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卫英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时期教师应重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從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教师应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展开研究,采用合理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理念。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之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阅读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有利于文化认同及审美情趣等素养的提升,使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这与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是相符的。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与语文教学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阅读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实施。首先,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给予针对性指导,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有较大的帮助。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学手段的创新也有积极意义,传统教学方式多以理论分析及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忽视了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文本的理解较为浅显。而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阅读教学,则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精力,将精读与略读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核心思想,从而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优化策略
(一)设置情境,引导语言积累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先明确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其在于指导学生获得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技巧。而教学情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阅读文本与学生,有了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更显著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达到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然而,情境的创设需要依托课堂及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导入形式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品味其中的词句,分析段落大意,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借助课上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常识比拼、三分钟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再现阅读文本中的情节和思想情感,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深入领略文字背后所隐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学生不仅可以强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在阅读教学中体会到乐趣,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得以高效培养。
(二)多重对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本质上是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品味文本语言、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高效的对话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换言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布置明确的任务并保留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品味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中的亮点,使学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得以培养和锻炼。而想要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教师主要应从预习和教学两个角度入手,从预习方面来说,教师可以设置操作性较强的“任务”,指导学生在课前借助工具书、上网求助、向别人求教等方法,对阅读文本写作背景、文学常识、重难点、情节起因、经过、结果等进行预习,预习任务的布置要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文章,鼓励学生回顾预习中存在的疑惑,通过对词句的分析找到答案,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珍贵品质得到培养。由此,学生可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同时将自己的见解向教师和同学表达,并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2.学生与教师对话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经常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和诱导他的学生。而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认为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合理问题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指引方向,提供动力,推动创新。可见,合理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有效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而问题的设计则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在引导下,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学习。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多是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讲解知识点,与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相比,缺乏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互动中合理设问。在初读阅读本文阶段,运用提问、设疑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感知文本的内容。而在品读课文阶段,可以设计问答环节,在“一问一答”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感性化想象,鼓励学生思考和体会,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其分析能力与想象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细读课文,结合文本中的中心句或关键字提问,对学生思维进行点拨,通过对阅读文本的二次加工来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点,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3.学生与学生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对锻炼学生思维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来推动生生互动。在学生与学生对话前,教师应先布置明确的讨论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形式展开探讨,探讨中生生的思维会出现强烈的碰撞,并迸发出灵感,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进步。但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问题,生生之间多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会有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的情况,学生的互动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先指导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大致内容,再提出明确的探究任务,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动脑思考问题,起到活跃思维的作用。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分析完成任务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发言、阐述思路,通过讨论和交流将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和提炼,并将学习成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思维逻辑,使其思维得到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生生对话中获得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并在同学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思维的梳理,同时突出了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对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三)审美鉴赏,重视学生多重体验
1.在诵读中体验
诵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接触文本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有效的诵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诵读练习,并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应传授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在指导下正确理解文章情感,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同时注意对朗读技巧的传授,使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逐渐形成语感。但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将诵读作为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的方式,忽视了其他的教育价值,只给予学生较少的诵读时间,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诵读体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诵读重要性的前提下,丰富课堂诵读的形式。在刚接触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诵读,首先扫除陌生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读通文字。其次,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教师还应进行示范朗读,并要求学生在掌握字词含义的基础上认真朗读,体会文字和情节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教师应遵循“少讲多读”“以读促悟”的原则,鼓励学生反复诵读文本,体悟作者内心深入的情感,从而激发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形成语感。
2.在拓展中体验
阅读教学虽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提升能力,但教材中文章篇目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教师应开展拓展性阅读,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并丰富阅读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与教材文本类似的作品作为拓展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分析和鉴赏拓展文章,以达到丰富阅读体验,完成文字积累,促进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但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阻碍了审美鉴赏意识的提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和中心主旨,并为其推荐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同一主题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拓展阅读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文章,也可以结合文本创作背景,补充讲解一些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更容易领会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基于此,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会得到显著的拓展,所积累的语言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未来在阅读到相同主题的作品时,能快速调动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四)挖掘资源,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意义
1.立足课内,理解文化意义
文化理解与传承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历史的自我认同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准其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课堂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立足于课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字背后蕴涵的历史文化进行探索,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主题思想等。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告知学生学习主题,让他们课后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和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宽,也能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课堂中教师则可以引出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大意后,深入展开教学,结合具体文字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对文章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次诵读,体会文本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深入理解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內涵。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文本的主体思想,带领学生探究传统文化,教材中收录的文章多具有积极正能量,分析文章主旨和思想情感后,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案例,从而理解文本想要传递的优秀文化意蕴。
2.走向课外,挖掘文化资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教师要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只有将目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才能丰富文化资源,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上,进而提升自身素养。但课外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需要依托主题化教学活动,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并结合他们在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就课外拓展来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实践调研、实地走访等主题活动,通过分析阅读文本中存在的优秀文化,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园资源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自身体验,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此外,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以语言、肢体动作为载体,肯定学生的观点,并对所挖掘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使其与课堂所学内容有机结合。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活动体验性会大大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由此,学生会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和独特魅力,并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产生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的来说,语文是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就要重视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由课内到课外有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保证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鉴赏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等素养的提升。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养也得到全面提升。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