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的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探索

2022-05-30 15:11罗爱忠陈昌禄李密
大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创新创业

罗爱忠 陈昌禄  李密

[摘 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专业升级改造和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文章在新工科视域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從当前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确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专创融合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希望为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发展助力。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242-03

引言

新工科建设提出了现代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和新任务,在课程体系上强调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发展或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融合。新工科建设更加注重多方协同育人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两个基本问题,众多学者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实践。石艳华[1]以浙江传媒学院培养体育特色主持人才为例探讨了高校与传媒行业多方协同育人的改革实践;刘辉、孙世梅、张智超等[2]探索了安全工程专业开展校院协同育人、政校协同育人、校企协同育人的“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改革实践;张伟、张祥友等[3],张冬雯、张光华、张晓明等[4],程敏、梁旭华、李筱玲等[5]分别探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安全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韩虎、马焕芳、孙成通等[6]基于管理学的人、机、料、法、环理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并深度探究“四创联动”带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机理;修春华、马保东、徐忠印等[7]进行了测绘工程专业产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土建类专业是为了服务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建设而设置的工科类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服务区域建筑现代化为根本遵循,以毕节示范区未来土建行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土建类专业新工科项目建设为抓手,对标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学校服务区域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定位,持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建设符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要求的新工科专业:智能建造专业、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进一步改革传统工科专业,深化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及完善课程体系;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先导,以新工科项目建设为单元主体,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追踪引领土木工程行业新技术、土木工程行业新业态、土木工程行业装配式结构新产业、土木工程行业发展新模式,创新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适应土木工程建设经济、产业需求的高端土建类专业工程科技人才,建成毕节示范区土建类专业新工科培养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助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建筑产业布局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本文将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当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新工科视域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土建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同样要立足这一根本任务,服务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战略决策,切实为区域城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工科”是人才培养的本质,“新”是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取向。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当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十四五”建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部分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在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影响下,土建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激情。但由于当前高校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锻炼不足,使得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系统规划及认识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由于没有相应课程和实践训练支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创业项目的选择缺乏科学的认知,容易陷入主观性臆断,创业失败概率大大增加。综合分析,由于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缺乏投资融资、合同管理、风险分析等知识,当前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面临一些“囧境”。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土建类专业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土建类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与参与度。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缺乏保障

当前高校在对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都不能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保障,教学方法依然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课堂主流;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仍然基于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而构建,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导论等几门课程就以为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就认为对学生进行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完整地将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课程融合。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审计、投资融资、合同与风险等知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度不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体系不够完备等,使得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保障力度略显不足,无法支撑学生创新创业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学校对创新创业环境的构建不到位

教育部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对创新创业做出了明确定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使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当前紧密围绕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结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拓展的学校学科培养意识及创建环境不足,学校还未完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宽度和广度还不足,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全员覆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环境。

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探索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实现求善目标,在自我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发现真理,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实现求真目标。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目标应在求真求善的基础上聚焦于技术的转化,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使得教学在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得以转化为成果。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

(一)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确定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毕业能力素质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路径,通过教育综合改革、知识体系整合、产教融合、现代的反思性介入等手段达到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因此,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立足毕节示范区,建立工程教育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模式,对毕节示范区建筑业转型升级及建筑现代化发挥支撑作用。在校级层面,学校始终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始终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校、政、企联动建设校内、校外、虚拟仿真三维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知识储备、实践训练、项目孵化”为主线,构建连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分层分类、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土建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承,向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同时提供人才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等。基于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目标、以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基础的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思想,我们确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前言理论最先学、生命周期全体验、硬件软件一体化、就业起点高水平。

(二)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构

推进本科教学四个回归,做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初衷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国家建筑现代化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及下设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要求,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责任承诺和决心、领导能力、商机敏感度、风险防控意识、自我依赖与适应能力、创业成功的动机等。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实验、技能实训、专项实习、综合实践的实践课程模块体系,实施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增大实践学分比例,其中实践学分不低于30%,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需在实践中完成并符合要求,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打通第一、第二课堂,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分12学分,其中9学分实行学分积累和兑换制度,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计入学分。在内容体系上包含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技巧等模块内容。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建筑行业对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主要培养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思维理念。在实践实训课程设置上,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实训环节了解土建行业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动力。在实践环节中,结合建筑现代化相关要求,我们将建筑信息化(BIM技术)和智能建造等相关内容融入各个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挑战专业难度与高度。同时为了给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学校针对企业运作、项目运行等需要,开设相应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支撑创业类课程。土建类专业学生逐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相应的创新创业知识,同时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

(三)新工科背景下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

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我们围绕“双创”教育的核心要素和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12345”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中的“1”是指在学校层面建立一个学院,即创新创业学院;“2”是指搭建“两创”平台,即众创空间(学校层次)+创客空间(各学院层次);“3”是指实施三项制度,即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项目制度、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学业导师制;“4”是指贯穿四个阶段,即按照学制设计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一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大学二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实践训练,大学三年级重在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计划的技能训练,大学四年级重在实际创业能力的模拟训练或创业训练;“5”是指坚持五个融入,即课程体系融入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学过程融入创新创业、第二课堂融入创新创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土建行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建筑行业现代化带来了动力,同时也为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对于土建类专业各课程,在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将BIM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以项目驱动为切入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加强BIM技术在土木工程各个行业及岗位的应用探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BIM技术和智能建造技术,寻找适合的创新创业切入点。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学校推动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撰写相应的教材并出版发行,最终形成示范推广效应。

(四)新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教学方法探索

在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土木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及土木工程新技术应用,探索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深入推进“F+S”课程考核改革,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质,逐步推广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同时以“双创”大赛为载体,引导教师和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平台,通过大创项目,促进土建类专业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建筑结构信息设计大赛、全国BIM应用技能大赛、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在校内,通过探索举办建筑模型大赛、建筑施工技能大赛、BIM应用技能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专题竞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探索成立建筑模型协会、BIM技术应用与创新协会、就业创业协会等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或论坛,推动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工作落地。

三、结语

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工程教育的需要,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国家的发展及战略要求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业实践能力的土建类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综合分析及区域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本文在新工科视域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当前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确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专创融合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希望为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发展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石艳华.高校与传媒行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浙江传媒学院培养体育特色主持人才为例[J].传媒评论,2020(9):54-56.

[2] 刘辉,孙世梅,张智超.新工科视域下“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建筑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7):147-149.

[3] 张伟,张祥友.“双引擎立体式”计算机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重庆三峡学院的考察[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0(3):1-8.

[4] 张冬雯,张光华,张晓明,等.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背景下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87-89.

[5] 程敏,梁旭华,李筱玲,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J].山东化工,2020(2):198-199,201.

[6] 韩虎,马焕芳,孙成通,等.基于“四实平台”“四创联动”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9(6):112-118.

[7] 修春华,马保东,徐忠印.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产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111-113.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创新创业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双证制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