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2-05-30 03:17:43张梓杨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摘 要:大学生群体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思想新潮、可塑性强。本研究针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朋辈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及意義,通过对朋辈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促进高校思政课育人提质增效。

关键词:朋辈教育;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在“守正创新,乐为敢为”的思想指导下,高校创新运用朋辈教育理念构建思政课朋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朋辈教育的内容

(一)朋辈教育的定义

朋辈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朋友”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理念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朋友关系或者同辈关系,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同学或朋友,他们之间以普通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朋辈教学模式的特点非常突出,它主张用互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方式。通过朋友之间的互动,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提升思考能力。同时,朋辈教育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主体性强。在朋辈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彼此之间充分交流沟通,形成“头脑风暴”,最后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朋辈教育的特点

朋辈教育属于自我教育的一种类型,它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自愿性和公益性。首先,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有一定的自愿性,而教育者在与他人分享知识的时候,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是一种很平常的行为。相关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朋友之间、同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而且80%以上的学生平常生活中也会积极帮助同学或朋友。在这种互帮互助风尚的影响下,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进行学习上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朋辈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多数学生愿意进行互帮互助,且这种帮助不求回报和酬劳,具有公益性。

二是普遍性和全员性。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找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倾诉,朋辈之间的沟通往往比较简单直接,不需要考虑措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朋辈之间的互帮互助,在高校中相当常见,具有普遍性和全员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理念的优势,拓宽教育渠道,调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朋辈教育中。

三是平等性和友谊性。平等性意味着在与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彼此之间身份是平等的。大学生群体年龄基本相仿,经历也有相似之处,在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时,更容易产生共鸣。朋辈教育这种平等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彼此之间产生更多信任。同时,同学之间在互帮互助的时候,也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二、朋辈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朋辈教育最开始产生于美国,由美国学者薇兰德(Vriend)提出,而后发展到其他国家。薇兰德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高成就的学生应帮助低成就的学生,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帮助他们突破困境,实现共同进步。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朋辈教育理念,发挥朋辈教育优势,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一)推动思政课教学目标达成

大学生群体是文化程度较高、思想意识较为先进的群体,他们有面对困难和开拓进取的勇气,而且常具有创新精神。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迷茫期和瓶颈期,思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和冲突。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会选择向身边朋友倾诉自己的问题,寻求心理安慰和解决方法,这也就决定了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天然的优势。高校思政课教学如果能够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发动优秀同学带动其他同学,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学之间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够促进其自身思想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因此,朋辈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满堂灌的情况下,学生主体地位很容易被忽视。朋辈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进行交流时,不仅是教学的客体,也是教学的主体。这种融入了朋辈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转变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的被动局面,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时产生思想碰撞,帮助他们将所获取到的各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而不是单方面地接受知识。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平衡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同时也使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得到有效改进和完善。

(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把握学情是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师要深刻把握时代特点,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依据学情不断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思政课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运用朋辈教育这种补充形式,通过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彼此间的亲近感,有效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壁垒和隔阂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用更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引导和规范自身行为。

三、思政课朋辈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笔者通过综合考察目前高校思政课朋辈教育应用情况发现,朋辈教育作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方法之一,已逐渐被业内认可。但是,在朋辈教育运用和推进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

(一)尚未构建完善的朋辈教育体系

有些高校虽然对朋辈教育开展了课题研究,但还处于实验和探究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朋辈教育体系,朋辈教育理念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有些高校在进行朋辈教育时,采取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朋辈教育的浓厚氛围;还有些高校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以及后期监督过程中,存在制度性措施的缺失,没有将朋辈教育理念完全体现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朋辈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正式将朋辈教育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学生之间也只是自发形成具有一定朋辈教育形式的学习交流。这种交流虽然会产生一定效果,但因为没有形成有效的讨论方式和规则,无法合理监督朋辈教育过程中的各个成员,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制定合理的保障机制来保证朋辈教育的顺利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朋辈教育缺乏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朋辈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缺乏有效引导。思政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选拔一些优秀学生来组织朋辈教育,但学生对知识、理念的掌握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朋辈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常识性错误,甚至出现思想观念偏差。因此,建立及时有效的引导机制是开展朋辈教育的重要前提。

其次,朋辈教育理念与思政课堂融合不够。朋辈教育虽然能够促进思政课教学,但是如何将其与思政课的课程标准有效结合,进而真正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是目前高校思政课堂面临的重要问题。就目前朋辈教育的应用情况来看,高校在这方面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因此,很多高校在应用朋辈教育理念时,存在教学混乱的情况,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相关高校没有制定完善的朋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虽然在思政课堂中已经形成朋辈教育理念的雏形,但是高校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朋辈教育的评价措施和体系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四、朋辈教育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将朋辈教育融合渗透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贴合我国目前思政课教学实际的新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而不能仅仅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通过组建队伍、搭建平台、拓展形式等,将朋辈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一)组建朋辈教育队伍

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阿尔伯特·班杜拉通过研究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发现,个体会对榜样有一定的模仿行为,他们会对榜样进行观察,然后获取某种新的行为,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时常展现这种行为。开展朋辈教育时,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教师要选出一批优秀且典型的同辈学生,通过他们来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后进学生。同学之间作为朋辈,共同语言更多,心理距离更近,思想上容易产生碰撞,情感上也容易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宣讲出彩事例和成功故事,吸引和说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高校可以邀请优秀校友走进思政课堂,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或者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发布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學金获得者的事迹,宣传他们自强自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活动、培训讲座和小组学习等,给朋辈之间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这些做法能够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校还应对思政教育教师队伍给予充分支持,以保证朋辈教育的师资力量充足,保障朋辈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搭建朋辈教育平台

开展朋辈教育活动,可以采用丰富的组织形式,搭建相应平台。思政课堂上,由学生自由选择分组,并推举其中一人担任组长,由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在组内进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能够在组内自由讨论和交流所学所思所想。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较多,能够保证朋辈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破传统思政课堂枯燥乏味的状态。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社交软件,搭建朋辈教育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线上沟通和交流,实现朋辈教育的全时段、全方位覆盖。

(三)拓展朋辈教育形式

第一,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朋辈教育活动的同辈。通常情况下,学生自主选择同辈作为学习对象。他们共同语言较多,而且因为经常见面,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受传统课堂的限制,交流更加通畅,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在学生选择朋辈教育学习对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尽可能帮助他们选择优秀的同辈学生作为典型,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第二,在日常思政课堂中,教师应组织丰富的课堂内外活动,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例如,在针对某些问题和理论进行小范围讨论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面临较大的学习课题时,可以组织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夯实思想政治学习成果;针对需要实践的学习内容,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如组织学生前往红色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接受思想熏陶。通过这些课堂内外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三,完善朋辈教育的教学评价标准,让朋辈教育真正规范起来。朋辈教育的充分应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实施—评价—反馈”的全程。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成果,反思教学不足,不断提升朋辈教育质量。

朋辈教育作为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目前已经逐步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结合朋辈教育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向,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教学机制,让朋辈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丁育诗,佘勉吾,黄婧.朋辈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

[2]苏冰.“三个统一”:对分课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6).

[3]吕鹏.关于高校开展朋辈思政教育的调查[J].新西部,2020(17).

[4]陈萌,赵梓辰.朋辈教育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9(9).

[5]吴凡.初探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8).

[6]陈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朋辈教育的巧妙渗透及价值分析[J].智库时代,2018(31).

[7]辛艳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切入点[J].大学教育,2018(5).

[8]武文思.朋辈教育在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

责编:文 墨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朋辈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9SJGLX029)

作者简介:张梓杨(1985— ),女,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6:43:34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09:33:2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42:06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02:15
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实践与探索
论专题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趋势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2:01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