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路径创新研究

2022-05-30 10:48潘德斌
格言 2022年9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高中历史

潘德斌

史料实证是一种针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辨,将分辨出的信息进行历史的分析,逐渐地还原历史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史料实证的融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历史的核心素养,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史料,带领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最终在自足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尽情阐述其观点与认识。

“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已经逐渐受到历史老师的重视,慢慢成为当下重点的教学任务。但是,想要将该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就需要历史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善用当下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始出点,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了开展有效的历史课堂,以及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针对“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以下总结:第一,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第二,有助于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形式,都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历史问题以及历史史料,最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史料实证”素养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时,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总而言之,“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历史具有重要的帮助。所以,历史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有效开展“史料实证”素养培育

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历史材料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历史遗迹、历史实物等相关的历史素材。为了有效开展这些内容的教学,老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方法的指引下主动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当下处在网络时代中,逐渐衍生出大量教学APP,学生可以很好地借助资源搜寻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且通过网络有效地进行搜集和筛选;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当地的博物馆以及图书馆搜集相应的历史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对史料进行有效分类和归纳,以便于今后利用。学生还可以将自身搜集的资料进行分享,从而慢慢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比如,在教学《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时,在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预留课前搜集的作业。让学生搜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图片或者文字介绍,搜集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深入了解的过程。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集中展示,并正确引导学生阐述自身对历史资料的想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

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扩宽学生历史视野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帮助。高中历史的教材本身就和初中历史教材有明显不同,初中历史教材具备很多历史知识点,但高中历史的教材针对史料的阐述比较多,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历史老师要转换教学形式,将单一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并且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提供大量的历史素材。老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寻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历史老师交流,慢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最终都是在提升自我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历史课堂教学。

比如,在教学《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前搜集不同时期的地图,通过对地图的对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时空的变化,逐渐明白中国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搜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运动的走势,让学生明白这一时期的变化,并对这一时期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针对这一时期史料的分析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分辨思维,对学生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具有重要的幫助,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老师还可以将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读物带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效延伸,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占据主讲的位置,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所传递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就会对知识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面对这样的现象,老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老师要详细了解教材,并针对教材进行有效划分,可以是课程之间的划分,也可以是单元之间的划分。在划分的过程中将课程以及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勾画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找寻合适贴切的历史资料并进行有效融合。

比如,在教学《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可以以秦朝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朝的农民起义以及秦朝的灭亡为教学内容,从这四点出发找寻合适的历史素材。可以通过教学资料、秦朝书籍、信息技术、教学APP、微博、抖音等方面获取有关秦朝的史料。通过摘选以及结合的形式有效延伸到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或者提问进行详细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所知道的秦朝知识。在丰富教学知识的同时,慢慢加深学生对秦朝知识的理解。

以史料为基础,增加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老师会直接给学生总结本课乃至本章节的教学结论。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将历史知识进行串联,逐渐形成历史学习体系。但是,学生没有亲身进行总结,不能很好了解自身知识的不足,对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可能有负面影响。并且,这些历史的结论大部分都是相关的历史概念,这些枯燥的历史概念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可能有一定阻碍,再加之教学模式古板,使得此类内容更加难懂。为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现象,就需要在针对历史概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史料为教学出发点,在学生理解的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串联,帮助学生加深历史知识记忆。这种教学形式对历史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老师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

比如,在教学《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时,如果老师直接告知学生“大一统”的概念,学生一定处在一知半解中,老师可以利用地图以及史料进行全方面地讲授,逐渐让学生理解两汉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对华夏民族的统一具有巩固作用,也是后续华夏文明可以延绵不断的根本。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好讲解历史的概念,有效帮助其形成“史料实证”素养。

筛选史料,全面地了解历史

想要真正地了解历史需要阅读可信的史料。这就需要在历史学习中进行史料的筛选,从一堆史料中筛选真实、典型的史料。但是,在筛选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需要减少个人对史料的偏见,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联系全文。第二,有效减少碎片史料的出现,逐渐增加史料的准确性。为了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老师要能熟练掌握相关的史料,并将其进行归纳和整理。老师也要熟练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只有以此为基础才可以选出贴合的史料。

比如,在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十六国与北朝之间的民族交融,正确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此时期的政治特征和经济发展,老师需要借助史料进行讲授,可以从《魏书·高祖纪》《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通典·边防典》《宋书·谢灵运传》《旧学纪言》中找寻合适的史料。在找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把控全局,通过史料体现教学的内容。

正确引导,整理和辨析史料

面对学生搜集的史料,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但是在此之前,老师培养学生如何判断史料搜集的实用性,准确告知学生哪些史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再带领学生进行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进行提炼,帮助其后期进行有效学习,进而慢慢提升其历史学习水平。然后再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史料的真实性。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相应的史料,可以详细了解不同时代的思想以及朝代的发展趋势。在辨别的过程中,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帮其分辨史料的真实性。比如,搜集中國传统思想,可以辅助学生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以及思想进行分辨,从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获取更多历史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比如,在教学《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隋唐、五代十国的史料,并在课堂的教学中展示,并且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史料进行串联。此外,还可以借助小组的形式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进行过多干预,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达。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该时期社会、思想方面的变化以及重要成就,使学生理解封建王朝的兴衰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对史料实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高素质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慢慢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考证,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同时,老师要真正意识到史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整理,并且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史学论文、史学书籍等方面资料的阅读。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史料高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