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22-05-30 10:48杨璐羽
天津教育·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杨璐羽

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作用下,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敏感、叛逆、嫉妒、自卑、孤独等一系列心理缺陷。為了避免这种状况产生,小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开解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表现在教育形式上,还表现在学生群体上。以教育形式来说,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理念滞后性明显,所以教育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以学生群体来说,经济发展导致的劳动力外流使农村学生中存在不少留守儿童,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环境不甚乐观。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认知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如此方能更大限度地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个性化教育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往往呈现被动的形式,也就是说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来源于教育管理部门的硬性要求,而非学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主动展开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落点更加偏向于社会化教育功能,以至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完全没有得到兼顾。也正因此,学生无法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关于自身的认可,而且过度社会化的教育会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厌倦,从而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过分随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有序的教育工程,然而在农村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随意性极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相关的教育活动也比较分散、破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经过了解后,发现此类问题的产生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有关,乡村地区的家长希望学生能通过刻苦学习改变命运,所以对学生的成绩比较关注,对心理健康问题则关注较少。同时学校为了满足家长期望、提高学生成绩,在日常教育中也将知识教育当作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就只是停留于课本知识讲解,形式化注意严重,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建设。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难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发展。

(三)观念和能力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存在差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和能力也就相应不同。以观念来说,素质化教育理念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对素质化教育的理解水平不同,所以在教育观念层面产生了差异。就目前来说,多数的农村学校都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一些学校只能要求德育教师承担相应的教育事务。虽然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差异,所以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还有待提升。

(四)教育制度层面的阻碍

教育制度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导致,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会长期、持续存在;其次是国家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支持有限,同等情况下农村小学得到的财政拨付明显少于城镇小学,所以农村小学能支配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最后就是现行考核制度不完善,尽管素质化教育的推进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尚未纳入素质化教育的考核中,这就意味着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可控,能否建成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凭学校自觉。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自身原因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在认知层面也还有待提升,缺乏对事物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错误引导。与此同时,学生无法正确看待自身行为和外界的关系,做事往往随性而为,考虑事情比较片面,遭遇压力时也无法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农村小学生会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家长的期待、教师的批评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会逐渐积累,若是不能及时排解学生的压力,就会导致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状况在农村学校、城镇学校中都会出现,但是农村学生受到的消极影响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农村小学生中的留守儿童数量不少,这些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即使遭遇问题也只是郁积在心中,长此以往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形成,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引向歧途。除了学生成长阅历方面的问题以外,还有部分学生不在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自身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说教,认真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表现出不积极、不配合的状态。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无疑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作用,不过就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来看,不少家庭的教育中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类,一是学生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处于缺位的状态,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报酬理想的工作岗位较少,很多家长为了给学生更好的物质条件,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日常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家长很难抽空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管教孩子的重任只能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不过长辈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还要经常忙碌农活,所以给孩子的照顾只能达到“吃饱穿暖”的状态,对孩子的知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由于隔代教育中普遍存在溺爱的情形,所以部分农村小学生可能存在不服管教、不尊重长辈的行为;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欠妥,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但是在具体教育时也可能出现不妥当的情况。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不佳,在选择教育方式上存在不小的问题。例如,一些家长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孩子就应用良好的成绩“回报”自己,所以在言语中经常将孩子的学习和自己的辛苦联系起来,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压力。在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下,学生首先会感受到压力,对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这种压力会逐渐转化成其他负面心理,如自卑、叛逆等。对此,家长应该了解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投入,还有情感、行为方面的引导。

(三)教师原因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是公认的事实,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以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来说,农村小学少有设置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所以相应的专业人才很少选择农村小学;另外,农村小学教师团队的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流入较少,这就意味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数量不足,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较为缺乏。由此可见,教师层面的原因导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展开。

(四)学校原因

学校不重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理想状态下学校应定期组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检查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用稳定、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成长。结合实际来看,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条件不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方法不当等方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在教育条件改善的情况下,逐步调整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五)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环境影响,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娱乐方式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如电脑游戏、电视节目、网络短视频等,学生虽然能从中了解外界、获得快乐,但是也很容易因此受到消极影响。以网络短视频来说,网络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引人向上、传递正能量的优质视频,也有传递落后、腐朽思想的劣质视频,由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就将视频中传递的错误理念当作“潮流”,在模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向歧途。另外,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陈规陋俗的影响,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思维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还有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不完善,学生在课余时间缺少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造成影响。

三、强化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对策

(一)认清小学生实情,积极鼓励和引导

小学生在认知、阅历方面的短板无法快速弥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知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农村小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压力不小,同时又无法得到家长的鼓励和理解,在无法取得理想成绩的情况下,学生受到的外界压力,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疏远家长和教师。对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认识到,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鼓励和支持。家长除了给予孩子物质层面的支持以外,还要在情感方面给予鼓励,告诉孩子“我相信你”,尽量不要将生活中的事情和孩子的学业联系起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实现父母的愿望。

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心理健康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除了及时鼓励以外,还要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烦恼,给出中肯的指导意见,以防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帮助学生逐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二)家庭参与配合,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人们常说家是避风的港湾,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当学生受到了委屈,第一时间都会找父母倾诉。由此可见,家长是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对象,家长能否用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引导孩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成长轨迹。由于部分农村家长文化素养不足,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家庭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不能一味根据成绩批评孩子。在具体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不能压制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是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需要注意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教师进行联系沟通,保证对孩子成长的必要了解,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关爱,为孩子倾诉烦恼留下一个窗口,以免心理健康问题形成。

(三)优化教育方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对教育方式做出调整,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也是普通任课教师需要兼顾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師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深化师生间的互动,以此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保持高度关注,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以此满足学生的运动和娱乐需要。

(四)完善教育制度,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实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除了学校自觉以外,还要有外部力量的监督。教育管理部门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化教育联系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制度完善涉及诸多层面,除了教育考核以外,还有地方教育财政支出的调整,否则农村小学就没有足够的财政力量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当然,教育制度的转变不可避免要涉及应试教育、升学等话题,所以学校在日常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还要逐步开阔学生和家长的视野,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能将成绩当作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五)争取社会支持,改善教育环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小学生创建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责任。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在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到不良信息、错误理念的影响,所以相关管理单位要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净化网络整体环境,同时推出适于未成年人使用的应用模式、平台等,让小学生可以合理使用网络;农村政府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要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水平,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

四、结语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其健康成长,各个教育主体及管理部门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