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德育教育中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2-05-30 11:09:53杨芳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加需要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是人们语言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核心素养目标指导下,小学英语不仅重视语言学习,还应关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更加全面的个体,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杨芳,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升级换代,在基础教育中更加重视开发英语学科的德育价值,既保障学生基础能力综合发展,又借助丰富的德育内容对学生基本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就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部分教师仍旧以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在教学中忽视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体现的德育元素。且教学方法重复性高,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德育教育仅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情感意识。鉴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完善英语教学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情感认知,并提高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此,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简要阐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指导下教学创新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优化英语教学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实现了对基础教育的全面覆盖,以实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应用能力,指导着英语教学重点放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上,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知识内涵,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且小学阶段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既是对基础知识教学的拓展,又能充实教学过程,让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更加具有综合、趣味性,进而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与此同时,核心素养为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教育目标,有助于教师构建综合性、践行性课堂,将道德和行为规范渗透于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给予引导,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英语学习,在对比中英文化过程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性,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是英语教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基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困境

(一)教学重视形式,渗透方法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深入落实,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德育和智育目标齐头并进。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尽管教师创新增设实践活动,但知识灌输的内核没有变,英语学习活动仍以词汇记忆和语法认知为主,忽视了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词汇在不同场景中的实际意义,这导致德育教育浮于课堂表层。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进游戏活动看似增加课堂趣味性,但教师过度重视游戏的组织形式,而忽视了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因此,这些看似效果显著的课堂活动实际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学生缺乏兴趣,课堂创新不足

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容易两极分化,学生在缺乏真实有效的语境中学习英语,难以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薄弱。与此同时,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维和认知发展时期,学生难以保持长久且高度集中。因此大多学生都是在初学英语时觉得新鲜,而随着词汇、语法知识的增加,教学内容逐渐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逐渐下降,甚至渐渐地放弃了英语学习。这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而核心素养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多元化教学目标指导下让英语课堂更具丰富性,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实际,由此推动英语教学增值提效。

(三)教师水平不一,课业负担过重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培育学生的多种兴趣,导致学生课余压力增加,导致英语学习时间被占据。与此同时,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评价往往与成绩挂钩,且对于教师的高期望和严要求,导致教师思想压力过大。然而部分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成绩目标指向下,教师更加倾向于增加书面练习作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难以有效地发挥英语学科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价值。

三、小学英语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策略

(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增添情感教育项目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其运用规律,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蕴含的思想文化。且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探究相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以文化为支撑进行语言表达和观点传递,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进行单一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且更加侧重于读写活动,尽管学生有了足够的语言知识积累,但是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空间不足,难以引導学生发挥自主性体会语音、语调,形成语感,更加难以体会语言蕴含的文化知识。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内容重构听说教学构建融合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并渗透情感培育内容,提升小学英语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教师讲解“Let's eat!”一课时,教师可以统一听说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在听说练习中发散思维进行语言表达,从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中文化信息。如在chicken,hot dog,hamburger,bread等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分辨西方美食和中国美食,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展示事物产生的文化背景,如在成都地区人们喜欢吃辣,是因为当地潮湿环境的影响。由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添情感培育内容,既借助趣味文化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立足基础知识教学,培育优良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基础知识是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教学,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且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由此锻炼学生的英语高阶思维,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建立优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词汇展示时可以将词汇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串联记忆。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然拼读法引导学生通过语音、语调记忆词汇,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词汇记忆习惯。教师通过构建融合课堂增加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同时开发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师讲解“Weather”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统一听说读写活动构建融合课堂,同时可以结合英语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拼音开展自然拼读教学,让学生通过认读语音、语调,快速记忆词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词汇串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如在讲解“What' 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It's cold.”這一句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天气情况分类展示地点与气候两种词汇,让学生通过抽取相关词汇进行造句,既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句型,又锻炼学生的认读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进更加优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之初帮助学生建立优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深入解析单元主题,发展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创新课堂方式构建融合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更加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主题设置活动话题,引导学生在话题探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运用和整理,依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构建真实语境,运用学生感兴趣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和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熟练掌握词汇、语法。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文化,在解析单元主题的过程中了解其文化内涵。由此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渗透德育教育,发展学生情感思维。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展示相应的新疆地域文化,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如在学习中教师不仅可以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并让学生运用“Where did you go?It looks like a mule!”谈论假期活动。让学生运用习得知识进行适当的表述,通过了解不同地域文化感知文化多样性,让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性,并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化活动的增设构建真实的交际语境,让学生在交际中巩固基础知识,并培育学生文化认同感,增加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紧扣学生生活热点,合理拓展课外知识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仅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难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而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和扩大知识范围,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且英语作为语言运用工具需要在相应的语境中使用和掌握,因此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融合学生生活实际,构建拓展运用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实践运用中了解基础知识,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语言内在含义,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含量。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单元主题和学生生活实践,适当地入生活实例并合理地运用绘本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开阔学生的视野,循序渐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情感的发展。

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还可以结合主题指导学生实地考察。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内容拓展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单元主题,展示相应的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为学生构建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英语含义和对应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适当地展示英语教育电影片段,如教师可以展示“Frozen”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台词和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教师结合主题和学生生活实践进行主题拓展,相比于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英语知识的内涵,感知阅读内容的深厚情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思维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德育教育目标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人们对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英语核心素养目标对于教学创新的积极作用,并深入了解班级教学实际中的困境,进而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融合生活实际和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真实语境,并构建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实践探究的空间,在提升学生基础技能的根基上渗透情感与思维培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学情有效地渗透德育目标,促进学生思维情感和元认知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烨.核心素养导向下词汇教学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研究[J].吉林教育,2020(31):52-53.

[2]吴钟琴.挖掘英语德育资源,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谈小学英语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机德育渗透[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6):117-118.

[3]吴苑莉.核心素养导向下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发展[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8):33-34.

[4]袁婧.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学科的多元化德育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2019(33):219.

[5]王勤.如何在小学英语德育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9(9):237-238.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52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