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滢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初步发展。在此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的高质量的习作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目前许多语文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运用习作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参与习作课的情况,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关注较少。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教育形式,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生活情境,创新习作教学
当学习不同的习作知识时,小学生往往更喜欢借助个人真实生活经验来进行有效的知识理解。那么相应的习作情境的构建对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以生活为基础的习作情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习作内容与个人真实生活的具体关系,从而学会理解理论课堂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加深对习作内容的理解。其次,在不同的习作环境下,语文课程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针对不同的习作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改变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枯燥的问题,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以笔者的习作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为了有效提高本课习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中进行自由讨论和习作活动,因为这种形式只会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习作思路,无论是讨论的内容还是最终的习作结果都毫无意义。然后,在习作开始之前,我将首先向学生展示我们周围美丽风景的照片。无论是春天校园里的花朵,夏天校园里奔跑的小猫,秋天校园里的落叶,还是冬天学校里的松柏和雪,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触摸到的美丽风景。然后,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我心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并要求不同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习作,及时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思维,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素养,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新习作教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结合已成为推动习作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习作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更注重向学生讲解不同的习作知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片段式习作习作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一问题导致整个习作课堂气氛沉闷,理论习作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增强习作课程内容的直观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奇妙的想象》课程的习作活动时,由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必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在这个过程中以直观的习作内容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这个习作课程的过程中,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些科幻动画片段,比如《木偶奇遇记》《爱丽丝与疯帽子》《小王子》等等。首先應用视听化得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想象那些自己梦想中的奇妙生活。然后在学生讨论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知识习作。通过这种形式的习作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本表达能力的发展,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开展课堂实践,创新习作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设计习作内容。良好的习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习作实践活动的关注有限,导致学生习作实践能力的缺乏。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习作实践能力。
以笔者的习作教学活动为例,为了提高习作活动的兴趣,我在本课程中向学生讲解了不同的童话故事。以《皇帝的新衣》为例,我组织学生续写故事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表演活动。通过这种课程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习作课程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结语
总之,习作教学活动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通过构建不同的课堂情境和信息化的课堂内容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习作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个人习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苍黎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外语文,2022(01):134-136.
[2]傅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基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J].清风,202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