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教材再建构的常用形式,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效率。这也是一种将课堂交给了学生的方式。这种促进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的教学方式,既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中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前言
通常的语文阅读是一种单一的阅读形式,在阅读之后,由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由教师对文章的字词、语句、主旨、大意等进行说明,基本上是一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并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其它的文章进行结合,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然而,群体阅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多篇论文一起学习,可以使学习的内容更具系统,更容易看到文章的连贯性,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同时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改进传统的阅读方式。当前,传统的阅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多个相关的文本组合而成的长篇文章。对于阅读单一的文本时阅读内容多样化,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在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群文阅读将网络阅读和教材内容阅读的有效结合,同时也能将网上和教材内容阅读优势兼收,快速有效地整合。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精读,能提升整体的阅读价值。群文阅读能够构建起立体的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发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在融合了多种文本的内容后,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知识和方法,产生终受益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阅读规则,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习惯,学习有效的阅读方式,在不同的文本之间进行识别、提炼、比较、整合、批判和创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可以对这类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使学生在解读此类文章的问题时,能够有事半功 倍的效果。另外,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拓宽他们对初中语文的理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联性,并在初中的语文学习阶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中的阅读教学中来。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阅读素材的选择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清晰的阅读主题可以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依据。由于群文阅读所需的文章数量较多,所以在选取材料时应注意其开放性、多向性,并运用适当的选取技巧,以提高选题的效率与品质。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不同表现形式来选择所读的文章。还可以按文体类型的不同选取文章。在选题前,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选的文章,以保证所选的文章能真正地打动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保证群文读活动顺利进行。
(二)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指导。教师的科学指导能够为学生阅读指引正确方向,保证群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选择适当的材料,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另外,在读完课文后,要对课文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可以从课文的表象中感受出其本质的意蕴,进而提高其文学修养。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结合教学目标,明确群文议题。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主要指导,也是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与探究活动时必须把握的一条主线。所以,明确群体阅读的主题,是教师进行群体阅读活动的第一要务。在确定学生群体阅读的主题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选取适当的主题。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结合:第一,本文是鲁迅的一篇《朝花夕拾》,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回忆散文,老师可以选择其他两篇,让学生对鲁迅的童年和鲁迅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本文采用写景抓特点,按次序、多角度的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百草园”的美丽图景,使学生学习如何欣赏、运用这种创作技巧。由于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手法,所以老师从另一个方面来界定了“群文阅读”的论题,即文章中特有的写作技巧,并将其与《一日的春光》、《故都的秋》相结合。而且,在这个主题的指引下,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更加的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会被三篇文章的不同所迷惑。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阅读主题,组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阅读相同主题文章。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选取相同的主题进行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领悟与把握,在提升学生阅读 能力的同时,有效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时,加强了对文章内在的连贯性认识,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读课文时,应注意确定文章的选题,力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读物,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阅读同体裁的文章。阅读技巧与语言能力是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中学语文所涉及的文体种类繁多,在写作风格、形式、语言特点和情绪基调上都有很大差异。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相同类型的文章進行整合,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各种文体的写作风格,从而提高其阅读效率,提高其阅读的广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述性文章的内容较为丰富,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总结与整合,使学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与学习。
(六)家庭阅读的重要性。从家庭层面上来看。由于群文阅读不能只限于课堂上,还有依靠课后的自觉性。初中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另外,语文老师也要的引导父母主动配合学校,在家里做好孩子的阅读指导。所以,注重家庭阅读,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推荐书籍,并对阅读方式进行指导。
结语
总之,将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必要性,把握和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时俱进,更新阅读教学理念,精心整合阅读材料,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正而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群文阅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谭文琴,王以琴,倪海坤.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4):61-62.
[2]高召东.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1,1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