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红香
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初中是学生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做好正确和有效的教学工作,用灵活变通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本文将从三方面说明老师怎样对学生作出恰当的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地位,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地位;有效引导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应试教育”是目前我国的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标准化的教育方法,确实提高了国民平均知识水平,但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其做的是共性的事情,无法因材施教,无法达到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压力之下,学生教师都以提高语文试卷分数,进入优秀高中为己任。为了应付考试,教师负责将课本知识全盘脱出,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是否能够接收;学生则只是将课本知识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做到有效引导。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教育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非常重要。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发挥主体,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要突破以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收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以往的的教学模式中,课堂节奏把握在老师手中,老师传授知识,讲解考点,而学生则要记好笔记,全盘接受,消化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记住,不能合理的去利用这些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进行分组教学。在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小组成员一起探讨文章的主旨与思想内容,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讲述本组成员探讨的内容,之后要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老师要进行总体的评价与鼓励,对于正确的观点要进行重点表扬,对于错误的观点也要给予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文章内容的讲解之后,可以将文章内容设置成为题目,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提问,这样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习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的教学方式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氛围会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学习趣味也会大大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这种的引导方法容易被学员接受,同时这也不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滿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发展创新,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时,教师不应只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考点、背诵文章,这样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降低了教学质量。教师在这篇文章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这是老舍先生在伦敦教学六年之后,回到祖国创作的文章。英国的雾气使老舍先生印象深刻,来到济南后,不同的气候让老舍先生有不同的感受,于是将济南冬天的特色描述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文章的教学时,也可以通过播放济南冬天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冬天的济南。这样将视频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的理解文章内容。
由于学习环境与学习能力的不同,每位学生对同一文章的理解也就不同,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写作文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写作习惯,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好,在写作文时,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但是语言的优美性有所欠缺;而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突出,但在描述文章主题思想时会有所欠缺,老师针对学生这些特性,老师应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不同问题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如逻辑好的同学要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美化自己的文字语言;文采好的同学要训练自己的条理性,准确把握创作主旨。然后让不同问题的同学加强交流,分型学习心得,意识到不足之处,这样双方就可以共同进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转换师生角色
所谓转换角色,就是学生老师转换身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为大家讲解知识点,老师则倾听学生的看法与见解。教学模式改变之后,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因为学生要负责向大家讲解知识,所以就需要提前预习课文,并且还要熟悉知识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而老师转换身份变为倾听者,则可以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所在,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在日后找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时,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收学习知识,可以突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换成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问题,然后双方进行探讨研究。这样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正。教学方式改变之后,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拉进了与学生之间地距离,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导心态。
综上所述,语文是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人与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语文学习,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和学生进行平等亲切的语言沟通,如此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体会语文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1]吕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引导[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4):13-14+16.
[2]郭萍.掌握引导路径 驾驭精彩课堂——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8(01):63-65.
[3]俞萍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作为初探——由一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1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