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凡 徐佳俐
内容摘要:张爱玲于1943年发表的《倾城之恋》为我们描述了一出双城记,由白流苏、范柳原两位爱情大师联手演绎。萌生于战乱时期的爱情自然是一波三折、麻烦不断,好事多磨。所幸两人终于在故事的结尾修成正果,但这所谓的正果实则是生死攸关下暂时的产物,是一场爱情悲剧。张爱玲基于她独有的女性视角,在《倾城之恋》中所展现出来对生命、爱情、情欲、物质的思考,真真切切反映出处于新旧时代夹杂冲击下,都市女性被男权束缚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白流苏 人物形象 爱情悲剧
1941年12月8日,香港战役爆发,不可一世的日军对英属香港发动进攻,香港就此成为一座孤岛。同时期,旅居香港的张爱玲见证了香港的被围与沦陷。1943年,张爱玲首次发表了《倾城之恋》,其独特的背景构造和家世大相径庭的男女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为读者描绘了一出战乱时期、孤岛时期的爱情。作为张爱玲少有的以圆满为结尾的作品,两人经历战火考验的爱情值得分析。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们似乎都是美丽而苍凉,从霓喜、葛薇龙,再到白流苏,皆是如此。张爱玲式的女性们美丽、优雅、疯狂,不顾一切地向往着爱情。但总能在眉目传情中仿佛洞悉爱情的真相。但幸运地是,张爱玲给了白流苏更多的偏爱,给了她更多的光芒。
一.敏锐判断与锋利口才
白流苏性格的坚定与果决主要体现在她遇事有惊人的判断力,她常常在茫茫大雾之间选择正确一步。可以说,白流苏除包办婚姻外,所有的一切特征都与现代独立女性无疑,或者说是前夫凶残的行为让她完成了人生的转变。
白流苏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家中尚有一栋豪宅,名为“白公馆”,为了遵循旧传统与守旧,白公馆的时间总是快一个小时,这也预示着白公馆的衰败,流苏就从这样一个近于凝固的、中止的“大家庭”时间中走出来,白流苏铁了心的要创造自己的命运。[1]白流苏本身条件不堪,出嫁后不久丈夫就原形毕露,家暴、打骂、嫖赌。白流苏不堪其扰,愤然与丈夫离婚,回到娘家白公馆居住,即使此刻的白公馆已经人满为患,不堪重负。这里隐含了白流苏果决的性格,一个被包办婚姻嫁出去的女性,在生活无法维持时,毅然决然选择与丈夫一刀两断,及时止损,这样的勇气与果断可见一斑。
总地来说,白流苏集家庭衰败、离异、大龄于一身,就算放到今天,媒人听了也直摇脑袋。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女性,前夫病故时,还要被家中的亲戚拿来戏谑,白流苏的回归生活可谓充满着刁难。但这些都被徐太太带回来的一个相亲消息所打破。
范柳原相亲的消息不胫而走,白公馆里的人都为了宝络的相亲暂时团结起来,开始各自准备,四处忙碌,每个人都对宝络指指点点,按照自己的真心喜好打扮她,唯独只有当事人宝络没有说话——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自己却无法做主,对比白流苏的愤然离婚,更显软弱。
当徐太太处于礼貌免费邀请白流苏去香港相亲,物色结婚对象时,白公馆众人哄堂大笑,白流苏并不在乎这些嘲讽不屑的眼光。她隐约抓住了逃离白公馆唯一的一根绳子,哪怕这是一根素未相识、暴发户、英俊、带点狡诈的绳子。在这一刻,白流苏身上的伟大性格品质再次为她指明了方向,她决定放手一搏,势必要抓住这根绳子。在白公馆众人看来,范柳原这类的花花公子,天天花天酒地,玩味人间,什么样的女性没见过,更何况是白流苏这类条件最为下等的女性。“人间多少小组都看不上眼呢,他会要你这残花败柳?”[2]这些话语刺激了白流苏,更加坚定了她赴港相亲的决心,这其中既有自己强烈的自信,也包含对命运枷锁的反抗。白流苏下了一场豪赌。输了,她彻底沉沦,甚至没有资格回来做五个孩子的后妈:赢了,她重拾自信,回归真正的贵族小姐,家族主母。值得注意的是,白流苏第一次去香港的果决,并不是因为爱情,也并不是旁人咄咄逼人时的愤然之举,她很冷静,她也明白就算被范柳原摆了一道,她也不会比重回前夫家,成为五个孩子的后妈,誓要榨干她最后一点血泪,更令人绝望。
香港是个物欲洪流、纸醉金迷的天堂,范柳原和白流苏在这里风花雪月了一个多月,相谈甚欢,期间既有真情也有坦白。但范柳原不止一次向白流苏或明或暗提出包养或者说是做他情妇的打算。白流苏带着如此强烈的目的,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勇气,显然不能答应这模糊、苍白的承诺。于是,白流苏又一次毅然决然作出决定,径直返回上海,一如她来是那样。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她的果断不光体现在出手时机,更在于毫不贪恋的收手,即使是明知自己难堪的处境,白流苏回到上海后,白家哪里还容得下她?被添上“淫荡”的恶名。
白流苏敏锐的判断来源于自身坚持与果断,这也体现在她锋利的口才上。面对三爷含沙射影的指责。白流苏——这位六小姐,只是淡淡地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笑掉了牙齿!”而后更是与三爷争论起来“哦?现在你就不怕我多了心?你把我的钱用完了,你就不怕我多心了?”这是白流苏第一次与他人爆发冲突,从中也可以感受到白流苏谈锋之锋利,可以说是把家里人得罪了遍。但白流苏锋锐的言语并不让人生厌,张爱玲为我们构建白公馆这样生动鲜活的背景,哥嫂这般刁酸刻薄的人物,读者站在白流苏的视角,看着白流苏将对她的明枪暗箭一一格挡,有的甚至令人无力反驳,自然拍手叫好,直呼痛快。
白流苏言辞虽然锋锐,但大体还是防备为主。对于他人的好意,她也会笑容相向。而展现白流苏真正语言艺术,还得看她和范柳原的明争暗斗、处处交锋。例:
流苏笑道:“怎么不说话呀?”柳原笑道:“可以当着人说的话,我全说完了。”流苏噗嗤一笑道:“鬼鬼祟祟的,有什么背人的话?”柳原道:“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
对于白流苏而言,范柳原的话,灵动隐晦,动人心魄,扣人心弦,看似赞美又好像只是调侃。张爱玲不愧是一代爱情大师,将一个风流多情的男人塑造得淋漓精致。即便是白流苏这位以及饱经风雨歷练,一瞬间也被冲击得不知如何应答。好在她足够聪慧,以退为进,用真心实意对范柳原的花言巧语,迫使范柳原坦诚相见,撕下各自虚伪的面具,交换双方最真实的情感倾向。白流苏和范柳原都是语言大师,相当的智慧和比肩的能力,使得两人开始惺惺相惜,认为对方是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之前只涉及生理上的满足。
两人的暗含情愫,也为白流苏第二次前往香港埋下了伏笔。这一次,白流苏放下了心中最后的坚持,做好了同居的准备。这期间,不只是旁人的冷嘲热讽,亦或是金钱的拮据,还包含了两人若即若离的爱情。此后,白流苏和范柳原开始新一轮的拉锯战,直到香港战役的爆发,生与死的距离,快速打破了两人剩余的间隔,最后修成正果,白流苏甚至有“突然爬到柳原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窜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样的感悟。
前文也曾提及过张爱玲对白流苏的偏爱,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人物少有的圆满角色人物,她给了白流苏太多的偏爱和幸运。敏锐判断与锋利口才,传统大家闺秀的底蕴和现代思想的集合,她让这个人物要什么有什么,让范柳原流连忘返。
二.大家闺秀与现代女性
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枪炮声,封建制度逐渐宣告了自己的灭亡,西方现代化思想也随着在中国人身边传播开来,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上海、香港、广州,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开放与保守,席卷着这片古老的大地,成为中国处于时代变迁的最前沿。
然而简单将资本主义思想运用在上海是错误的,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制度的上海只能沦为资本与封建杂交的产物——买办。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作为传统地主阶级的白家,植根于土地的封建阶级,还遵循着新社会的规矩,在社会变迁的浪花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碎,逐渐衰败,最后只剩个白公馆作为末日余晖。
《倾城之恋》虽对白流苏往事笔墨不多,但从她愿意接受包办婚姻以及对范柳原展现出的传统女性的魅力,可以看出白流苏接受过传统教育,且受教相当不错,女性对男性的依赖便已经有所体现。[3]中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将三纲五常奉为圭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白公馆众人安排宝络的婚姻,可以窥见当年白流苏结婚时的影子。封建女性性格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可见一斑。
传统大家闺秀的教育给白流苏带来了优雅的谈吐和丰厚的阅历,即使是家道中落,却依然是非寻常女子可比。这也是范柳原痴迷于白流苏的原因之一。但良好的修养在白公馆里并不是加分项,也不是一个维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利器。在近代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修养只是上层社会的遮羞布,现在的白流苏维护不起。白流苏和范柳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范柳原安慰白流苏不必在乎他人感受,白公馆众人的嘴脸也只是芸芸众生一角,世间的磨难也大抵如此。
这是男女主人公,两个有艰辛、有痛苦的人,两个有趣的灵魂体会各自生活的丑恶面,交流双方感受到的人生,也是张爱玲历经沉浮劫难,借双方之口说出的肺腑之言。
前文也曾提到白流苏锋锐的言语,这些言语放在她一个条件如此特别的人本不太合适,白流苏本应该对三爷、三奶奶言听计从,这才符合三纲五常的标准。但白流苏此刻打破自身身份的束缚,当她的前夫——唐家少爷,因肺病去世的消息传到白公馆。白公馆的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白家众人看待白流苏的眼神又炙热起来,其一是将这倒霉的灾星送出去,其二是再从她为唐家“过继侄子、看守祠堂以继承家私”中捞上一笔,这将白公馆众人自私贪婪的面貌暴露无疑。此刻的白流苏就如同觉醒一般,拿出法律作为武器,痛斥一众亲戚。
法律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白流苏身上登上了历史舞台,更是白流苏现代女性意识的见证。白流苏信奉法律,不只是因为她身处的环境只有法律可以为她说句公道话,还展现出白流苏与白公馆众人的区别,当二爷、三爷还自恃长辈的身份可以肆无忌惮打压白流苏,他们当法律为无物,遵循着传统的封建大家长观念。这也体现出双方身份认识的区别,也是诱导白流苏向现代女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白流苏还渴望着自由,或者说是放纵。当一身华丽新派打扮、彬彬有礼的范柳原出现在白公馆众人面前时,笨拙的宝络似乎并不能讨得年轻公子哥的喜欢,于是白流苏把握住了机会,在范柳原款款邀请中,以一支在四奶奶和白公馆众人眼里“热辣辣”似“千年万代没有见过男子汉”的交际舞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三.现实与传奇
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个身份大相径庭的人,在宝络的相亲会上相识,两人都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一个为了长期饭票,一个为了私欲。这说明在白流苏认识里,女性独自谋生是不得体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上海,这样的组合并不罕见,比至于其他人的爱情,白流苏和范柳原多了一份调情和优雅。若是在和平时期的上海,这样浅淡的相遇只是一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或许只能成为白家馆众人闲时的笑谈。虽然白流苏在长期的遭遇中展现出部分现代意识的觉醒,但白流苏在这段已经失败七八年的婚姻尚未走出,她似乎只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遇见了一个失败的前夫,宁愿在白公馆里吞声忍气,与众人相处一室,也不愿意踏出白公馆这道门槛,去外界拼搏,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女性。
而一直旅居英国的范柳原正处于对自我认识的模糊阶段,双重身份的困惑,让他放浪形骸,花天酒地,追求世间一切玩乐之物。他与白流苏的相处过程中,或许有坦诚相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为征服白流苏,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他“我爱你”这样的情话张嘴就来。对于范柳原这类的男人,如果香港之乱没有爆发,范柳原一旦对白流苏厌倦,挥一挥衣袖,转身即走,他甚至不会遭到世人的责备,反而是白流苏会收到嘲讽与玩弄,从此在上海圈子里丢尽颜面,未来也不得而知。张爱玲虽然没有给出这悲惨的结局,但我们从她笔下其他女主人公可悲的命运便可见一斑。
但张爱玲是偏爱白流苏的,她用一座城市的倾倒,用漫天弥漫的火焰,燃烧两人的私心情欲,炼成了真心实意,两人战争幸存者的身份将两人的间隔彻底融化。当不确定变成了信赖和依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4]这是传奇故事的结局,香港战役后,两人依然保持着真心实意,开始张罗生活,就此结束双方的前半生,也给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白流苏就如同她的名字那般,留白于苏,她是个很有手腕的女人,有着敏锐判断与锋利口才,在未来人生四次豪赌中,让她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她在一波又一波的苦难中,逐渐产生反抗和叛逆意识,有成为现代独立女性的倾向。但范柳原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她的成长,白流苏的目标转变为征服范柳原。虽然,两人在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彼此慰藉,成全了这段感情,但这并不是一个后世模范或者说是榜样。总之,白流苏苦心追求的婚姻并不是爱情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偶然战争背景下的侥幸成功。旧时代的女性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后半生托付在男人身上,没有独立的人生观和独立的思考,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女性一开始便满盘皆输。
参考文献
[1]石家旗.《倾城之恋》的爱情观[J].山海经,2019,(07):14-15.
[2][4]張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3]肖楠.从话语权角度分析女性对男性的依赖——以《倾城之恋》白流苏为例[J].知识文库,2019,(17):9-10.
蒋心怡,陈卫,参与本文撰写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