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教育背景下,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开展初中历史知识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逐渐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初中阶段的历史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还有利于使学生以史为鉴,深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情境化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切实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信息技术;可视化;问题导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常言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恰恰说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往往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知识讲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只会觉得沉闷、死板,而不会感受到趣味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当从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树立情境化教学的理念,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体验感为基础,将情境化教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契合历史的教学情境
情境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契合历史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代入感。历史学科有其固有的特点,即通过大量的文字内容勾勒出或宏大、或细微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历史的面貌,这就为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创设情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学习实践,切身体会文字中蕴含的历史内容。
例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时,这节课的历史知识点围绕着秦统一中国的历程、措施、意义等展开,对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具有促进作用。本着“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契合历史的教学情境”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关键历史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探索,并且要求学生树立体系化思维,将在此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与事件进行强化记忆,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一种走进历史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获得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运用,还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知识内容,便于引导学生树立体系化、全局化的历史观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视听结合、图文结合的教学优势,更可以将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这节课的知识点围绕着大一统王朝的延续与巩固展开,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本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汉武大帝》中的片段,将学生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调动了起来,引导学生在直观化的环境中了解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匈大战”等历史事件。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了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所做的努力进行交流讨论,在互学互鉴中深化了学生对这节课历史知识点的认知。
三、优化问题导入,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情境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运用,同样离不开问题式课前导入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将历史知识点嵌入学生的脑海中,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激发出来。常言道:“良好的课前导入可以为整堂课奠定基调,并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切实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优化问题式课前导入,为学生设置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教材内容之中,将情境化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这节课的历史知识点围绕着三国时期的事件而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优化问题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理念,我采用语言引入式的方式,开展了课前导入环节,即“大家对三国肯定不陌生,听说过‘三顾茅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那么在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还包含着哪些历史文化知识呢?经过学习,你们就会知道。”受此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我还利用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采用图文结合、情景交融的优势,为学生调动探索积极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开展情境化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必然需求。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基础、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充分提高为根本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糜又生.初中歷史情境教学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14)
[2]吴霞.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