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为了落实全国足球特色校每周一节足球课工作要求,小学足球教学成为了小学阶段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足球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及足球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将足球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融入体育家庭作业中即成为新时期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关键。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小学足球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足球这门课程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健全人格以及健康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光后中心小学在校生抽样问卷及样本生追踪监测等方法对采样生个体、家长进行综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坚持完成课余足球锻炼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比少参与甚至不参与课余足球锻炼的学生显得更加有优势。
1 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少年儿童肥胖率、近视率居高不下,身体素质更是堪忧。且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少年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于让家长、老师十分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从小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和他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因而,足球课程作为小学阶段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小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将体育思政教育与小学足球教学模块和方法进行融合并不断优化和创新,以促进小学足球这门课程更好地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体育期刊目录查阅了大量关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章,研究、整理、分析与本文相关的知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2.2 問卷调查法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调查方法有关问卷的要求,初步制定课余足球运动参与兴趣、家长对课余足球运动的认知、学生对课余足球运动的认知、参与频率四项指标制成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2.3 逻辑分析法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全校学生参与课余足球运动相关规律及对心理健康产生的相关影响,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心理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心理素质是指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心理品质,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衍生性,二是稳定性。心理素质的养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品质,这就是所谓的衍生性。至于稳定性则是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趋于稳定的环境中。正因如此,才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排他性。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列昂捷夫可谓是家喻户晓,提出了心理素质理论,其中就有对心理素质构成的解释。基本素质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生理结构,二是心理结构,三是社会结构。其中,心理结构是需要关注的对象,其可划分成认知结构、个体结构以及适应性结构。心理认知结构,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心理个体结构,从字面上进行解读,受主观认知影响,个人内心会产生驱动力,促使自身参与活动。心理适应性结构是指受外界环境影响,活动进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主体对自身进行调节,确保行为活动和外界环境保持一致。
3.2 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们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也正是由于生活质量的提升、父母长辈的过于溺爱以及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导致现如今的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以下特点。
3.2.1 自制力差
对于小学生而言,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而这些新奇、陌生的事物便很容易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以至于他们在参与课余足球锻炼时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到足球技能练习当中。同时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东张西望,这就会进一步影响到课余足球技能练习的效果。因此,针对学生对课余足球锻炼活动感兴趣程度,在中、高年级随机抽选了100名男生,100名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就男生而言,对课余足球锻炼很感兴趣的有29人,比较感兴趣的有64人,兴趣不高的有7人。就女生而言,很感兴趣的有21人,比较感兴趣的有44人,感觉无所谓的有35人。总体上来说,感兴趣的人占大部分。有一点不得不提,高年级女生不感兴趣的人数比较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唤醒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
3.2.2 自我意识过剩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便享受着父母长辈的关爱,甚至是溺爱,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就会导致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即周围所有人都应该呵护他,关心他,满足他的一切需求。而当这些自我意识过剩的小学生们碰到一起之后,由于同学之间会时常出现各种小摩擦,他们就会彼此互不相让,甚至是将一件简单的小事逐渐发酵成为一件较为严重的纠纷。家长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他们对课余足球运动的看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课余足球运动的参与度。针对家长和学生对课余足球运动的认知在中、高年级随机抽选了200个家庭做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支持自己孩子参与课余足球运动的家长有108人,占调查总数的一大半,不支持参与的只有16人,说明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运动的,但持无所谓态度的家长高达76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怕影响学习,二是没时间。家长的态度不转变,学生即便想参加课余足球锻炼,也会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倘若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不仅会对体育教学造成不小影响,还容易引发冲突矛盾,这无疑会对学生内心产生负面影响。要想转变家长认知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渗透。待家长科学认知形成后,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提升,带动自我意识提升。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适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在日常访谈中,90个学生承认自己在课余足球锻炼活动中存在不良心理,主要问题存在于足球比赛中的身体对抗,110人或矢口否认或持无所谓态度。难道这些学生不会在课余足球锻炼活动中产生怯懦或畏惧?有一些是,有一些不是。存在不良心理并不算什么问题,学生只要客观看待,并积极调节。实际上,学生不承认或不关注,带着不良心理上课,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害怕上场比赛,让同组其他同学先踢,其他同学见状则会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言语羞辱,或动手动脚,矛盾一旦升级课堂将一片混乱。教师如不能很好的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但最终同学之间也会因为此事产生一定的心理隔阂,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同学间不团结,团队整体目标就无法达成。
3.2.3 忍耐力差
喜欢参加课余足球锻炼活动的学生,忍耐力较强。反之,不参加课余足球锻炼活动的学生忍耐力往往较差。同样,在中、高年级抽选了男女学生各100人,对其参加足球家庭作业锻炼的频率也做了统计。通过调查了解到,三分之二的学生每周都会完成足球家庭作业,只是频率不同,剩下的三分之一,基本上不会主动参与。从性别进行分析,男生参与人数多于女生,但差值并不是很大。
现如今很多小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长辈的关心呵护甚至是溺爱之中长大,他们的一切都会由父母长辈提前准备好,在家也不会接受任何的体力劳动,这就会导致他们身心娇弱,吃不得一点苦,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超过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的困难时,就会主动地选择放弃,尤其是在小学体育锻炼中,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小学体育教师所开展的体育活动稍微加重一点就会有不少的学生叫苦连连(例如:足球专项体能练习、足球分组对抗赛等),甚至是选择放弃,导致小学体育教师难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导致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十分低下,教师难以有效地实现小学足球的教学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足球家庭作业渗透思政教育建设理念
新时期,小学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学校、教师应当重视,并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足球家庭作业设计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渗透思政教育,并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来为学生提供长期高质量的教学,同时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4.1.2 足球家庭作业渗透思政教育建设发展方向
通过问卷和样本追踪调查光后中心小学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制力差、自我意识过剩、忍耐力差等心理特点。为此,教师可以从这些特点出发,结合小学足球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针对性的设计小学足球家庭作业并渗透体育思政教育,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体育的发展。
4.2 建议
4.2.1 豐富足球家庭作业练习内容,提升学生心理耐受力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新奇事物十分好奇的特点。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他们设计趣味性强的足球家庭作业练习内容,让他们在快乐的足球游戏中完成足球技能的学习。两千年初期,倡导快乐体育,足球课堂教学围绕“开心”二字展开,教师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却完全不知,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足球练习的兴趣和热情。因而,体育教师应当减少这些无效的教学时间,通过各种足球竞赛游戏来充分地利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足球家庭作业设计中始终要抓住学生喜欢、乐于参与的形式进行系统化设置。做到及时检查、及时评价、及时表扬。让坚持课余足球锻炼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之后,教师也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4.2.2 优化资源,营造环境
新时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学校依托全国足球特色校不断对学校足球老师和教练进行优化,让优质的师资团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忍耐力。为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适当地引进优秀的足球退役运动员以及教练,让他们组成校外的辅助教师团队来进行学校足球教学。一方面,小学生天生对于“英雄”这个名词满是好奇,对于这些身披荣誉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充满了钦佩之情,会憧憬与向往像他们一样,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于足球运动的期待值,激起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斗志,让他们在这些优秀的足球退役运动员的带领之下,通过足球训练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忍耐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这些专业足球运动员的带领之下,学校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时也能缓解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与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缓解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短缺,同时也能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更优质的体育器材与练习方法,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足球教学。与此同时,家庭也应当重视小学生的课余足球锻炼,与学校、老师一起合力共管。为此,家长不应再像以往那样过于溺爱孩子,不让他们接受各种体能运动和对抗性比赛,而是应当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足球锻炼,让他们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多方努力下,从小养成良好的足球锻炼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同时,家长还应当及时频繁地和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足球学习方面的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这样,在多方资源的辅助之下,小学足球课程建设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1SXZPT31。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