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在“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减负增效”能够优化课堂作业设计,使作业的实际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将對“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减负增效;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打好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应该对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优化课堂作业设计进行研究,这也是目前为了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所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的统一原则
既然作业本身就是课堂内容的衔接,其最基础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那么只有在内容上保证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是相一致的,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业本身的作用,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理解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作业难度的循序渐进原则
在作业的难度方面,一方面,要避免题目难度过大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挫,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造成不好的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畏惧、厌烦的消极心理,降低作业成效;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学生能从一定难度的作业中得到进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进行学习。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相关策略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形式
小学数学作业在形式上以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操作性作业三种类型为主,在发展学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数学能力方面各自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作业结构上应该对三种类型的作业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三种形式作业对不同能力的培养侧重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锻炼。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口头作业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起严密的逻辑思维,并充分调动其思维能力。在书面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不可局限于重复各种传统习题的练习,而应尽量扩展题目形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一般不宜过多布置书面作业,而应以口头性作业为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则注重更多的设计书面作业。操作性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相对于低年级来说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应该较多的设计操作性作业,满足高年级小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时间周期的配置
在作业完成时间的设置上小学数学作业也分为短周期作业和长周期作业。不同时间周期的作业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重面也有不尽相同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可以进行短周期作业的设计;而在知识巩固和思维培养的结合方面,则以长周期作业的效果见长。可见,合理设计不同时间周期的作业能够作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短周期作业有助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数学内容,而对于有了一定数学知识储备的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来说,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能力是最主要的任务。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于实践能力有明显作用的长周期作业比重,加强对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基础知识累的训练作业
基础知识是展开深层次学习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教师尤其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根据不同学生具体的学科发展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型作业。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注重基础题型的设计,以增强知识积累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打下更为坚实的学习基础。另外,为了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要设计多样型作业,实现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型,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通过让学生制作数学小报,完成小组作业,进行数学日记的记录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之下,秉承“减负增效”的改革原则,进一步优化课堂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所以老师应该在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保持统一性、作业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等原则之上,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形式、作业时间周期的配置、基础知识累的训练作业,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不让“减负增效”成“浮云”——浅谈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刘晓燕.考试周刊.2020(02)
[2]不让“减负增效”成“浮云”——浅谈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刘宏慧.课程教育研究.2013(03)
[3]巧用前置作业实现减负增效——例谈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布置[J].李丽萍.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