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习作共同体的组建原则与实施策略

2022-05-30 09:45查静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愿景共同体习作

查静

长期以来,在习作教学中,儿童的精神成长和个性化表达的落实度并不高:习作教学情境的封闭、脱离社会生活,导致儿童在习作中说套话、空话甚至假话;习作教学方式的单一、僵化,导致儿童的习作交流与分享流于形式;习作教学评价的单向、模式化,导致儿童的习作动力受到阻滞。

儿童习作共同体是关于儿童与习作的社会性安排,着力于儿童的精神成长与个性化表达,提供给儿童完成共同习作任务的学习环境,吸纳学习者、助学者、组织者以及其他有共同愿景的人一起参与,让儿童与他人通过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真实任务,解决真实问题。

一、儿童习作共同体组建的原则

1.儿童习作共同体组建的前提:共同愿景

儿童习作共同体是学习共同体的延伸研究,受组织理论发展的影响,1995年,博耶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报告中提到:学校是“有共同愿景的、人人平等的、彼此开放的、有纪律约束的、充满关心照顾的学习共同体”。儿童习作共同体首先要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激发共同体中的儿童产生共同合作、彼此依赖的意识,齐心协力参与到习作任务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教师宣布学校即将安排春游的消息,让班级学生向大队部提交一份活动方案(含地点、活动内容)。因为这个共同的任务,学生会自发、主动地加入到“春游方案”共同体中。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确定一个春游好地点,共同的任务是经过协商、交流,向大队部提交一份活动方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有分歧、异议,也可能发生争辩,但是在共同愿景之下,他们更具黏合性地结为学习伙伴,在交往互助中共同学习和发展,他们会协调、统一,会有取舍,形成共识。可见,设定共同愿景,可以让习作共同体组织更紧密、稳固。最具价值的是,因为习作共同体,共同愿景可以动态调整以适应儿童个体的真实需求。

2.儿童习作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归属感

归属感,指的是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歸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那么,儿童在长期以来的习作学习里有归属感吗?又是怎样的一种心理体验与认同呢?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儿童游离在习作任务之外,只有一种被支配和强迫的身份体验,没有“我需要”与“被需要”的积极心理感受,又怎么会主动“自我实现”?儿童习作共同体就是要唤醒儿童对群体的认同、满意和依恋,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积极参与并担负起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和任务。还是以“春游方案”共同体为例,学生会将自己视为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会倾听同伴的意见,会和伙伴一起调查、统计、反馈,也会和老师协商、讨论,自始至终积极响应、主动参与,这是共同体归属感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认同与体验。

3.儿童习作共同体组建的重要保障:对话、协商、合作

习作共同体为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场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境脉,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还因为群体交互性强,有利于培养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伙伴之间可以平等对话、科学分工、共享知识和经验。共同体组织的团队精神,可以得到进一步凝聚,同时,儿童在共同体里能得到精神滋养和能力培育,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获得更好的个体成长。如五年级上册习作八“推荐一本好书”,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向一年级的小朋友推荐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学生自主分成推荐团队,结为习作共同体,有的团队还邀请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作为团队顾问。与以往进行的好书推荐习作不同的是,此次基于习作共同体的推荐,让学生在一起展开对话、协商、合作,他们研究推荐对象,分类筛选书目,商定推荐形式,撰写推荐文稿,练习推荐表达……团队合作气氛融洽,成员个体的能力得到提升,更确信了好书蕴含的能量,为自己成为好书推荐人感到自豪。

有研究表明,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组织形式,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个体成长。迁移到习作共同体上,审视其组建意义,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习作共同体要有利于激发成员的习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有利于发掘和共享共同体习作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共同体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要有利于提高习作能力和效率。那么,民主、开放、合作、灵活的儿童习作共同体如何实施呢?

二、儿童习作共同体的实施策略

1.确立身份感,激发情感需求

习作共同体不仅让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得彼此凝聚成有共同愿景的合作团队,更让儿童在其中获得具有独立意义、社会化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促使儿童在共同体学习中有明晰的主体意识,有情可抒、有话想说,积极主动地开展写作实践,满足习作表达的个体化情感需求。同时,身份感也让儿童在习作共同体中明确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体验社会性互动,学习负责任、有担当地表达。

以三年级上下册部分习作内容为例(见表1)。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习作内容因为有了共同体的组建,相比较个体独自完成,不但会让学生树立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关注到自己“在表达”,渴望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而且因为有了明确的身份感,进一步激发出了情感需求,让他们更真实地去感受,更主动地去表达。例如习作话题“这儿真美”,要求学生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如果是学生个体完成,他们的视野与内心体验只会局限于美景本身。而组建了习作共同体,他们成为美景“推荐官”,与同学分享的时候,他们会有强烈的推荐意识,更希望能够与“大众点评”分享对美景的喜爱。因此,在推荐时,除美景本身的特点之外,他们还会更多地去思考要怎样更好地介绍,才能让听众体会到“这儿真美”。

2.创设真情境,实现社会交互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这句话提示我们一切生活都是教育,都是课程。习作也不例外,生活为习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习作共同体可以通过真情境的创设,为儿童建立习作的学习境脉,提供围绕习作任务而展开的社会交互。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提示学生编写一个神奇刺激的探险故事。这样的习作话题,学生光有习作热情和兴趣是无法完成的,因为需要一定的生活体验、自然背景作为写作支撑。无论是大漠、雨林、荒岛等特殊场景,还是指南针、帐篷等装备的使用,抑或是雪崩、猛兽、暴雨等险情,成员们都可以在共同体内通过资料搜集、信息整合进行知识储备,也可以一起商讨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把困境、求生方法等写具体,刻画出细腻的心情变化。最重要的是,共同体的成员还可以从师生扩大到社会成员,植物园的专家会给学生进行特殊地带植物的介绍,退役的特种兵战士应邀讲述野外求生的故事,连线南极科考的科学家讲解南极冰川的地貌特征和天气情况……不论是边缘的还是核心的,在场的还是虚拟的,这些多层次的参与、多边的互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生活感知,让习作表达更加真实、自然。习作共同体将儿童习作置于真情境中而成为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3.链接真生活,活化习作评价

“做中学”理念告诉我们,学习者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学用结合。习作共同体因为可以链接真实生活,能够发挥强大的交际功能,促进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协商、分享,更重要的是能够活化习作评价,让评价主体更多元、形式更丰富、效果更佳。

例如:学生都怕写日记,一是觉得负担重,二是没有体会到日记练笔的价值,三是日记的读者只有自己和老师。笔者尝试用“纸上微信”代替日记,在班里组建了习作共同体。我和学生一起商量并制订出了纸上微信的规则:

规则一:关于写作。学生每天在纸上微信本上写“微信”,内容自定,字数不限,图文并茂更佳。这是“微信”的“发布”。

规则二:关于分享。教师阅读批改学生的纸上微信,学生自主成立“微信朋友圈”,人数不一,交流分享作品;教师把优秀的纸上微信作品拍成照片,发布到班级群,供家长和学生赏读,这是“转发朋友圈”;学生还可以彼此“加好友”,获得阅读对方“微信”的权限。

规则三:关于评价。学生、家长、教师在群里阅读“微信”作品,可以“点赞”,也可以“评论”。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之间交换纸上微信本,互读互评,分享交流。

纸上微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习作任务,形成激活写作热情的“朋友圈”。它一改往日传统规矩的日记模式,不拘形式的表达、不受限制的内容,还原了实际生活的“微信世界”,将“即时”“分享”“生活化”等特质,融入在“常态习作—交流分享—互动评价”的整体架构里,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习作训练体系,让日常的习作训练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

纸上微信在充满乐趣的外在形式下,始终指向习作素养的养成。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指导学生关注表达,强化学生与人分享、交互评价的意识,从而推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儿童习作共同体是习作教学的新探索,走向习作共同体的习作课堂,创设了和谐共生的习作环境,重塑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内在的习作情感需求,必将是充满活力、丰盈儿童生命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愿景共同体习作
爱的共同体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