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础教育 奋力书写新时代育人新答卷

2022-05-30 10:48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协同育人

本刊编辑部

深耕基础教育寄托了发展中国教育的“美好愿景”,诠释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意义。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通过持续深耕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发现“个我”、“小我”和“真我”,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将个人进步与国家需求相融合,通过贯彻全新育人理念,推进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化发展。传统基础教育在育人理念、育人方法、协同育人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科学性与完整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在新的育人场景下,通过从课堂教学、成长环境及家校协同等角度发力,持续深耕基础教育,将实现以下价值:

第一,深耕基础教育,充分释放了中小学教育活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核心动力。通过发挥课堂育人载体优势,将学生诉求、培养要求作为基础教育全面创新的第一要务,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我成長、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更好释放了基础教育的内在活力,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创造了现实可能。

第二,深耕基础教育,全面凝聚了中小学育人资源。通过深耕基础教育,整合各类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优质资源,形成了全面育人的最大合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空间。通过持续深耕基础教育,不断汇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优质资源,积极构建良好育人生态,为实现中小学育人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三,深耕基础教育,有效适应了新的中小学育人生态。在智慧育人场景下,通过引入新的智慧育人手段,创新基础教育形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构建新的基础教育体系,既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逻辑与学习方式,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持续可能。

在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进程中,要坚持采取系统思维,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优势,妥善处理育人与教学、家庭与学校的协作关系,全面凝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质资源,真正书写好新时代育人新答卷。在深耕基础教育时,应坚持做到:

首先,课堂是深耕基础教育的“主战场”。要在建设优质金课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学校特色,整合学情、校情等多种资源,搭建个性、特色的育人载体,稳步且高质量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课堂时,要注重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通过将集体教育、户外动与课程建设相融合,向学生丰富呈现鲜活、真实的地域文化,全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基础课堂教学的理想成效。要注重完善课外实践课堂,通过构建课内外一体协同的课堂体系,营造实践突出、全面覆盖的教学氛围,充分打牢育人的“基础关”。

其次,作业是深耕基础教育的“新高地”。要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为指引,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学生成长的全面性等多元视角,优化作业方案,创新作业布置方式、完善作业批改反馈机制、优化作业评价体系,在充分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发挥课后作业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进程中的多元优势,通过利用作业任务,将课后阅读、综合拓展、课堂巩固有机融合,充分筑牢育人的“课后关”。

最后,协同是深耕基础教育的“新场域”。要以家校高度协同为基础,以社会多方参与为保障,通过构建多元联动、纵横协同的育人格局,积极营造生动、真实的基础教学生态,更好发挥学校、课堂的育人主阵地作用,积极担当育人育才使命,消除课堂内外协同育人壁垒。要充分发挥智慧育人的应用优势,通过及时引入新的智慧教学技术,改造传统育人生态,构建智慧育人平台,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和了解学生状态,通过制定个性、科学育人方案,充分完善育人的“协同关”。

基础教育在我国教学体系中肩负了重要的育人使命与价值追求,在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时,必须重视夯实基础教育体系,通过持续深耕基础教育,积极践行开放育人、个性育人理念,注重利用智慧技术,打造更有趣味、更加生动的基础教育体系,切实打牢、筑牢育人基础,持续、有力推动基础教育变革。

(邱瑞玲)

猜你喜欢
高质量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