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摘 要: 本文基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探讨曾朴的翻译思想,希望对后世的翻译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曾朴 翻译思想
一、引言
曾朴(1872~1935),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孽海花》的作者,曾朴一般以中国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定位。但观其一生,他的文学活动远不止于此。在晚清外交官陈季同的影响下,曾朴自学法文并翻译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尤其热衷于对雨果作品的译介。1905年小说林社出版译作《影之花》(原作者为Charles Fole?觨)至1931年《真美善》刊登《笑的人》(原作者为雨果),曾朴的翻译生涯跨越了晚清和五四时期[1]107-112。本文通过分析曾朴的译者主体性,深入探讨其翻译目的、翻译选择及翻译方法,从中了解他如何在二十世纪这一特殊文化转型期的矛盾与问题中不断调整、做出选择并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后的翻译热潮。
二、译者的主体性
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关于翻译的本质,金圣华认为:“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译者虽担当中介的任务,却不是卑微低下、依附主人的次等角色……译者必须凭藉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作出选择。”[2]15这意味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选择对翻译活动能否达到其目的是至关重要的。早在1987年,杨武能先生就提出:“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即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3]227处于翻译主体地位的翻译家,即译者自身的信仰体系、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情感因素、语言水平等都会影响其对原作的理解和译介。同一部原作,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解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译出各自的特点与风格,以满足自身的翻译目的。查明建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4]19-24翻译家曾朴所生活的时代跨越了晚清和五四时期,其特殊的生活背景和个人身份势必对他的翻译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三、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翻译思想
(一)翻译目的及文本选择
1.小说林时期(1904-1908)
在同文馆学习法文的经历加上自身对法语学习的执著和努力,使曾朴具备了一定的法文基础。在晚清外交官陈季同的文学启蒙下,曾朴立志于系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我们现在要努力地,第一不要局于一国的文学,嚣然自足,该推扩而参加世界的文学,就要参加世界的文学,入手方法,先要去隔膜,免误会。要去隔膜,非提倡大规模的翻译不可,不但他们的名作要多译进来,我们的重要作品,也须全译出去。要免误会,非把我们文学上相传的习惯改革不可,不但成见要破除,连方式都要交换,以求一致”[5]。带着这一目的,1904年,曾朴在上海创立了小说林社,出版和翻译了大量域外文学作品。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对其翻译目的及文本选择有影响作用,但译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力更大。晚清时期,绝大多数翻译家的翻译初衷是通过对域外作品的译介介绍外国风俗文化并启蒙国人,而曾朴的译介重点则在于介绍西方小说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等。在“《影之花》叙例”中,曾朴对原作有以下评述:“其事节则奇峰叠起,再接再厉,无不荡魄惊心,思绪则茧思百纬,弥乙弥精,到处沁脾渥髓。叙恋爱,则蜀啼湘泪,不足喻其缠绵也。叙阴谋,则森罗幽狱,不足方其险怪也。有祖国稗家之趣味,而兼泰西说部之奇峭。”[6]由此可见其选择文本的出发点。在早期的翻译活动中,曾朴更多地从文学价值的角度选择译介的作品,意在介绍西方文学作品,传递外国文学精神,其真正目的是使国人消除对异域文化的隔膜与误会,这在晚清通过翻译小说启蒙民众的时代背景中是比较独特的。此外,曾朴试图从学习他人出发,通过翻译学习西方文学作品,进而“把我们文学上相传的习惯改革”。
2.从政时期(1909-1926)
小说林社关闭后,曾朴开始了宦海生涯,直至1926年辞去官职。期间目睹军阀的专横、执政的贪婪、人民的疾苦,他的翻译初衷随之发生了变化,所译作品偏向于反映现实。他对文本的选择,体现了明显的政治目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时期。1912年2月至9月,曾朴翻译的第一部雨果的作品《九十三年》在《时报》刊登连载。这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主线,再现了新旧两种制度之间的殊死较量。选择这本作品不仅是因为其恩师陈季同“系统译介雨果戏剧”的嘱咐,更是因为书中描绘的景象与曾朴正经历的辛亥革命后的局势相似,他想借此书映射当时所处的动荡时局和对社会变革的理想。这一时期,曾朴翻译最多的是雨果的作品,不仅因为雨果作品中的现实寓意,还因为两人自身的相似之处: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而曾朴反对宗教礼数,个性张扬,追求爱情,崇尚自由,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
3.真美善时期(1927-1931)
由于对政局的失望,曾朴愤然辞职,退出政坛。此后,他与长子曾虚白在上海开设了真美善书店,“想借这书店的激励,增进自己对文艺的进修,特别要透过翻译的努力,吸收西方文艺的精英,来补充中国文艺的不足”[7]。对真美善时期的曾朴来说,翻译不仅仅是出于了解、介绍西方文学的目的,还是为了给本国文学的创作提供“源泉”,为了“把世界已造成的作品,做培养我们创造的源泉”[5]。在这一时期,曾朴对于法国文学的认识不再主要通过陈季同的介绍,而是随着自己对法国文学阅读量的增加和法文水平的提高,自发地感受和品味法国文学的魅力,试图通过对法国文学的系统介绍和翻译,不仅使中国旧文学得到改良,还学习西方文学,为发展新文学提供灵感。
(二)翻译语体的选择
清末民初不仅是一个在政治上风云变幻的年代,在语言上也是一个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的特殊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白话尚未确立其正统地位。这一时期的翻译家们同时掌握和使用着两种语体,因此在翻译中往往是文言文和白话文并用。就曾朴而言,对原作风格的判断和精神的理解,是翻译语体选择的标准。“当年翻译外文,只有闽县林琴男的古文和常熟曾孟朴的白话,才能合乎理想要求”[8]。确实,曾朴的白话掌握得非常娴熟,据曾朴孙曾坚先生回忆,曾朴非常喜欢给家人讲故事[9]122,不仅用白话章回体写作出版巨著《孽海花》,其译作也多数选择用白话文,如早期翻译的《马哥王后佚史》及大部分对雨果戏剧作品的译介。选择白话文来传递原作的内容与精神,是因为白话“口语化”特征更符合原作的文体特征,更能使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去隔膜,免误会”。在他看来,文言文庄重、雅致,语言风格更严肃,因此,《九十三年》采用了文言翻译,更适合反映这部作品的历史性和哲理性。
(三)翻译方法的选择
为了“去隔膜,免误会”,通过翻译滋养中国文学,曾朴的翻译实践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译者惧失原文本意,字里墨端,力求吻合,且欲略存欧西文学之精神。故凡书中引用之俗谣惯语,悉寸度秒钩,以意演绎,非万不得已,决不以我国类似之语代之。”[6]在当时他所处的晚清时期,译界崇尚归化,以迎合读者的喜好。而曾朴不仅尊重原作的内容,对原作的形式也尽量保留,绝不随意删减和改造原作的章节。《影之花》中,“曾朴照直传递了原作毫无背景交代而以对话开始的叙事方式,而并未将其改造为交代时间、环境和人物背景的传统化叙事;人名的翻译也未中国化,而是采用了音译。其次,译作也试图保留原作的描述方式和俗语……也显示出译者力求吻合原作的努力”[10]14-24。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接受原作想要传递的精神,曾朴的大多数译作都附有对原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生平、文学风格等内容,用以引导读者对译文的全面把握和理解。曾朴一直强调直译,却十分反对欧化文。在具体的实践中,他不断努力调整翻译方法,如直译时尽量少用长句,保持译文的通顺等。这种翻译方法的选择正是由他志在参考西方文学,改良中国文学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四、结语
作为一名身处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翻译家,曾朴始终坚持自己的翻译目的和文本选择,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翻译方法,充分发挥译者的个体性和创造性。从小说林社时期通过翻译让中国了解西方文学的梦想,到真美善时期通过“有统系翻译”改造中国文学的呼吁,曾朴不断地在个人的文学理想和所处的时代发展需求中进行调整,向国人传播新文学新思想,积极推动中国文学不断前行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晓冬.“略存欧西文学之精神”的尝试——曾朴的首部译作《影之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1):107-112.
[2]金圣华.认识翻译真面目[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15.
[3]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27.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5]病夫.复胡适的信[J].真美善,1928,1(12).
[6]病夫.《影之花》叙例.影之花上卷.小说林社,1905.
[7]曾虚白.曾虚白自传(上)[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83.
[8]吴琴一.如是我闻“鲁男子”.曾朴研究的博客,20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d76c80100082v.html.
[9]马晓冬.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2.
[10]马晓冬.作为“历史存在”与“翻译主体”的译者——从译者曾朴说开去[J].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4(2):14-2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曾朴父子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