应法、类属概念对应法、概括法、精确法四种适合处理模糊语的汉泰翻译方法,旨在把握原文主旨基础上完成翻译。
二、模糊语和模糊语的翻译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客观特点,如“模糊”一词也一个模糊语,因为现在还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定量出语言模糊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为模糊。不同视角下诸多学者对模糊性和模糊语言的定义不一。
Zadeh(1965)指出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往往边界不清晰,并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定量方法——隶属度。George(1973:458)说到“自然语言的概念具有模糊的边界和模糊的边缘,因此自然语言的句子通常既不是真的也不荒谬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虚假的”。国内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先驱伍铁平(1999)提出模糊性实则是指可观察的客观物体的抽象本质的边界不确定的特性;俞东明(2003)提到语用模糊指依赖语境且带有模糊性质的言外言语行为;李秋梅(2003)说语义模糊是系统内部结构词义上的过渡渐进,除了由于客观物体的模糊性导致的词语本身的模糊性外,说话人的动机也对语义模糊产生影响;张乔、冯红变(2013)将模糊词语分为客观模糊型和主观模糊型,提出话题敏感度会与语用模糊有关联。
目前模糊语的翻译策略主要以英汉互译为主。文旭(1996)提到使用对等译法、变异译法、省略法、增字法以及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法;余富斌(2000)指出以虚对实、以虚对虚、以实对虚三种方法来翻译模糊语;赵彦春(2001)总结出了文学翻译应以译语的模糊表达来表现源语模糊美;毛荣贵、范武邱(2005)提出在美学意义模糊下精确和模糊互相转换的四种翻译方法;谭载喜(2010)提出量化模糊语的科学的方法“信息熵”;蔡立坚(2017)提出结合语境提炼句意以及超文本调研查阅的两种翻译方法。
区分模糊词是理解自然语言的重要步骤,译者应该在受众的角度来区分模糊语,而不应以译者主观教育程度、知识经验积累多少来作为区分标准。
另外,要关注翻译中的语言经济原则,语言使用者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会偏向使用较为经济简要语言来表达一些难以用精确语言描述的或整个社团成员都能预期到的文化背景或生活常识,语言经济原则难免会将界限分明的客观对象在语言表达中呈现一种模糊的状态,而非主观认识上的不明确导致。此外,由于英汉翻译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汉泰模糊语的翻译,笔者结合英汉模糊语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四种处理汉泰模糊语翻译的方法,即精确法、概括法、類属概念对应法、趋近状态对应法。
三、译者主体性
查明建(2003:22)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许钧(2003:10)总结出四种观点: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袁莉(2002:406))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译者是翻译中的“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并指出:“翻译的实质不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陈大亮(2004:4)“否定原作者是翻译主体”,并“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
译者是有主观认知和独特知识经验、体系的独立个体,所接受到的译文信息不可避地会出现与自身认知和经验不符的地方,因此应在译者主体性的指导下,对译出语做知识体系内最大限度的认知理解,使翻译内容更趋近受众的认知理解程度,在受众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信息高效交换。翻译是译者作为活动主体并表现主体本质特征的一种实践活动,翻译任务的完成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密不可分。无论是从语言形式,例如双语差异、语境差异、文化禁忌乃至模糊语理解等客观方面,译者都需要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来影响翻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但在翻译中一味地强调译者主体性,会导致翻译作品出现过度解读、任意创作等问题。因此要在对象性活动中以对象的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客观依据。
四、译者主体性在模糊语中的翻译应用
本节中的两种主题的实践译文主要摘自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昆明)与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合作举办2021年“汉语桥”泰国中学生线上春令营(以下简称“汉语桥春令营”)线上汉泰口译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以下简称“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汉泰笔译实践,译者共选取四例具有代表性的句,运用趋近状态对应法、类属概念对应法、概括法、精确法四种方法的进行翻译。
(一)精确法
例1: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不仅山多,而且水多,气候也非常潮湿。
译文音标:nɯːaŋ41caːk22pʰaːk41tai41kʰɔːŋ24juːn33naːn33lɛ453kʰeːt22kwaːŋ33siː24 miː33pʰuː33kʰau24cam33nuːan33jə453lɛ453mɛː41nam453laːi24saːi24ʔaː33kaːt22cɯŋ33miː33lak453sa22na22piːak22cʰum41
本例中“水”的含义界限较为模糊,具有不确定的外延。说话者为非地理学科教师,在客观地理概念认知不明确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语用模糊。作为译者需要把语篇中信息在受众理解的前提下完整明确地传达给听众读者。
“水”在地理概念中有“降水、降水变率、降雨”“流量、径流”“水系、水文特征”“水域”“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工程”等含义。从上下文也难以界定其语义范围,其界限的模糊性致使译者产生是“降水多”还是“河流多”的疑问,这样的模糊理解会导致翻译模糊、信息传达不确切、影响读者理解。因此从译者主体性出发,根据译者对地理方面已有的认知及资料查询,先确定了云南和广西南部确实是江河纵横,两地水系十分复杂,其中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沅江、南盘江水系中的支流和干流都流经云南南部;左江、右江、郁江、浔江这四条主要河流流经广西南部。在地理知识基础上还需厘清语内逻辑,“山”和“水”是并列关系,“山多和水多”又是导致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气候潮湿的原因。而气候成因与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洋流、地形密切相关,根据译者主观性可判断气候潮湿的原因是由于“山多,而且水流多”,即主要受地形和河流影响。而“水”在地理合集中语义相近的“降水、降雨”是气候特点,而非成因。
因此在本例语义模糊理解中,采取精确法将“水”这一概念范围精确限定,最终译为“mɛː41nam453”(含义:河流)。
(二)概括法
例2:他收养了一只白鹿,这只白鹿很通人性,常常伴随主人左右。
译文音标:kʰau24dai41rap453liːaŋ453sat22duːa33nɯŋ22kʰɯː33kwaːŋ33kʰaːu24 kwaːŋ33kʰaːu24duːa33niː453miː33kʰwaːm33cʰa22laːt22lɛ453mak453ca22maː33pʰrɔːm453kap22kʰau24tʰuk453tʰuk453wan33
本例中“通人性”是概念模糊语,文中的白鹿具体其能模仿到人的行为到什么程度,又能感知人的处理方式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无定量的,在现实物质世界中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动物之所以通人性,是因为它们与人类相处的时间足够长,彼此之间逐渐产生了默契,不需要共同语言,只需要通过表情和动作,动物就能够了解主人的情绪,领会主人的想法。在译者主体性的指导下,译者意识到要从多层语义中界定的“通人性”的程度和其意义,译者将“通人性”理解为“动物在长时间陪伴主人后能熟知主人的行为惯性、情绪变化,通过对这些行为和情绪判断来做出相应的反应”。译者以为,这种通过同化彼此间的情绪来建立情感纽带的共情能力,以及倾向于迅速复制部分人类行为和感情到自己的面部和身体的行为,是一种视听灵敏、理解力强的表现,即这头“白鹿”对待人事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邏辑,与人类智慧有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因此本例中的“通人性”笔者应用概括法将其译为“miː33kʰwaːm33cʰa22laːt22”(含义:有聪明的特质),将白鹿“通人性”这一行为概括为“聪明”,而没有精确界定为动物表现出和人一样的动作行为或情绪这一过程,以避免出现因为过长的、致使受众疲惫的解释性译文。
(三)类属概念对应法
例3: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译文音标:kaːn33pʰɛːt41pʰɛːn24ciː33pen33kʰwaːm33kʰit453tʰaːŋ33wi453cʰaː33kaːn33kʰɔːŋ24kaːn33pʰɛːt41pʰɛːn24ciː33tʰiː41tʰam33kʰwaːm33kʰau41cai33raːŋ41kai33ma22nut453lɛ453kʰwaːm33cʰɯːam41joːŋ33lɛ453kʰwaːm33sɔːt22kʰlɔːŋ453kan33ra453waːŋ22ma22nut453kap22siŋ22wɛːt41lɔːm453
本例中译者认为,“人”这一概念的表述具有主观认知模糊性。“人”这一概念的范畴广,在不同学科定义下的意义也不同。译者主体性指导下,根据语境首先要排除泰语中表示政治上“人”的词汇“pra22cʰa33cʰon33”“pu22tʰu22cʰon33”“buk22kʰon33”“saː24man33cʰon33”。
其次要斟酌生物医学中的概念中的“人”,指的是身体结构复杂、组织和器官分化显著并具有脊椎的动物,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其泰语对应词有“kʰon33和ma22nut453”。中医是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自然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此例翻译中,译者最后将“人”这一概念定义更改限定在哲学概念中,即“人是自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泰语对应词为“ma22nut453”。
本例中使用类属概念对应法,将汉语中由于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人”对应翻译为泰语中同样表示哲学类属概念的“ma22nut453”。
(四)趋近状态对应法
例4:阴阳之间互为增减盛衰的运动。
译文音标:kaːn33sa22dɛːŋ33kʰaːŋ41kʰɯn41kʰaːŋ41rɛːm33kan33nai33jin24jaːŋ24
本例中需要理解的模糊语为“增减盛衰”。笔者认为应理解为某一时刻增减盛衰的状态,而不在与增减这一动作。因此根据译者主体性,具体了解例句学科背景后采取趋近状态对应的译法。“增减盛衰”即消长,谓变化,译者认为理解为“pliːan22plɛː ŋ33”(含义:变化)来表达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过于宽泛,并没有真真表达出阴阳双方在互相依存的基础上,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在中国,佛教及道教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宇宙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人体内的阴阳变化,要保持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必须做到与宇宙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中国哲学、佛教学说、现代科学研究中均显示月亮的活动与人体之间的阴阳平衡关系密切,“增减盛衰”也是古代中国人对人体中阴阳与天象相结合的理解。译者为使其文化意义完整,将其理解为“kʰaːŋ41kʰɯn41kʰaːŋ41rɛːm33”,意指月相的盈亏。笔者在中国古代天象和哲学的常识认知基础上,应用趋近状态对应译法将月相盈亏变化与“增减盛衰”的变化相对应,意在让读者形象理解“增减盛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翻译为“变化”。
五、结语
语言的模糊是客观的,也是正常交流的需要。译者要在语言文化背景下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调动自身知识储备来翻译中可能会产生边界界定模糊并影响理解的词语。译文出现需精确说明概念范畴的模糊语可使用精确法限定其范围后进行翻译;出现需大篇幅解释的模糊语可采用概括法翻译,尤其是在口译实践中;在两种语言中对同一概念均存在模糊认知时,可采用类属概念对应法翻译;在形容描写动作状态时,可使用趋近状态对应法对应译入语中的动作变化进行翻译。
最后,译者应从语言输出方面保证语义的可理解性,从而高效地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以快速达到中泰两国社会活动中有效信息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
[2]查明建.論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24(1):21-26.
[3]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02):5-9.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01):8-13.
[5]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张祖毅,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