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02:20祝小鹏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祝小鹏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步伐,保证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对教学工作始终保持较高的期待。教师应明确“游戏化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等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游戏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产物,可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新形势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前,数学教师要对应用“游戲化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据此规范开展工作,从而确保“游戏化教学”发挥出实用价值,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进而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明确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因此,教师要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材对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要求,将该要求融入游戏设计,确保游戏教学的目标符合教学要求,保证课堂教学目标与游戏目标高度一致。此外,教师还要明确游戏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为了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而随意调整教学方案,将数学教学过度娱乐化。

(二)提升趣味性

“游戏化教学”最显著的特质就是鲜明的趣味性,教师要遵守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原则,满足“游戏化教学”的要求。“游戏化教学”中提升趣味性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时,要不断变换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另外,教师在变换游戏教学形式时,不能盲目使用新颖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而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使用不同的游戏教学形式时学生的反应,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评估判断,科学地选择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三)遵守纪律

遵守纪律是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不只是坐在座位上学习相关知识,在做游戏时还会离开座位,这样才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但是,在做游戏时如果缺乏教师有效的监管,学生就容易沉溺于游戏的娱乐性中,导致学生仅仅记住游戏的内容与形式,而忘记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此外,学生在混乱的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受伤,对课堂及学生个人均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遵守纪律性原则,确保相关游戏在严格的纪律下开展,明确游戏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要求学生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使游戏始终处于为知识教学服务的状态。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明确“游戏化教学”要遵守的原则后,数学教师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以保证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游戏化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开展游戏教学

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开展游戏教学,以确保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具体而言,首先,在开展游戏教学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及教材的教学要求进行分析,充分认识二者对数学课堂的要求,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控制在教材知识的教学中,合理控制游戏教学所占的比重,以保证“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

(二)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并保证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游戏,确保游戏符合学生的期待,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将教材内容融入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吸收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三)重视互动游戏,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明确“游戏化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更要明确“游戏化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以科学的“游戏化教学”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游戏中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开展互动游戏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进行分组,确保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提出“几元相加得出十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组合方案,通过团队合作提升答案的全面性,帮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四)差异化游戏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不同,想要进一步提升“游戏化教学”的质量,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游戏化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情况及心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发展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内容。比如,当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时,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较高、难度较低的游戏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五)重视课外游戏,扩展活动空间

“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存在于课堂中,也可以存在于课外,在课外形成广阔的活动空间,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游戏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是不固定的,任何游戏活动都可以成为知识教学活动,教师要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相机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以“玩”促学,以“玩”促思。其次,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预习及复习中,以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最后,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材预习或复习资料设计成网络游戏的形式供学生“玩”,这样既能降低学生在课下玩娱乐性游戏的频率,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

例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数字放在网格内,要求学生按照顺序点击这些数字,并限制学生一局游戏可以复活的次数。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及好胜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时,应对“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明确使用该模式时需要遵循的目标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纪律性原则,保证“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水平,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开展“游戏化教学”,并增强学生在游戏中的互动,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怀媛.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智力,2020(31):35-36.

[2]李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51):192-193.

[3]张军芳.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新课程,2021(7):197.(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东城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