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淑媚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和差异。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语文学科,思维隐含在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中,思维的提升是在言语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悄然进行的。我们在日常言语训练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言语比较与评析、言语迁移、言语创造活动中,多途径训练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维与语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形式的语言学习和运用,其过程始终伴随着思维的活动。“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听、说、读、写,每一项言语训练,都离不开思维的支撑。因此在言语训练中有效提升思维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提升思维能力——义不容辞
1. 提升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该以听、说、读、写为经,以字、词、句、段篇为纬,立足语言训练,落实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2. 提升思维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学科过去认为最主要的是知识,后来发现光有知识还不够,还要有能力。再后来发现知识和能力的背后是文化的支撑。到了现在,我们又发现知识、能力、文化的背后是思维。思维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才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规律。
3. 提升思维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今天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必然影响学生明天如何做事,如何生存发展,影响着明天的成就。”所以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组织言语训练时,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思维能力提升——现状堪忧
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性学科,它以感悟为主要特征。所以教学中,往往出现“思维缺席”“伪思维”的现象。或过于依赖图像资料,无视思维发展;或满足于阅读的泛泛理解,忽略思维提升;或醉心于课堂中看似热闹的低层次思维练习,实则毫无思维含量。
現状一:浅表“语用”遮掩了思维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化了学习语言的运用。语文课堂一律成了语言运用的“训练场”,但也出现了不少的浅表“语用”,动不动就来一段“随堂练习”,全然不顾是不是符合学段的特点,有没有必要练习,为“语用”而“语用”。浅表“语用”,干扰了正常的阅读理解,冲击了言语训练中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现状二:浅层理解阻碍了思维提升
前不久曾看到过一个《祖父的园子》的教学片段。请同学们自己读第13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哪一句直接告诉我们园子是自由的?请画出来齐读。课文围绕这句中心句写了哪些园中之物是自由的?请圈出来。是啊!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遍。这一段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受园子的活泼与灵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然停留于浅表理解和低阶思维的层次上。所有问题缺乏思维的深度,缺少思维的张力,学生的学习看似热闹,实则没有真正有意义地发生。
三、提升思维能力——有法可循
1. 言语比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在两个甚至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文本中比较、思考,透过语言现象,看到文字蕴含的深层意蕴,有利于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我们言语训练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学习《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这三首古诗时,组织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这三首古诗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并且在描绘景物的同时,都在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多次引导不同点发现的就更多了:前两首是诗,没有词牌名,后一首是词有词牌名;作者当时的心境各不相同;《望洞庭》写的是秋天的洞庭湖风光,《忆江南》写的是江南春景;《望洞庭》写的是夜景,《忆江南》则是日出时的景色;《独坐敬亭山》是五言绝句,《望洞庭》则是七言。在横向反复地比较中,不仅加深了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而且不知不觉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纵深开掘
纵深开掘指的是抓住可比的语言现象,纵向开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例如《学会看病》《剥豆》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丰富多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首次比较,发现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即人物相似、结构相似、写作顺序相似、主题相似、写法相似,都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二次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心理描写的独特方法。《剥豆》主要运用了两种想法的斗争,头脑里有两个小人在争辩;《学会看病》主要通过时间烘托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同时还运用了内心独白。在前两次比较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往纵深处比较。三次比较,发现心理描写的语境不同。《剥豆》描写的是紧张的比赛,用两种想法的激烈斗争来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最合适。《学会看病》是母亲一个人在家漫长地等待,等待时间越长越煎熬,用大段的内心独白慢慢地写更合适。可见心理描写必须符合实际的情境。通过这样纵向立体反复比较,引领学生不断发现,享受阅读,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非仅仅停留在事物的浅层理解。
2. 言语评析,发展思维的批判性
(1)巧设陷阱,促进思考
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可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误入歧途,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这样造成强烈对比,有利于纠正学生思维的不严密,同时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比如《颐和园》中描写昆明湖这一段中有一个句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思考,我故意设了一个“陷阱”:老师认为作者这个“滑”用错了,应该改为“划”更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应该用“划”,我们平常都说划船,这里游船、画舫也是船,也应该用“划”;有的说“滑”比“划”好,“滑”过没有痕迹,“划”过会激起浪花会有痕迹;也有的说课文后面说,“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应该要用“滑”。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观点。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不断碰撞,在持续的矛盾分析中提升了思维品质。
(2)巧搭跳板,深入理解
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使之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更加严谨辩证,从而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里“中华不振”这个词时,我就巧妙地搭设了跳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默读第七、八自然段,自主完成练习。
完成练习后,开展自主说话练习。
对比四种人的不同表现,交流:在中国的国土上,中国人受欺负了,为什么得意洋洋的是洋人?之后出示阅读材料,“华人与狗不准入内”“屈辱的历史”,最后再次说话练习。
这样的言语训练,促使学生思维的理解不断延展,有了序列,自成逻辑,在质疑辨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严密的训练。
3. 言语迁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言语的迁移能力上。
(1)多角度发散
多角度发散是指广辟蹊径,开阔思路,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训练。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在学习了恐龙繁衍成的庞大家族后,教师出示图片欣赏形态各异的鸟类家族,之后组织学生迁移运用,用总起和排比的写法来介绍学生自己所了解的鸟类庞大家族。
在这一言语练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分别可以从颜色、声音、大小、生活习性等不同角度来练写,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2)多感官协作
多感官协作,顾名思义就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言语训练中。如《找春天》教学中,笔者就用这种方法设计了练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会有脱离了思维的语言运用,也不会有脱离了言语表现的思维。”所以,我们在日常言语训练中,应该引导学生登上思维列车,掌握语文思维方法,在言语比较与评析、言语迁移、言语创造活动中,多途径训练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