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实践与价值

2022-05-30 10:48徐露
兰台内外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口述历史实践创新

徐露

摘 要:多年以來,唐山大地震相关文献十分庞杂,相关研究成果虽较为丰富,但基于口述角度的内容并不突出。2016年至今,我们展开了系统的唐山大地震口述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口述史料和工作经验。文章以“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实践工作为主题,回顾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的发展脉络,围绕三个创新全面梳理口述实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系统地抢救性保护唐山大地震的集体记忆,着力解决唐山大地震口述平台缺乏、个人回忆视角有限、难以全面建立线索联系等问题,不仅丰富了唐山大地震的研究素材,而且对口述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完善和反思。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口述历史;实践创新;口述反思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百年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坚强的唐山人民在大灾面前英勇无畏,以顽强的生命力自救互助、舍己为人与灾难抗争。大批救灾人员抵达唐山后,唐山的救灾工作全面展开。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十几万解放军、2万多医务人员和数万各方支援人员奔赴灾区,团结一心,无私奉献,与唐山人民患难与共。这其中,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应该被记录,有太多感人的故事需要被流传。5年来,我们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各种线索,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用最真实的面貌,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特殊历史,同时积累了宝贵的口述史实践经验,推动了口述史学科的科学发展。

一、唐山大地震口述史料收集与整理现状

口述史萌发于20世纪初,是“新史学”孕育出来的产物。口述史料不仅能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地反映唐山大地震口述对象的全部活动,而且能够和已有文献一起,相互印证,更真实地还原和记录历史。45年来,社会各界对唐山大地震的研究已经投入极大的精力,在口述史料收集与整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较为典型的作品有:《唐山大地震百人亲历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由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文员会编辑,该书通过103篇口述实录体现了党群情、军民情、邻里情和骨肉情,讴歌了大灾面前迸发出的舍己救人、公而忘私、救死扶伤、自强自立等精神;张军锋《唐山大地震:经历者口述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本书包含“大地震降临之后”“10万大军战唐山”“废墟上的生死瞬间”“艰难的医疗救助和防疫”等八个部分,大致可以反映出唐山大地震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和唐山重新崛起的艰难历程:金大陆主编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通过口述采编、史料选编、影像汇编等方式,采访了近百位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的医疗队员、解放军指战员和工业、建筑、规划援助人员,讲述了他们救援唐山的亲身经历;王素女倡导并组织编写的《唐山大地震往事》丛书共编辑出版9册,分为15章,即:生命之殇、援救之情、红星之光、天使之爱、人性之美、再造之恩、生命礼赞、心灵之痛、救灾群英、重建之路、思念绵绵、凤凰涅槃、抗震精神传承、地震反思、地震文化。用真实的人物故事记录和反映了唐山大地震鲜活史实和伟大抗震精神。

此外,还有马智主编,冯骥才、陈建功等著《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团结出版社,2006);吴钧编导《英雄战震灾(电子资源DVD):唐山大地震纪实》(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2007);梁红、李晓总导演《唐山1976》(电子资源DVD,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7)等。

二、唐山大地震口述历史资料的整理实践

在唐山大地震口述研究中,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原貌的工作理念和告慰先人、激励后人的工作情怀,围绕平台创新、视角创新和成果创新三个创新点展开工作。

1.平台创新:建立“唐山大地震文献暨口述史研究中心”和“唐山大地震文化研究中心”

一直以来,不同于官方档案资料和各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和口述资料保存比较零散。基于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016年7月21日至22日,课题组所在单位唐山师范学院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上海等地的防灾减灾专家、学者以及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和救助者。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民、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唐山市社科联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力、唐山师范学院院长杜彩芹、唐山市地震局副局长赵硕、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建国以及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道一等70余位从事地震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上,“唐山大地震文献暨口述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以唐山大地震文献与口述史为研究对象的教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致力于整合科研与社会力量,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把唐山地震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将收集到的口述史料传播和利用起来。2017年7月28日,成立了“唐山大地震文化研究中心”,在综合唐山大地震文献及口述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史料的深度和价值,以供唐山地震文学创作、唐山防灾减灾研究、唐山地震文化的传播和唐山抗震精神,推动唐山大地震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2.视角创新:立足多学科视角,官方与民间并重

唐山大地震的口述研究一直以亲历、救助、援建等内容的社会学角度居多,对象集中在唐山活动中采访的地震亲历者和“上海救援大地震”课题采访的上海医疗队,其他学科涉及较少。为了拓展口述的学科视角,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视角创新,在地震情况、自救互助的基础上,拓展了官方抗震救灾指挥、伤员转运外地、普通人坚守岗位等采访视角。为了提升地震科学的学术性,我们还针对地震、地质门类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在70余位从事地震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中,精心筛选重点采访对象,进行了地震预报、震前异象、防灾减灾的专题口述。

口述史学倡导的是“自下而上”视角,将历史学关注的焦点从上层社会精英人物转向普通的人民大众。唐山大地震亲历者众多,上到政府机关,下到各个单位,大到全国人民,小到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们在唐山大地震采访对象筛选时,坚持官方与民间并重的原则,不仅注重史料记载的好人与好事,抓住档案线索进行口述专访,如机场调度团队、上海医疗队、解放军官兵等,同时,以“群众征集”“田野走访”“个案调查”的方法,对广泛的唐山大地震受灾、救援亲历者进行反复沟通,有重点地进行单独访谈,让普通大众的经历、难忘的地震记忆、独具年代的精神感召都被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形成较为系统的口述史料。

3.成果创新:建设“唐山大地震文献暨口述史料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将收集到的海量文献资料以及地震亲历者口述史料保存起来,便于系统地检索和利用,我们建立了“唐山大地震文献暨口述史料数据库”。一是将散失在个人手中的重要资料集中进行妥善保存;二是为学界及社会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源和途径;三是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快捷地获得、利用这些丰富珍贵的资源。

具体来说,数据库内容建設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口述实录内容建设,包括了口述中录制的视频、音频和拍摄的照片,这也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是整个数据库的内容主线。口述实录内容上按照受灾亲历者口述和救助、援建者口述进行分类。二是与口述相关的原始文献,一般是在口述对象访谈中搜集的相关文献,性质上属于民间收藏,是民间记录唐山大地震的重要证明。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私人珍藏多年的原始公文、票据、往来信件、地震纪念册、老照片等,课题组通过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进行留存。三是唐山大地震后保留在各图书馆、档案馆、地震局等单位的各种形式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研究性文献,性质上属于官方,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归档。我们将能够予以面向大众进行公开的部分进行复印和摘抄,并进行集中保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口述形成的速录、录音,还是经过志愿者整理形成的书面文件,或者口述中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我们都会进行统一保管,并在口述作品作者同意公开并授权之后才能公开。当然,如果课题组对作者的口述作品在原貌下进行个性化的编辑或修改,也必须取得原口述作品作者许可,并经过审定后才能公开。

三、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工作的价值与反思

唐山大地震口述整理工作带给口述史和唐山大地震研究的意义重大,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对唐山地震文化的解读、唐山抗震精神的延续、唐山城市精神的传播形成了重要的内容基础。我们也不断反思着工作中的经验、收获与价值。

1.史料价值:为更全面的唐山大地震史学研究提供依据

口述史料对于保留历史记忆及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是文献史料的有力补充。作为重要的历史凭据,唐山大地震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文献记载中非常简短,很难全面记录历史事实、反映历史真相。甚至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大量档案文献散佚流失、无迹可寻,而亲历者的口述和珍藏的资料,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出口。在档案搜集过程中,相关档案中记载了唐山地震后毛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极为关怀。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病中还一篇一篇地看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消息,毛主席最后亲自圈阅的一个中央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虽然只有短短的文字表述,但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党中央对唐山大地震的关注。

在口述采访中,一位受访者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精心包裹着、珍藏了40余年的资料,正是毛主席最后圈阅的这份文件的复印件。档案中短短的文字表述和珍贵的文件复印件相得益彰,准确记录了那一段历史。随即,口述采访也逐步深入,由地震中的亲身经历,延伸到珍贵文件的来源、党中央的大力支援、中央领导慰问灾民等话题。可见,把口述史料作为线索来源,与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对比,避免了单一口述的局限性,悉心考证、相互辅佐,会带来新发现。

2.学术价值:为更深入的唐山大地震史学研究提供方向

唐山大地震的口述史研究不仅丰富了唐山大地震史学研究的视角,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为整个研究带来了多元而丰富的发展。对于同样的历史背景,从“小人物”“平民化”的角度去看待,往往产生和“大人物”“官方视角”不一样的感受,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独特的历史。从这个角度出发,关注普通人的愿望、探索普通人的历史疑惑、体会45年来普通人的情感变化都会给历史研究提供独树一帜的主题。口述采访中,我曾经采访过一位老人,他以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回忆里,年轻时的情窦初开、成长中的情比金坚、成家之后的幸福生活,都被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洗劫一空。但他没有倒下,坚强、勇敢和乐观支撑着他在震后重建家庭、奉献社会。他为我讲述了一个普通百姓是如何在大地震灾难中走过来的。老人打开不易触碰的内心角落,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能够借助口述工作,为在地震中离去的家人留下些印迹。通过对老人的采访和沟通,也打开了新的研究空间,一是面对大灾难唐山人能够屹立不倒;二是极端环境下生命的张力;三是对震后重组家庭这一口述对象的关注和对震后重组家庭的综合研究。

3.实践价值:为更实际的口述史研究实践提供经验

通过几十年经验积累,我国口述史研究获得一定发展,口述史实践也在多个领域陆续展开,比较典型的有党史、抗战历史、非遗项目等。从最初只是引导口述人简单回忆历史并讲述出来,到有重点、有逻辑地进行深入访谈,再到重建大众历史意识,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指导着口述史的不断完善。

在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中,由于地震亲历者众多,因此面对的口述对象非常广泛。如何在其中攫取典型、展开线索、形成网络,至关重要。

实践中,先将口述对象划分成模块,政府救援模块、自救互助模块、解放军救援模块、医疗队救援模块、伤员转运模块、企业救援与恢复生产模块,通过网络征集的方式,与意向口述人进行初步沟通。采访中,抓住与内容相关的人物主线和话题主线,展开由人寻人和由人寻事。例如,在解放军救援模块中,在采访一位当时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战士时,谈到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救了一个埋了7天的小男孩。由人寻人,我们辗转找到这个地震亲历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并收集到珍贵的照片。从对亲历者的采访中了解到救治他的上海医疗队的相关信息,于是立即联系上海方面,寻找医疗队的相关线索。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促成了获救男孩40年后沪上见恩人的感人相逢,并获得主流媒体的报道。可见,不管是人物线索还是故事线索,口述访谈都为获得线索提供了新的路径。

当然,所做所感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唐山大地震口述会展开常态化研究,以留下更多亲历者的历史痕迹。

参考文献:

[1]王炳林,石卓群.运用口述史方法深化中共党史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

[2]韩 菲.关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的意义与思考[J].文化产业,2021

[3]赵亚峰.非遗项目口述史整理的实践与反思[J].艺术与民俗,2021

[4]李星玥.历史研究视角下口述档案的价值实现[D].山东大学,2019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口述历史实践创新
浅谈口述历史的征集与整理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口述历史:重建社群文化的可能
浅谈电影口述历史的访问技巧
口述历史相关的法律问题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