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语文学科实践

2022-05-30 10:48周彦李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标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周彦 李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一经颁布,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作为一个学习者,深感如今信息化社会资讯传播的便捷。相较于学习2011年版、2001年版课标时的情况,学习2022年版课标有了更加及时与丰富的网络培训资源,课标组专家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领会2022年版课标精神,所以这篇文字也是我们学习2022年版课标的心得体会。

显然,“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热词,是我们把握2022年版课标的关键抓手,但是这里我们想从“语文课程的学科实践”的角度来谈几点认識。自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实践性”一直被认为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22年版课标也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要“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各门课程都需要“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漷教授在阐述“学科实践”概念时指出,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强调“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可见,学科实践代表了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它把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我们以此为切入口,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来探讨语文课程的学科实践有着怎样的基本属性,以求对2022年版课标的精神能有一些深入的领会,从而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能更加深入地贯彻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

一、核心素养观照下的系统性育人

2022年版课标非常强调学科育人功能。“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的第一条内容,提出要“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后面若干总目标的统领。学段目标中也有具体的阐述:要努力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语文课程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语文课程的学科实践要对育人价值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语文学科立德树人要有更加统整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一统整的理解包括了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国家文化认同。立德树人首先具有国家层面的强制性,对法定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要求,具有强制性。2022年版课标在具体学段目标中,每个学段都有一个专门段落对此加以阐述,在弘扬革命文化方面,对所有的语文学科实践都提出了要求,这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这既是国家课程的基本规定,也是特定的时代要求。但如果只有这样的硬性规定而没有社会和个体层面的文化参与,就容易沦为口号,使得立德树人无法真正落地。因此,它需要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共同努力。

二是社会文化参与。2022年版课标在文化自信的相关要求中指出:“要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以语文学科实践的方式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有其自身的独特形式,它未必需要直接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但是并不妨碍它参与公共空间的问题讨论。有一位语文老师,在疫情期间就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让居家的同学思考并整理出一个合格的小区“团长”(即组织小区成员网购日常生活物资的联系人)有哪些职责,他应该如何开展工作等。虽然学生直接做团长的现实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在疫情期间,他的家庭、邻居都亲历着社区团购,他对社区团购有直接的经验和感受,他也会对现在的小区团长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想法,要完成这个任务,他必定要梳理自己的经验,认真地去总结亲身经历的各种现实问题。这种文化参与的意义不在于立刻去改变现实,而是让学生知道,个体如何参与社会文化生活,这些经历都会在他未来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样,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对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高尚品质的体认,也一定是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内化的。因此可以说:参与才有认同。那么,个体以什么样的状态来参与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到个体精神成长的重要性。

三是个体精神成长。语文课程对学生个体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涵养,都是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来实现的,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语言文字作品,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于漪老师一直强调语文课程要着眼于人的精神成长,课标从2001年版的实验稿以来,也一直强调人文性,这些都关注了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比如,学生在进行实用性阅读时,不仅要学会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还要成为一个基于证据的、负责任的表达者;在文学性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还要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同理心的良善之人;在思辨性阅读中,不仅要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还要能够培育起理性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站立起来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绝不是割裂的,一个没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个体,是无法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中去的,而如果没有参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的经历,那么即便有国家文化的认同意识,也不是基于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盲目的认同,它不可能成为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力。同样,丰富的社会文化参与,也能够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更有利于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所以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包容、协同共进的。

在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科育人,体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究竟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有着怎样的知识观的理论基础?对教学又有怎样的启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以认识。

二、语文学科实践是一种什么样的实践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树人育人必须落实在学科实践的过程之中。那么,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我们如何理解学科实践中的“实践”呢?

首先,学科实践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持续推进。从实验稿课标开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所有课程都倡导的学习方式,这一变革的进程在语文课程中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但却也遇到很多问题。笔者认为,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重要推进,就是以任务群的方式来规定课程内容,任务即实践,即做事,在做中学,是语文学科实践的基本形式。这一规定对学习方式的重要价值表现为,我们对“如何学习”和“学习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认识,终于走向了统一。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是不可以分别加以认识的,因为你如何学习就决定了你能够学习到什么内容,正像维特根斯坦那句名言所说,告诉我你如何寻找,我将告诉你,你在寻找什么。

其次,语文学科实践是一种具身性的认知活动。“听说读写”可以看作是最为基本的语文活动,不难看出,无论哪一项活动的完成,都不是仅仅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的认知活动,都不能脱离人的身体,而是依赖于人的五官等身体机能,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的学科活动。因此可以说,语文学科活动具有鲜明的具身性。“具身”这一概念有两方面的意涵:一是人的认识并非纯粹理性的产物,而是依赖着身体不同感受器官所获得的经验;二是认知嵌入于一个更具包摄性的生物、心理以及文化场域之内。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中占有核心地位,个人基于身体经验和行动参与以及情境互动,才能生成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知识。知识因而是“在参与、行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生出的具有情境性、具身性、复杂性品质的产物”。从这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语文课程内容是以任务群的方式来安排的,因为任务即学科实践,是我们走出知识点、能力点这种线性序列课程内容的突破口。

再次,语文课程有典型的学科实践方式。即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我们一直担心各种任务式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会丢掉语文的味道,对此,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上述四种典型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我们不必担心任务群在实施过程中冲淡了语文味,因为这几种典型的语文实践,是需要贯穿于所有任务群之中的。这四种语文实践与2011年版课标对接得是比较紧密的,相对于原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项内容,四种活动表述得更加整合,也避免了综合性学习中过于宽泛的部分,学科属性更加凸显。

最后,唯有学科实践才能触及更深入的学科特质。语文学科实践无疑需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质与方法,学生个体也只有在具体的任务性的实践过程中,才会有直接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有感受有体会,才会有运用有创造。不难看出,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做中有学,做中更有创造。因为这里的实践,都不是纯粹体力的实践,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是个体在文化世界中行走、体会的实践。

三、语文学科实践是基于情境的学习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極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在情境中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素养,因此2022年版课标提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读到这里,很多教师可能会生出一些疑惑,语文教学不是一直强调情境的吗?比如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劝说”,会在课堂上创设一个需要劝说的情境来展开教学。为什么这里还要如此强调情境呢?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创设的情境,并不一定就是真实情境。教师创设的劝说情境,只是一种假设出的问题情境,学生未必会觉得有劝说的必要,因此仍然会是一个伪情境,从而在其中开展劝说,显得比较生硬甚至尴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里的真实情境呢?如果说任务群是学科实践落地的基本形式,那么真实情境就是学科实践的基本要求,是任务群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把握非常关键。

首先,这个情境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这个情境主要还是一个思想的环境或者是阅读的语境,而并非是单纯地布置一个外部环境,比如学习长征精神并不是要重新走一遍长征路。这个情境给学生一看,他们就知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是可能遇到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比如前文的社区团长),只有真实的问题才可能持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开头可能是老师引入的,但是在每一步的推进中,都是依靠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活动,认真地梳理,深入地探究,持续地思考,才可能有真实的成长。

其次,这个情境是贯通了文本语境和学生实际生活场景的。在情境中的学习,最有可能还原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学习时的情况。比如我们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它真实的发生路径,可能并不是我们先去集中阅读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抽取出它们共同的特点和规则,然后再运用到我们的新闻报道写作中来。而是在真实情境中,比如学校举办了一次汉字主题日活动,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报道这件事,这时就有一个明确的情境化的需要,要写一篇新闻报道,并且是放在微信平台,代表学校发布的。这些都是情境的规定。有了这样的现实问题,学生在写好报道的文字稿以后,就会去了解同类型报道,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并逐渐意识到,这些新闻语言的运用有着怎样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并进而在内容和形式上来调整自己的文字。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一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的愿望是自主发生的,因为现实的校园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需求,于是学生调用各种资源来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样几种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在情境当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而且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产生真实的角色感,这种真实的角色感带动真实的工作历程,以及在学习成果的真实运用情境当中,让他产生成就感和获得感。所以情境有利于学生用投入的状态进入学习进程当中”(吴欣歆语)。2022年版课标里区分了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几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几种情境与文本自身的语境关联,促进意义的生成。

再次,素养即学生的情境表现,脱离了情境,便没有核心素养可言。所以,这里其实是对语文课程知识作为一种情境性体认。语境论知识观的代表人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海伦·朗基诺认为,我们“必须考虑社会与文化等语境因素对形成科学知识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学科实践的原因,因为情境必定来自于实践,不同的学科实践必定创造不同的学习情境。

四、语文学科实践体认了语文知识的默会性

2022年版课标中提出,要“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并在思维能力的界定中明确提出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要保护这种基于直觉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我们可以从默会知识的视角,对这里的“直觉”做一特定的理解。

默会知识就是那些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前语言的知识”,它在脑海中的表征不依赖概念、命题和公式,不能通过规则的形式传递,因此不具有公共性,只能在类似学徒制的关系中,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它最为重要的逻辑特征是“非批判性”,即我们在生活经验中不仅是以非批判的方式加以接受,而且这种知识根本就不能被理性地批判,它是一种“个人系数”,是普遍存在的,波兰尼甚至提出,所有的知识不是缄默知识就是基于缄默知识。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离不开阅读优秀的语言文字作品,也离不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个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為了把别人的语言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转化的过程,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感性的方式,即熟读和背诵,逐步形成语感。读读背背,多读多背,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这种语言和思维的直觉,在具体的情境中就表现为“我觉得它可能是这样但并无法说清原因”,这和语感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觉得可以这样说,但是为什么这样说却很可能说不清。如此这些都是出于直觉。母语的学习与其他外语学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种直觉和语感。但是重视直觉思维,并不是要停留在直觉的阶段,还有很多诸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借助综合的思维能力,把自己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还需要另一种理性的方式,就是要学习语言学总结出的理论和规律。但是这种理论和规律并不是过去所认为的语法知识,对语言规律的学习,也不是将课文拆解,抽去内容只讲形式。而应该根据汉语自身的形态特点,以词汇的理解、语义的把握和词汇的积累为中心展开。课标强调要“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这需要“语感与语理并重”,对这一点的理解,要务必把握准确。语言直觉是不会凭空产生的,教师要重视语文学科实践,在实践中创造特定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产生丰富的感受、经验、语言直觉,并且及时捕捉,向下挖掘思考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认识到语文学科实践的育人整体性、实践性、情境性、默会性,是进一步落实2022年版课标的一些基本认识,而如何真正落实2022年版课标精神,还有待广大教师的实践探索,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课标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