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青
摘要: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的德育工作进行创新改进,提高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助力于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德育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德育
实施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身心健康成长[1]。以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德育方式较为固定,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体会教育的目的,再加上互联网发展也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下,既要有效利用利用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同时也要重视网络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影响,促进学生能够正确认知网络,有效借助网络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运用网络资源,有效讲解德育知识
以往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主要通过口头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德育知识,或利用日常观察教导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变,但这种德育教育方法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2]。而运用网络资源,根据德育要求开展相应的知识讲解和思想引导,可降低学习难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针对“疫情”防护主题班会来说,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自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班会学习交流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为他人及社会添麻烦,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在班会开展前,班主任可通过上网搜集下载与“疫情”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了解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将其整理制作成PPT课件或短视频。在开班会时,班主任可通过在多媒体上展示制作或链接的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谈谈感受。通过学生的发言,能够了解学生感受到疫情的可怕、危险,也能感受到疫情期间家人、陌生人以及社会的温情,尤其是学生在看到疫情工作人员舍己为人,坚持奋斗在一线等场景后都十分感动。相比教师口述来说,视频更能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引发学生共鸣的情况下,班主任可顺势对新冠疫情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从而懂得在日常既要自我防护,也要积极配合家长、社区等工作开展。除此,班主任还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疫情期间,自己能为他人或国家做哪些小事情?通过讨论表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知识道理和情感体验。班主任还可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些地区小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以达到激励班级学生、有效落实德育的效果,真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二、建立班级网站,共建和谐班级环境
班主任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设班级网站,或依托学校所建立的校园网站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以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学生[3]。针对网站来说,班主任主要需加强做好对以下几点内容。①班主任可将一些关于“德育”的文章、真实事件等以图文结合或视频的方式上传至网站,鼓励学生浏览观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②班主任可将一些新闻事件或具有意义的学生生活事件发布在网站上,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常识、关心社会,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③班主任可将学校所举办的相关活动或通知发布在网站上,提高学生了解的实效性和集中性,且设置互动功能,学生可通过留言讨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④利用网站开设心理咨询室功能板块,学生可匿名投递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情绪,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也应通过匿名的方式给予学生相应的安慰和解答,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学习与生活。⑤在线下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设置班级学习目标、好人好事专栏、优秀之星评比等,并将这些转化为数字资源上传至网站公告栏板块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班级和同学,学会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同时激励自身不断努力,以实现班级学生学习发展的良性竞争。
三、借助网络资源,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课本所涉及的德育知识及班主任所了解的德育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德育知识,并在网络环境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上网意识,以更好地落实德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首先,班主任可根据德育工作要求,收集网络资源,制作成相关微课视频,在课前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较短,可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针对性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提升[4]。其次,班主任也应针对网络安全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以“网络利弊”开展主题辩论赛、以“网络安全”结合学生所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联合开展网络安全操作比赛等,将德育知识有机融入各类活动,让学生既能通过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提高能力水平,又能在活动中了解德育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和他人。
四、利用网络载体,优化家校合作效果
班级管理及德育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提高合作力度,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推力和保障。第一,班主任可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以建立家长群、创建公众号等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合适的教育方案。第二,班主任也可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及时将班级或学校开展的活动情况、相关教育信息等内容或图片发送给家长,便于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相关情况,提高家校的互动性。这样,不仅可促进家长在日常多与学生沟通,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德育活动,优化家校合作效果,还更利于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結语: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度,并基于网络环境,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对现有的德育工作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促进学生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红晨.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究与实践[J]. 神州,2019(25):143.
[2] 伍尚林.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究与实践[J]. 师道·教研,2020(6):141.
[3] 李金婷. 探讨如何拓展小学德育网络新阵地[J]. 读与写,2021,18(19):53.
[4] 肖美玲. 网络环境下的班级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究与实践[J]. 文渊(小学版),20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