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燕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学生们学习的重心.学生们认真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开学生们之间的分数差距.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希望教师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让数学这一门课程成为学生们的优势科目.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这一门课程难度系数比较大,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学生都非常害怕学习数学.为了帮助学生们考出一个好成绩,教师就需要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入手,教给学生们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们在考试中大放光彩.接下来,笔者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希望教师们可以加以运用.
1 培养学生们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门课程,它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科目,会大大拉低学生们的总体成绩,对学生非常的不利.这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把公式死记硬背了,并没有深入地探索公式背后的知识,以及该如何把这些公式用到解题中,不知道灵活地运用,所以很难取得根本上的进步.为了帮助学生们学好数学,不再畏惧数学,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抓起,有一个好的解题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才算是完成了学习数学这一个动态过程[1].
首先,提高学生们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效率.在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解题能力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题目的切入点,并展开计算,缩短自己的做题时间,加快做题速度.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做基础题,把时间留着做后面的难题,这样就可以多得一些分,提高自己的分数.
其次,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让数学这一门课程成为自己的优势科目.在高中阶段,学生们要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充分地吸收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用到解题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参加一些数学知识竞赛,多拿一些奖,这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对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争取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分数,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高考而准备,都是为了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做准备.数学这一门课程可以大大地拉开学生们的分数差距,提高学生们的排名,所以学生们就要多花心思、多花时间来学习它.
在教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之后,学生可以多做一些高考真题,多见识一些题型,做到见多识广,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不仅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点,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练习题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2 培养学生们解题能力的策略
2.1 认真地研读课本教材
在教学中,教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所做的练习题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书本中,解题思路也来源于书本,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认真地研读教材,把教材吃透,这样才可以充分地吸收知识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上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考点都整理出来,充分地进行备课,写好教案,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逐渐深入、循序渐进;对于学生而言,一定要多看书,把书本上的一些推导方法理解清楚,把相关公式、含义、区别、特点、图象变化等等都牢记下来,这样才可以在做题时很快地反应出题目要考查的是什么,主要考查哪一个知识点.
读懂教材是养成良好解题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步骤,希望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真地钻研教材,把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消化透彻[2].总而言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认真地研读教材,一切以教材为中心,这样才能把每一个考点、难点吃透.
2.2 小组之间合作学习
不管是在哪一个学习时期,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學习方法、学习基础、学习成绩等等都有所不同,教师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发展.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中,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教师就需要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和交流,组员之间互相借鉴、相互监督,一起把数学这一门课程学好.在把学生们进行分组时,教师要遵循“男女比例相同、人数相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讲解一些解题的思路,一起进步.
例如 在学习人教A 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的“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合作学习任务,“解释导数的概念、意义、以及一些常见函数的导数、导数的运算规则”等等,并求出“y=3x、y=(23)x、y=log4x”这几个函数的导数.学生们先认真地阅读教材,把相关答案勾画在书本上,根据书本上的一些例子来求出这三个函数的导数[3].
总之,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请教他人,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2.3 多做一下练习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古诗就深刻地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不管我们学习什么,都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题海战术”这个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让学生们多做一些练习题,多见识一些题型,这样才可以做到见多识广,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当然,教师在利用题海战术时,也不能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学生们的知识漏洞进行布置,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补足自己的短板;还要多让学生们做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考查方式的题目,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 在学习人教A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的“数列”时,教师会专门讲解“数列求和”这一个知识点,这是学习这一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都弄不清楚.为此,教师可以多让同学们做一些练习题,把每一种求和的方法掌握透彻[4].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迭加法、等差×等比法”等等,教师把每一种方法都进行详细的讲解,一种方法列举几个经典的题目,让学生们多做多领会,才能学好数列求和这一个知识.
总之,教师要多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做,可以是常见易错题、高考真题、重难点题等等,让学生们在做题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2.4 分层布置课后练习题
让学生们多做一些练习题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教师要合理地布置课后练习题,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基础进行布置,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找一些高考真题、思维开放题等让他们练习,让学生做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后进生,教师可以布置比较基础的题目,让学生先把基础知识弄清楚,确保在简单题目上不会丢分.
教师在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做出教学调整.
例如 在学习人教A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的“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时,教师在布置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加快学习进度,自己往下学习,多做一些具有逻辑性的练习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教师先让学生们学会一些简单公式的求导,并掌握导数的运算方法[5].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就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选择适合学生们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及时地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争取把所有知识点掌握好,才可以考出一个好成绩.
2.5 让学生做到一题多解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解题思维,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们学会一题多解,即一道题目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来算出答案.这样一来,可以开发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学生们多学习一些解题方法,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一种方法解不出答案时,及时地换另外一种解题策略.
例如 在学习人教A 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的“数列”时,学生们在学习数列求和时,会接触到七种计算方法,学生们要把这几种方法都掌握好.例如,在做“数列{an}、{bn}都是等差数列,其中a1=5,b1=8,且a20+b20=80,那么{an+bn}的前30项和是多少”.学生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一个题目,一种思路行不通就换另外一种解题思路,例如,“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等等,学生把所有方法都掌握好,这样才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
总之,学生们要想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就需要多学习一些解题方法,多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2.6 提高学生们的运算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运算能力是学习它的基础,解题能力是学习它的目的,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学生有一个好的运算能力之后,可以少花一些时间计算题目答案,多花一些时间找到题目的切入点,更好地得分.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们的运算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解题.
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A 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的“数列”时,学生们会接触到很多数列求和、数列证明的题目,而且在求和的过程中,计算步骤相当繁琐,学生们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错.为此,学生们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数学运算能力,避免在计算的过程中丢太多的分,例如,在进行数列求和时,学生们可以适当地优化自己的计算步骤,把一些重复的计算步骤省略了,这样才可以让整个计算过程更加清晰明了[6].
此外,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列求和时,认为自己已经大概知道了解题的步骤,没有必要继续算下去,没有必要再花时间进行运算,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学生们就是要多练、多计算,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做到轻而易举地算出答案.总之,提高学生们的运算能力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首要步骤,希望教师们能够引起重视.
3 结语
数学这一门课程主要考查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等等,其中,解题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要创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为中心,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争取在高考中大放光彩,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参考文献:
[1]于苗苗.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教师,2020(S1):153.
[2]郭国权.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1):20-21.
[3]刘廷民.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须以学生认知为基础[J].名师在线,2020(29):19-20.
[4]陈娟.利用数形结合,培养高中数学解题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9):76.
[5]李红金.探究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以及解题能力的训练[J].新课程,2020(33):137.
[6]杨树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读写算,2020(2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