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琪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究其本质来说,阅读是一种情感化的学习活动,读而有所思、有所感。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宽松的阅读交流空间,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多元解读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和写,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读、鉴赏以及联想的一系列活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利用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更要求学生掌握并熟练地运用语文的人文性,那就是读有所感。笔者认为,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情感丰富,思维跳跃,多元化的解读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发掘和培养,真正做到育人成才。
一.当下语文课堂中教与学的现状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模式化,学生学习目标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低下;社会的高速度发展,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等造成了快餐式阅读环境。在许多课堂中看似合作讨论,其实最后得出的结论出奇的一致。上课没有新意,各个学校各个年级老师往往共用一个模板教学,而往往创新式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的理解角度被排斥在参考准绳与高分之外。大家都是“优秀教师”用着“模范教法”,却不是个性、创新、课程建设之人。而以上问题主要带来的有以下几个弊病:
1.阅读的功利性导致阅读理解单一化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1]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思维逐步模式化、学习逐步利益化。“能力”二字由各种知识能力的多元组合异化为一种指向单一性的“模仿学习。”“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2]“教学目标不是记忆、感受、解释和运用这些表述学习对象的文字,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字去记忆、感受、解释、运用它们所指称的学习对象”[3]上课过程常常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过程,学生的阅读往往是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带思考的朗读,停留于文字表面未进行有深度的探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这句话本意是语文教本是经典性、艺术性的文学典范,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语文课本的阅读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分析鉴赏、深入探究的多元化思维,使学生在脱离课堂和教师后还能进行高标准的自我学习和文章解读。在如今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乃是小模块划分加上机械性记忆,教师也逐渐迷失在各大参考资料中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2.缺乏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导致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足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4]语文课堂乏味、枯燥,学生无法体验情感共鸣,自然也就无法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意识淡薄,基本上只与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打交道。积累的语文常识和相关底蕴较少,遇到的文章类型单一,常常很难去理解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样去阅读。学生经常不会抓中心思想、不会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产生联系,只是简单地停留于表层。往往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学生在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总结的时候并不是一种自我抒发式的表达,而是去原文中找相关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复述。这样可能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老师想要引导的方向、与参考答案趋近一致,但是少了一种自我思考后的情感抒发。在初中生的阅读答题模式和答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形容词和答题模板在反复使用,其知识储备量不够,语言能力缺乏。
由于以上等相关因素造成了当下初中语文阅读中的种种弊病,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思考方式和角度的单一化,最终导致了语文课堂无趣无味,学习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理应了解多元化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多元解读的重要性
(一)多元解读的定义
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一书中对解读的定义是:“解读就是深层解析、解密,要把潜在的密码由隐性变为显性,化为有序的话语,是需要微观的原创性的,这恰恰是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核心。”[5]多元解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性的理念,对中学生来说应培养其“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6]虽说对多元解读尚未有明确定义,但从这一阶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我们可以将多元解读大致概括为,创造阅读交流平台,重视和珍惜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的心灵体验,激发其灵活丰富的思考能力。
(二)多元解读的意义
1.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经历都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解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7]每个人生来有情有欲,在生长的环境和父母的教导之下获取所独有的知识以及对于事物的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指向了我们需要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多意性正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代根据自身独有的见解进行自我分析而产生的。就好比《伤仲永》一课,老师授课完让学生谈一谈“从伤仲永悲剧的联想”,有的学生谈及这种父亲很可悲,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教育方式应当转变;有的学生说起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进而延伸到学习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想法都没有错误,不同在于出发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方式以及独有的生活情感经历要求我们尊重和理解差异性。
2.文本体裁、题材的多样性
文章的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其分析和鉴赏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郑桂华谈及“一般来说,诗歌语言的着力点在词语——推敲词语,散文语言的着力点在句子——锤炼句子,小说的着力点更多在谋篇——结构全篇。”[8]所以往往当我们谈论一首诗词时常常会去抓意象:例如思乡、念亲类中的月;离别、不舍中的柳和长亭;品性高洁中的梅兰竹菊等。不同的意象蕴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同主题,也就大致奠定了一首诗词的基调。而当我们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常常是与事实或者一种辩证的思维联系在一起的,在叶圣陶先生的《怎样写作》一书中谈到“原来说话、作文都以求诚为归,而议论又专务发见事实、真理的真际,则议论的目标只在求诚,自是当然的事,”[9]如果说学习诗词是一种感性的认知,那么学习议论文就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从文本的多样性出发,需要学生具有多种阅读思考的模式,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理解。
3.文章内涵及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说:“隐也者,文之多重旨也。”[10]文学作品之所以底蕴高深、历久弥新,引得无数文人墨客阅读深究,并得到多种解读与其融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阅读并不是读者直接逐句领会文章字面意思,而是读者从个人角度情感角度去领会。文章的无限内涵隐藏于读者的无限解读与想象中。就好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解答“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和“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时往往谈及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失意,但是《解读语文》这本书中更倾向于把“自由”理解为一种伦理上的自由,在文中谈及一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朱自清一人身上,所以才想要暂且摆脱了妻子儿子获得短时的喘息。你看,对于一篇文章中“自由”的内涵都能被分别解读为政治性或是伦理性,那我们又怎么能简单的按照一种标准去定义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的对与错呢。
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有时候来自特定的环境、对于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者和读者本人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就拿《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来说,她虽然敏感多疑整日忧愁,但是在封建社会下是一个有着自我追求的女子,当人人都力劝贾宝玉考取功名之时,她并不为伍,有一种不走寻常向往自由的意气所在。有人厌弃她的性格缺点却也有人敬佩她思想的先进性。又好比鲁迅笔下的闰土,少年时的恣意和成年后的唯唯诺诺,不同时期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一枚硬币都具有两面性更何况是富有灵魂的人物呢。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主张知识是一种动态、批判、情景的表征,文本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情境中学习者在已有经验起点上生长的新经验是互动和发现的认识,有独立思维生成。[1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交替,在自我选择和加工中诞生的。文章是作者将情感、事件或者观点用语言文字进行的书面表达,而阅读正是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的活动。就拿重庆市第六届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初中组第九号老师在授《最后一课》来说,该老师并没有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是一篇表达作者爱国之情的文章,而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找出能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从害怕、诧异到懊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作者究竟为何会有这些感情的变化?一步一步的走进课文寻找线索,原来是普法战争失败,这是沦陷区最后一堂母语课,那么作者这些情感变化的根因也就浮出水面,一种强烈的不舍和爱国之情直击人心。逐步揭秘更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循序渐进的深入文章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建构化的阅读学习促进学生独立的去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也不断促进教师去吸收关于文章的不同看法,为深入探究文本进行更好预设奠定了基础。
多元解读是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是促进思维碰撞的推动器。实施多元解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并不断的提高个人教学素质。
三.初中语文多元解读的方法
1.立足于学情,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元平台
教学活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和有话能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12]何为对话,对话是双向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输入或输出。”德国伊瑟尔在《阅读过程中的现象学研究》中指出:“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13]多元解读的空间是开放民主的,只要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正常、健康、向上的教师就应当尊重和珍视学生的想法。就像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第一中学,田秀老师《爱莲说》的公开课中,老师以“莲,我最欣赏你_____,因为_____”的句式,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同学回答出“莲,我最欣赏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因为中间通,外部直;不牵蔓不分枝,体现了你为人正派,待人耿直。”时,田老师借用《论语》中的“党而不群”进一步解释了莲的中通和不蔓不枝;而当另一个同学表达出“莲,我最欣赏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最能体现出你令人尊重而不轻薄的品质”时,田老师再次结合《论语》中的“君子不重,则不威”进行延伸解释莲为何是花中君子。初中学生身心尚处在发展阶段,知识基础薄弱,教师不能一味的放任学生自学自读进行自我建构,学生常常会陷入误区,以自我为中心去学习,抓不到重難点,从这堂公开课我们可以看出,田老师在掌握本班学情的情况下对课文进行预设,设计了让学生表达想法的句式,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生成。
2.立足于文本
脱离文本的解读是滥读。解读之所以为解读,是先了解再进行鉴赏想象。在深究一篇文章时我们应该先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经历。每个时代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如果无法了解将会产生一种误读。九年级上册课文《我用残损的手掌》创作于抗日战争中段,是戴望舒在被关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后发表的抒发爱国之情的诗歌。许多学生在未了解创作背景之下读这篇诗歌,常常只是简单地停留于表面,未能对诗歌中的一些词进行深度的解剖,教师也很容易忽略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将课文上成思想政治课。作者在本首诗中将以手为主的触觉与其他感官连接起来,带着读者穿越时空去感受当时国家面对侵略时各地的概况。“微凉、彻骨”等词展现了作者不尽的恨与悲凉但读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时,又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温柔与爱意。像这种情感细致的通感手法用片段化的知识点死记硬背是永远无法掌握的。
3.立足于自身,提高教学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学习要求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语文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仅包含语言文字、历史知识还有许多地理物理常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多方面学习发展,要学会挖掘和整合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整合有经济性、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开放性等原则。其中开放性原则对教师要求颇高,促进教师要紧跟相关语文科学性研究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社会生活资源,打开学生学习的视野。
在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之际,有的教师单单只是进行文本分析,而有的教师会将另一篇秋天的散文《济南的秋天》拿来进行比较性阅读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不同作者笔下不同的写作风格,而且能更加的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文章时的情感状态。又好比在初三下学习《变色龙》之际,教师可以将运用相关讽刺手法的小说节选片段让学生阅读感受,品味讽刺手法对凸显人物性格与描写社会事实的独到妙处。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就不会进行相关的联想。
多元解读的实施可能会存在各种突发状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有意引导并且能够及时地运用教育机智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养成一种乐于思考,敢于发言的习惯。笔者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在于揭示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的单一性思维弊病,探究多元解读的重要性,并联系多方面因素提出实施多元解读的教学方法。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到多元解读的重要性,不断地改进教育和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2]叶澜.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9(21):86-90.
[3][8]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页、第52页.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3.
[5]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M].合肥:黄山书社,2017年,第8页.
[7][9]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页,第24页.
[10]刘勰.转引自王远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J].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59.
[11]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3]孙明生.孙明生巧用模糊审美培养创新能力红河学院学报[N],200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