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作业设计

2022-05-30 07:57:02陈小英
考试与评价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双减数学知识

陈小英

初中数学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化吸收,能够合理地运用在生活之中,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考虑到合理性与有效性,让学生能通过完成数学作业提高数学的计算与运用能力,这样既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有正面的引导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能力。

一、初中阶段数学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师设计能力不足

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的理论知识讲解,没有能力进行优质的数学作业设计,教师留下的作业不能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更不能有效地让学生练习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这样的作业设计只是重复性的练习,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任何作用。

(二)作业内容针对性不强

教师在设计数学有效作业的时候没有针对作业内容进行深度设计,数学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学会合理地转化与应用。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针对性不强,就会影响作业的效果,会导致学生无法在作业练习中提高数学能力。无趣的作业设计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就不愿意配合教师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作业没有区分难易程度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相同,许多初中数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去进行分层的作业设计,没有区分作业的难易程度,这样就会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从作业中获得成长,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作业也十分困难,就会产生烦躁的情绪,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数量设计不合理

在过去的传统应试教育中,有些教师只会在设计作业时注重数量,忽略作业的质量,或是将同样的作业内容进行重复性的使用,这样的作业实际不够合理,学生只会感受到压力,不会从作业中提高能力;而且,这样的作业实际也不符合“双减”的教育政策,大量的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与课业压力,机械式和重复性的作业内容也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

二、强调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也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针对于学生的这一阶段特征,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让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作业的数量与质量是作业设计的关键,教师要在“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尽量合理地安排作业数量,但是要提高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可以完成数学作业,同时能通过高质量的数学作业获得一定的能力提升,这样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

三、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在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时候,教师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方式,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应用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增强不同的能力,作业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架构与体系,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激发,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考虑作业的有效性,要把作业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而且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还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问题,找到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教学创新改革,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状态评估上,作业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的作业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在此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方式适合给学生进行教学或者作业安排,不管学生的能力如何,教师都能通过作业的设计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知识转化能力。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素应当是结合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学生常见的作业,这样学生能在完成作业时感觉到熟悉,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与作业压力,能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数学作业,提高数学知识的應用能力。

四、“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研究

(一)要有针对与时效性

初中数学的有效作业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数学知识与能力进行内容设计,既要让学生能够完成作业,还要让学生在作业中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专注地投入进去,更好地加深对数学知识运用的印象。数学作业就是学习成果的展现,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掌握了教师讲解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完成数学作业;倘若学生没有明白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不能完全地进行作业解答,这样的结果也更能让教师意识到学生哪个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加以改善。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题海战术进行作业布置,这样虽然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是会让学生的作业压力增加,也让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与时效性,要能及时地把课堂上教学的知识利用到作业设计当中,让学生在还有记忆印象的时候巩固知识,学会知识的转化应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设计的作业中还应当有预习和复习的环节,这样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扎实,对学生之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层设计尊重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在发生着改变,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出台,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替代了过去的教学方式。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差异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数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进行分层设计,这样能让不同阶层与能力的学生都获得成长,还能让学生不断地进步,向着更高的层次提升。借助于该种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加强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借此,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也能够实现作业内容的有效设计。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作业设计就可以主要围绕着函数的基本概念进行,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这样才能慢慢地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应用。借此,教师能够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扎实,使得他们能够在测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不在基础知识部分丢分。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的作业设计可以在知识转化应用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一些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加强转化能力。因此,借助于该种方式,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相应知识点的深入剖析,以加强学生对于课时内容的把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的作业设计就可以更加具有难度,让学生可以不断地强化能力,更好地激发出自身潜能。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想提高有效性,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借此,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进一步地提高,实现对于学生能力的拔尖,以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确保多样性与趣味性

理科类主要的学科就是数学,这是理科学习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维与运算能力,才能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设计数学有效作业的时候确保作业的多样性与趣味性,用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运算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抽象的知识结合的,理论知识可以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抽象知识就需要学生反复的练习来掌握了。为了不让学生产生过多的作业压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让学生更愿意去完成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投影》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让学生在自家阳台上放置一些大小体积不同的物体,观察不同时段的物体投影,用这样的方式既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耐心得到锻炼。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趣味,更愿意去完成数学作业。

(四)生活设计体会价值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在设计数学有效作业的时候要把题目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应用在生活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能力。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要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成绩与能力,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數学知识的学习。

(五)及时批改课后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了教师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之外,还要及时地进行作业批改,及时给学生反馈,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以合理地进行调整与改善。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要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去进行设计,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分类总结,在课堂上指出作业问题并加以分析,让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数学作业才是有效的。教师可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前先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加强注意,这样才能发挥出作业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练习提高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的潜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作业布置,要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双减数学知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