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研究述评

2022-05-30 19:49:47李敏熊喻秦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模型

李敏 熊喻秦

内容摘要:双语词汇加工研究可分为双语表征研究,双语词汇通达研究,双语控制机制研究,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本文针对目前学界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模型,BIA模型以及BIA+模型,对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的发展脉络及主流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双语通达机制研究作为双语表征课题的延伸,着重于探讨动态性的词汇激活加工过程,BIA模型与BIA+模型均支持双语词汇信息的非选择性提取观点。BIA+模型在BIA模型的基础上,将双语加工过程划分为词汇识别系统及任务决策系统两个层面,对双语控制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然而,既有理论模型中仍存在诸多尚未阐明的内容。如,有关双语语言标签的作用机制等课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双语加工 词汇通达 BIA模型 BIA+模型

双语加工研究的主要内容虽可以简略地概括为,是针对双语者理解或产出语言过程中的心理加工机制研究。但具体研究问题远没这么简单,首先,语言加工的心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需要基于语言现象进行合理的推理演绎。其次,双语加工不仅包括存储,激活,提取,切换等一系列复杂的加工机制,且每一个过程都要涉及双语表征关系,双语性质异同等语言结构自身变量,以及双语者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双语加工研究领域的理论观点一直处于百家争鸣似的争议状态。纵观近几十的双语加工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双语加工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是经历了长期探索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就其不同时期所争论的焦点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将双语词汇加工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双语表征研究,双语词汇通达研究,双语控制机制研究。接下去我们将主要针对双语词汇通达研究的主流理论,对双语词汇通达研究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

一.双语词汇通达的提取机制

双语词汇通达研究是在双语表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延伸而来。这一领域研究除讨论双语系统的表征结构与存储特征之外,更为关注的是对词汇信息的激活与提取机制的探讨。词汇通达机制类研究着重于以下几点问题的探讨。首先,词汇提取过程中,双语表征信息是否会得到平行激活。其次,若双语信息同时得到激活,那么非目标语言表征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影响目标语言信息的提取。若会产生影响,那么非目标语言信息的激活所带来的是正向性的促进作用,还是负向性的干扰作用。再者,若双语表征信息同时处于激活状态下,目标词汇信息是怎样被准确选择提取的呢?

有关以上问题目前双语加工学界争论最多的当属双语词汇通达是非特定性提取加工還是定向性提取加工这一内容,并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首先,持特定性提取观点的学者认为,在词汇信息的理解与产出过程中,虽然双语表征信息都处于能够被激活的备选状态,但双语者并不会将其有限的认知资源投入到非目标语言信息的激活或提取当中。也就是说,非目标语言信息并不会参与到目标词汇信息的竞争选择过程当中,自然也不存在双语信息间的交互激活或干扰效应。但如果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特定性提取观点的成立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目标语言与非目标语言需要一个特性鲜明的语言标签,否则双语者将无法分辨哪些是目标语言信息,哪些是非目标语言信息,也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目标激活。但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数双语的信息表征系统都存在着不同表征层面的重合或相似,特别是一些语源相同(如:英语-荷兰语),语言形式相近(如:中文-日语)等双语词汇之间,其语言标签特征并不十分鲜明。并且,在以往的双语研究中,这些双语表征层面上的相似性所带来的同根词效应一直被作为探索双语词汇加工机制的突破口,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

早在90年代初期De Groot & Nas(1991)等研究就发现在双语任务中相比于非同根词而具有表征相似性的同根词,其加工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表现出显著的同根词优势性。这种同根词的促进效应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兴趣,随后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如:产出型的图片命名任务,图片描述任务,理解型的词汇判断任务,阅读条件下的眼动实验范式,掩蔽启动条件下的翻译任务,以及采用ERP等认知神经学手段的实证研究等,对同根词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上实证研究结果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无论在何种语言任务中都表现出恒常性的同根词效应。但随着有关同根词现象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研究们逐渐发现,双语信息能够在音形义不同表征层面出现不同水平的重叠,由其引起的同根词效应也会存在较大差别(Dijkstra et al., 1999)。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字形语义层面上的相似性能够对双语信息加工带来促进效应,而语音相似性则会带来竞争抑制效应(Dijkstra et al., 2010)。而稍加思索我们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字形语义促进效应还是语音抑制效应,究其根本都是由于双语信息的交互激活所产生的外在表现。在关于双语通达机制的学术争论过程中,越来越多实证研究的数据结果都倾向于非特定性提取观点。

支持非特定性提取理论的最具代表性研究当属Dijkstra et al.,(1999)。该研究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对双语视觉词汇认知过程中邻近词数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性讨论,其实验结果发现作为目标词汇的假词具有的字形邻近词数量越多它被判断为真词的概率越高,即便这种字形相似的邻近词是来自于不同语言系统也会产生同样的效应。也就是说在词汇认知过程中,与目标词具有相似字形特征的词汇也同时会被激活,且这种激活无关其语言标签具有显著的跨语言性。 Dijkstra et al., (1999)在此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语交互激活模型(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BIA模型)对词汇系统内部的双语激活过程进行了详细解析。

二.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的理论模型(一)-BIA模型

BIA模型主要是基于视觉词汇的理解加工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关注对以下两点问题的讨论与回答:双语表征信息是共享还是分离,以及双语词汇的通达是选择性的特定语言激活还是非选择性的平行激活。首先,针对第一点问题,BIA模型认为双语间存在一个共享的词汇表征系统,并且BIA模型中进一步将词汇的字形表征细化为图形特征,字母特征,词汇特征,语言节点特征四个层次。双语者在进行词汇信息的理解过程中,首先会对文字的图形特征进行初步识别加工。这一阶段的信息加工是并未达到语言层面的初级加工阶段,因此只要与目标词存在形态相似的信息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并且作为候选项进入下一阶段的信息加工当中。简单来说,词汇加工的初级阶段遵循的是一把抓的量性原则。这些以图形特征相似性为准则而被激活的字符,在下一个阶段被进一步深化识别为带有初步语言特征的字母信息。这些字母信息再进一步被整合加工形成具有完整语言形式的词汇信息。在这一阶段就产生了对激活信息的筛选甄别,这一操作主要是通过调节被激活信息的活性化程度得以实现的。而一系列实验性研究也已证实信息的活性化程度主要受到词频,使用情况,语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回顾以上加工阶段信息的激活与否及激活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与目标词汇相似程度,而并未受到语言标签的强烈影响。也就是说,语言标签在词汇识别的前期阶段并未发挥太大作用,直到进入到词形识别基本完成的后期他才作为一个过滤装置对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的词汇信息进行甄别确定其语言性质。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表明BIA模型对邻近词数量,词频效应,同根词效应等双语现象都具有合理有效的解释。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BIA模型较为着眼于语言结构自身存在的变量,侧重于对不同语言信息所表现出的激活水平差异的解释。但随着双语加工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研究者们发现单纯的从音形义语言结构自身出发,很多实验结果或双语现象并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如,语言任务类型对双语加工的影响BIA模型仍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双语者在进行词汇理解或产出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独立于心理词典之外的认知控制机制呢?由此,很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对语言系统之外的认知控制机制的探讨,近而提出了BIA+模型。

三.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的理论模型(二)-BIA+模型

BIA+模型基于BIA模型的主要理论观点,将双语加工过程划分为词汇识别系统及任务决策系统两个层面,认为双语加工过程是受到语言信息结构内部特征及语言任务相关的加工阶段认知策略等非语言信息变量的影响(Dijkstra et al., 2002; Lam & Dijkstra 2010 )。首先,关于其词汇识别系统的加工机制,BIA+模型同样主张音形义3类表征信息无关其语言特性,共同存储于同一表征结构当中,视觉词汇加工是从字形表征再到语音,语义表征层面的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在信息激活过程中各候选词的激活水平并不受限于其语言标签的影响,而是受到候选词与视觉输入信息的相似程度的影响。在词汇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目标信息还是非目标信息都拥有各自的准备阶段,需要投入一定的认知资源将其从休眠阶段激活至活跃阶段。各语言信息将其从储备阶段激活至活跃阶段所需要的认知资源的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词频,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环境等变量的影响。虽然与输入信息有共性的词汇信息在各个表征水平都会得到平行激活,由于各候选信息在其准备阶段的激活阈值不同,导致各信息的激活水平在最初阶段就存在差异。以上理论观点可以合理解释词频效应(相比于低频词,高频词更容易激活)L2的延迟效应(相比于L1而言,L2信息激活所需时间更长,会发生延迟)等诸多语言现象。其次,关于任务决策系统,BIA+模型在BIA模型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双语加工所涉及的非语言信息变量进行了细化,将其分为Local Language Context,Sentence Context及Global Language Context。

三.总结与展望

综合以上双语加工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双语通达机制研究是在双语表征课题基础上的延伸,着重于探讨动态性的词汇激活加工过程。这一阶段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双语加工过程中,两种语言信息是否会得到平行激活及互相促进或干扰。针对这一话题形成了特定性提取观点及非特定性提取观点两大阵营。相比于特定性提取观点,非选择性提取观点得到了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且 BIA模型的提出也为非选择性提取观点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理论支撑。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单纯的从语言结构特征自身出发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所有实验数据的结果和诸多复杂的双语现象,于是双语研究的重心逐步转向对双语控制机制的探讨。其中较具代表性则为BIA+模型。该模型认为双语加工受到来自语言结构特征及认知加工领域要素等多种变量的影响,认为目标信息的提取都需要通过对非目标语言的抑制操作才能得以完成。此外,BIA+模型当中将双语加工过程划分为词汇识别系统及任务决策系统两个层面,并认为语言节点是隶属于词汇识别系统的部分。然而,在探讨双语信息在被平行激活之后的提取机制这一课题上,语言标签的性质及作用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在既有研究当中,对语言标签的探讨还并不充分,仍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语言标签的性质到底是属于词汇识别系统,还是任务决策系统中的变量,他具体作用于双语加工的哪一个阶段,其作用机制是自下而上的信息激活的集聚还是自上而下的激活抑制,还是存在双向作用。不同双语类型或不同双语结构特征对语言标签的作用机制存在何种影响。语言理解与产出过程中,其语言标签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等等一系列问题仍亟待被探明。

参考文献

[1]De Groot, A.M.B. & Nas G.L.J., Lexical Representation of Cognates and Nonco-gnates in Compound Bilingual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J]. 1991 (30). 90-123.

[2]Dijkstra,T. et al., Recognition of Cognates and Interlingual Homograph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J]. 1999(41).496–518.

[3]Dijkstra,T & Van Heuven, W.J.B.,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 system: From identification to decision: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J]. 2002(5/3).175-197.

[4]Dijkstra,T. et al., A roommate in cream: Morphological family size effects on interlingual homograph recognition: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J]. 2005 (20).7-41.

[5]Dijkstra,T. et al., Sentence context effects in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 Cognate status, sentence language, and semantic constraint: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J].2015(1).1-17.

[6]Lam.,K. & Dijkstra,T., Word repetition, masked orthographic priming, and language switching: bilingual studies and BIA+ sim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J]. 2010(13). 487-503.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外语专项项目(2019WYZX02),项目名称:中日汉字词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形義启动效应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讯作者:熊喻秦)

猜你喜欢
模型
一半模型
一种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本地化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提炼模型 突破难点
函数模型及应用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函数模型及应用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