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核,打造初中语文生态课堂

2022-05-30 10:48陈永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圈画板书文本

陈永涛

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助产婆,它能促进新思想的诞生。”优质问题的创设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言语素养。根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质,语文教师要选择适切的“点”创设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梳理文本,展开贯通性的阅读活动,打造初中语文智慧的、生态的课堂。

一、找准支点,助力文本架构梳理

初中生对于文本的梳理、概括、整合的意识较弱,能力不足。教师应为学生找到解读文本的支点,设计贯通性的“主问题”,破译解读文本的密码,驱动学生有目的地探究学习,保障语文课堂活动的效率。精练的“主问题”可以用来梳理零散的学习材料,促使课堂形成层次分明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請看《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一起来齐诵课文,找出文中可以鲜明地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生齐读)

生:老师,我们找到了,应该是“痴”这个字。(师板书“痴”)

师:看来张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痴”人。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从文章中哪些地方看出了他的“痴”。(生自由朗读)

生1:“是夜更定”,他在凌晨去看雪,实在是不可思议。

生2:他还是在下了三天大雪、人鸟声都消失了的时候去的。

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场景?

生:天寒地冻。

师:张岱在凌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去湖上看雪,行为是不是有些怪异?

生:痴人首先就是行为“痴”。

师:好!(板书:行痴)

生:老师,我觉得张岱眼中的西湖雪景也是有些怪异的。

师:你再细细地品读一下,看看怪异在哪里?

生:天、云、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创设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景象。

师:我们再读一读“惟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们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1:作者好像把自己融进了苍茫宇宙。

生2:老师,我觉得人和景若有若无,已经天人合一了。

师:你真是一语中的,不难发现痴人眼中有这般痴景,是想融入天地的愿望啊!(板书:痴景)

师:此时此刻,大家揣摩一下张岱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他会想现实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游山玩水来度过余生吧。

生2:他会想“穷则独善其身”,我绝不能媚俗失节。

师:同学们,在我们共同探究下,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作者的痴心。(板书:痴心)

这个片段老师巧设三个“主问题”,围绕“痴行”“痴景”“痴心”步步深入文本内核,整体解读全篇架构激活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情感张力,使得整堂课趣味盎然。

二、立足美点,示范文本言语涵泳

美国学者伊森伯格曾说:“文学语言也是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语言文字是音、形、意相通相连的,意蕴含于语言的形式,外发于节奏和音调。初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美点,借助朗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下面看《社戏》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朗读“夏夜行船”这部分,把“我”所见、所闻分别圈画出来。(生朗读、圈画句子)

师:找到“我”所见的句子吗,来一起交流一下。

生1:月色便朦胧……

生2:淡黑起伏的……向船尾跑去了。

师:同学们找到很多地方,谁再来交流一下所听到的句子?

生1:似乎听到歌吹。

生2:横笛婉转、悠扬……

师:谁来说说闻到了什么?

生:豆麦、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扑面地吹来。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很细致,请大家自选一句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词句,读一读,品一品。(生读课文,体味感悟)

生1:我认为“皎洁”和“朦胧”写出了月光的柔美。

师:你从色彩的角度品味出月光的美好,那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生:舒缓的。

师:请你给我们读一读,要不要老师给你配段音乐?(生点头,配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认为“清香”写得好,这个词描绘出水草、豆麦的香气。

生3:我认为“踊跃”“起伏”把山写活了,充满动态感。

师:同学们都用心感受了这部分优美的语句,那么这些环境描写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1:船行得快,但“我”却以为船慢,写出了想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生2:我还读到了他们去看戏的愉快、兴奋的心情。

师:同学们都很用心地品味了优美语句中所蕴含的情感,我们一起想象在一个柔美的月夜,一场大戏将要开演,在看戏的途中……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来朗读这部分。(配乐朗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感悟和阅读实践。这一板块立足文本的美点,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咂、感悟,从粗读到精读,一步一步将问题引向深入,课堂简约灵动,悄然化育心灵。

三、聚焦难点,引导文本情感思辨

王尚文老师曾说:“文学作品的教学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通常会让学生阅读文本,涵泳言语,而其终极目标是读文悟情,让他们因文本而“动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下面以《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为例。

师:眼前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但十年前是怎样的?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有关描写十年前藤萝的句子。

生:忽然记起……果树。

师:不难发现这段描述中十年前的藤萝是稀稀落落的,花经历了兴旺和衰败的过程,那么人呢?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屏幕展示宗璞一家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

师:正当她十分悲痛时,看到了充满生机的藤萝,让她的心趋于平静。花经历了不幸能绽放得如此灿烂,那么人怎样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呢?请同学们小声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圈画出宗璞的生命感悟。(生朗读,圈画)

生:我找到了,“花和人……”。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段文字中有了怎样的感悟和启示呢?

生1:我从中感受到幸福很短暂,我们要倍加珍惜。

生2:时间很短暂,昨天转瞬即逝,我们需要用一颗进取的心去把握当下。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们乐观地面对生活,让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难,那将会赢得整个世界。好的文章需要我们大家用心去品味,感受文本中的生命气象,从细微的生命中提炼出其间的伟力和强大。

宗璞曾说:“花的魅力在于精神,而精神需要人用心去体悟。”教学难点的突破需要引导学生在情感中寻幽入微,在看似寻常的文字里嗅出芳香。美文佳句,我们需适时停下脚步聚焦难点,聆听花开的声音,思想突围后定会是风景无限,柳暗花明。

学以思为贵,没有问题的引领就不会有有价值的思考。问题的构建决定了我们语文课堂的高度和深度。教师在教学中需以问题为核,寻找一个支点用重锤敲打,激活学生思维的灵光,打造出教学流程与学生思想流程和谐共振的生态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圈画板书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注重方法渗透培养阅读能力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