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加工贸易行业以其实体经济、技术操作、人力密集型等特点,长期以来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先选择。高职人才具备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能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和学校培养角度看,对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对这些偏差的研究,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又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发展。本文在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重要性绩效分析(IPA)的方法,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企业和高职院校对高职人才的能力需求。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人才;职业能力
本文索引:宾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求的人才职业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商论,2022(09):-16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5(a)--06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珠三角九市,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后成立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根源是要推进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粤港澳大湾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2019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7.14万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2.3万亿元,占比32.2%[2]。香港地区作为广东省最主要的进出口地区[3],也是整个大湾区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主要对象。大湾区的珠三角九市外贸构成中加工贸易仍然是主力,其中部分城市如东莞、惠州等加工贸易的比重占到了外贸总额的40%以上。所以说,加工贸易既是大湾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湾区领先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然而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盛、国际资本逐步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不管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层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很多专家从政府、产业等宏观层面探讨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都为我们思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然而,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除了在宏观层面有理论指导外,在微观层面也应当有更多具备实操性的研究。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中国政府强调中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加工贸易行业以其实体经济、技术操作、人力密集型等特点,长期以来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先选择。高职人才具备的职业能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和学校培养角度看,对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对这些偏差的研究,既有利于高職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又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逐步从来料加工向进料加工,再向自主品牌企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资本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再向知识、技术型产业发展。这一发展进程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整体路径,此路径多位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强盈利能力和竞争主动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式是多重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指出,要推动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有学者共同认知的都是需要依赖技术研发和创新,除此之外,影响因素仍有许多。李国英、陆善勇(2019)认为要以梯次化布局构建综合优势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4]。宋勇超、徐东燕(2019)认为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5]。黄建忠等(2017)认为要借助互联网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6]。对于人力资源要素方面的研究,夏丽萍(2018)认为要建立加工贸易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实行专需人才联合定向培养,但是总体研究范例较少[7]。在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式更多是从宏观政策、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总体、全局方面,对微观着手的调查研究较少,例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的人才需求角度。
1.2 职业能力
关于职业能力及人才需求的研究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为此贡献了研究成果。按照研究导向的类别,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学者致力于职业能力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厘清职业能力这一概念,势必影响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德国社会学家D.Mertens(1974)最早开始关键职业能力的研究,定义了关键技能,这种关键能力理论对我国职教发展有重要的影响[8]。赵志群(2008)认为大家对职业能力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而在一系列教育部重要文件中,强调了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9]。徐国庆(2010)从职教课程目标的现实化、组织的职业化、内容的专业化、过程的工业化四个角度,论证了需要基于行动的观点现实理解职业能力[10]。
第二种是学者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解释职业能力的概念,开始关注职业领域(domain),进行职业能力评价与测试。2000年初,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开始联合其他欧洲国家对职业领域进行资格分析,建立职业能力模型与测评模型[11],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测评研究,通过对教育效果的监控,促进职业教育学生、教学、学校和体系的发展。周瑛仪、赵志群(2015)测评ASCOT职业能力模型,该模型将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认知能力、跨职业的相关工作能力和职业专业能力,认为该模型很难完全测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职业能力,还难以起到大规模能力测评的诊断、监控和反馈作用[12]。何兴国等(2016)运用COMET三维能力结构模型对重庆市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学生职业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实习企业相关因素、学生专业承诺、学校重点级别等对学生职业能力有影响作用[13]。赵志群、黄方慧(2019)认为行动导向的测评方法Kasseler能力分类模型法,按照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建立能力分类体系,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用于小范围组织内部诊断,但很难对常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测评,更无法普适化处理[14]。
第三种研究除了关注职业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学生和教师,开始把企业的需求、区域产业的独特性纳入重要的考量范围。米衣军、李琳琳(2011)对石家庄2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突出表现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模糊,自我分析和定位能力、专业实践技能、职场理解与交流技能欠缺等方面[15]。王晓玉、金诺(2016)对企业、学生和教师对经管类人才需求标准的认知差距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从协调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包含的题项来看,感知与企业和学生的差距较大,但三个主体均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16]。廖葱葱(2017)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的职业会计师、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家长和会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认为高职要加大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法律法规应用能力、软件使用能力,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17]。李政、胡中锋(2018)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企业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确定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创新开拓、职业素养四维度能力结构,发现创新开拓与企业所在城市经济水平显著相关,跨文化交际与企业主营业务所在国家区域显著相关[18]。
2 研究方法
2.1 重要性绩效分析
重要性绩效分析(IPA)起先运用于营销领域,是分析顾客对产品和服务重要性和绩效的感知,从而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途径,后成为一种流行的管理工具,可以运用于不同行业,发现不同类型的优缺点。本文采用IPA方法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企业和高职院校对高职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两者的共同点找出企业和院校共同感兴趣的职业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培养。从两者的差异性着手探索,为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高职人才更好地融入企业,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般情况下,重要性绩效分析是将调研得来的数据绘制在矩阵上进行分析,矩阵中的X轴代表调查人对研究项目认为的表现情况,Y轴代表调查人对研究项目认为的重要程度。矩阵通常分为四个象限(见图1),其中位于象限Ⅰ中的代表调查人认为这一象限的内容对其很重要,而且做得很不错,该象限内容属于应该继续保持的;位于象限Ⅱ中的代表调查人认为该内容对其很重要,但是做得不够好,是亟需改进的;位于象限Ⅲ中的代表是需要改进的,但是其重要性低于象限Ⅱ中的内容;位于象限Ⅳ中的代表调查人认为该内容重要性不高,但是表现较好,说明投入的资源错位,可以将该部分资源转移到更需要的地方。
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采用十字分隔象限的方法较为简单,各象限位置固定单一,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Bacon(2003)推荐了一种“对角线模型”(见图2),用对角线分隔优先级不同的象限,对角线的中心交叉点由调查数据的均值确定,这样更改的好处在于不刻板地拘泥于四个等分的固定象限,而是由调查数据确定,每一次不同的研究得出的调查数据不同,象限划分位置会随实际情况发生改变,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的实际情况。
2.2 重要性绩效项目
文献表明,对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类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得出了不同的职业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很多存在交叉重叠,部分具备特异性。通过汇总多篇有关职业能力和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文献,并按照每个指标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这些职业能力可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然而,此前对职业能力的研究均是建立在泛职业背景下的,对粤港澳大湾区转型升级背景下所需的职业能力存在整体上的联系,但针对性不强,对帮助研究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贴近研究内容,从市场导向理论出发,通过走访了解的形式,对粤港澳大湾区17家加工贸易企业或已成功转型升级的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以企业管理者或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为主,深入调查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15项具体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创新思维、商务外语、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产品设计、海关政策、市场调研、进出口业务、统计分析、外贸单证、国际结算、商务谈判、国际货运、电子商务、国际商法。
对文献研究的27种职业能力和企业认为需要的15种职业能力进行归并,共有42种职业能力,项目较多且内容存在重叠。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根据能力性质将内容同质化的职业能力进行合并,对文献研究确定的内容过于宽泛的职业能力进行精简,最终确定22种职业能力进行重要性绩效分析,分别是责任感、工作态度、诚实、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商务外语、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产品设计、海关政策、进出口业务、电子商务、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 数据采集
本文的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对学校和企业认为的22种职业能力重要程度分别用“非常重要”“很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打分,对表现情况分别用“非常好”“很好”“一般”“不好”“很不好”打分。问卷以网络调查形式开展,针对企业受访者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加工贸易企业或已转型升级的相关企业的职员,学校受访者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高职院校教师。调查共收到问卷2324份,其中企业受访者1311份,学校受访者1013份,有效数据问卷2035份,企业受访者1137份,学校受访者898份。
3.2 数据背景分析
3.2.1 企业数据分析
对企业受访者的1137份有效数据问卷进行分析,按照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限、工作年限、工作岗位5个方面划分背景层次。参加调研的公司所有制中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基本相当(41.1%、40.2%);企业规模大多数为300~2000人的中型企业(45.3%);企业成立年限10~15年的占比最大(53.1%),年轻的企业较少。从调研的企业情况看,加工贸易外资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21世纪初期为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黄金期、近年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滞后的整体情况基本相符,因此调查结果更有利于贴近现实情况。个人方面,在企业年限5~10年(62.4%),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企业认知,对最终结果有较好的正向帮助。工作岗位为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办公室类)的占51.2%,该部分受访者所处岗位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对企业发展也能有更长远的认知,最終调研数据更符合研究所需。
3.2.2 学校数据分析
对学校教师的898份有效数据问卷进行分析,按照性别、年龄、所教专业、执教时间4个方面划分背景层次。参加调查的教师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8.2%和51.8%,比例适中;教师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5~45岁(60.6%),属于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教师所教专业中经济贸易类和外语类专业比例基本相当(23.7%和22.9%),工商管理类专业次之(19.6%),这些专业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联系较紧密,对本文的认知比较深入;执教时间10~20年的占大多数(56.3%),这部分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对产学互动和校企合作有较多认知,调研数据更有利于研究。
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为保证所研究内容的数据分析能够正常进行,使用SPSS19.0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在将原始数据中明显无效数据剔除后,企业问卷克朗巴哈(Cronbach Reliability Alpha)信度系数为0.984,学校问卷信度系数为0.987,均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可以取信。对问卷进行KMO采样充足性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其中企业问卷KMO值为0.921,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学校问卷KMO值为0.922,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
4 IPA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4.1 总体情况分析
4.1.1 表现和重要性的差异分析
对企业和学校两套调研数据合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明确项目表现和重要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即sig.<0.05。同时,将项目按照其重要性和表现的均值差进行排序,可以较清楚地发现各项目在企业和学校共同认知中的地位。
从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分析(见表2),所有项目sig.值均为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前期文献研究和企业走访综合研判共同得出的重要性绩效项目是有效的,对企业和学校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从项目表现和重要性差值看,均为负数,说明各项目对企业和学校来说,在表现方面均比重要性要低,各方面還需要进一步努力。在表现和重要性之间,均值差最大的前5个项目依次为商务外语、创新思维、工作态度、学习能力、电子商务。
4.1.2 IPA分析
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共同数据,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高职人才能力方面表现的总体均值为4.00,重要性的总体均值为4.12,因此重要性(横坐标)和实际感知程度( 纵坐标) 的交叉点定位于(4.00,4.12)处,由此形成了IPA 图的4 个象限,如图3所示。
从IPA映射图可以看出,有10个项目均位于区域Ⅱ中,认为是亟需改进的,占据所有项目的将近一半,这与研究预期是相符合的。有5个项目位于区域Ⅰ中,是比较重视且表现也好,但是其中项目2、13、15代表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在表现和重要性差异分析中位于差值前5项,在对企业和学校数据进行IPA对比分析中值得关注。另有2个项目位于重要性较低且表现不如意的区域Ⅲ,4个项目位于重要性较低而表现较好的区域Ⅳ。
4.2 企业和学校情况对比分析
4.2.1 企业和学校在表现和重要性方面的差异分析
对企业和学校调研数据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同步对两者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对于企业而言,认为重要性和表现的差距最大的5项分别是技术研发、海关政策、创新思维、商务外语、团队合作精神;而学校认为差距最大的5项分别是商务外语、电子商务、学习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两者之间的认知存在部分相似性,如商务外语,但更多的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企业排序靠前的技术研发、海关政策、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在学校认知中分别排序13、16、6、10;而学校排序靠前的电子商务、学习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在企业认知中分别排序15、10、6、13。同时,对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企业和学校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重要性和表现的差距均在最小的5项之中。
4.2.2 企业和学校IPA映射差异分析
根据企业和学校不同的调研数据,由两者各自的均值确定其交叉点,分别绘制企业和学校的IPA映射图。
从企业和学校IPA映射情况看,其中映射区域保持一致的分别是1、3、6、10、13、16、17、18、20项目,企业最满意而学校认为亟需改进的是2、4项目,学校最满意而企业认为亟需改进的是15项目,企业亟需改进而学校认为重要性差的是5、7、8、11项目,企业亟需改进而学校认为资源投入过多的是9、22项目,企业认为重要性差而学校认为资源投入过多的是21项目,学校认为最满意而企业认为资源投入过多的是14项目,学校认为亟需改进而企业认为资源投入过多的是12、19项目。
其中,在整体IPA分析中,位于第Ⅰ象限的2、13、15项目,其表现和重要性差值较大,在企业与学校IPA对比中可以看到,13项目均位于第Ⅱ象限,双方认知一致;2、15项目在企业和学校认知中分别互为第Ⅰ、Ⅱ象限,认知差异较大(见表3)。
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调查研究,运用重要性绩效分析(IPA)的方法,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企业和高职院校对高职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两者的共同点找出企业和院校共同感兴趣的职业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培养;从两者的差异性着手探索,为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02-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 8/content_5366593.htm#1
2019年广东外贸稳中提质规模继续稳居全国第一[EB/OL].央广网,2020-010-19.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200119/t2 0200119_524944042.shtml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网,《2019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EB/OL].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总队网.2020-03-10.http://gdzd.stats.gov.cn/gzdt/202003/t2020031 0_175574_mo.html
李国英,陆善勇.新时代中国加工贸易综合优势培育的路径思考[J].国际贸易,2019(4):46-51.
宋勇超,徐东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2019(5):10-15.
黄建忠,胡懿,赵玲.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视角[J].国际商务研究,2017,38(2):5-21.
夏丽萍.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18(33):168-170.
赵志群.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若干重要理论研究课题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3):6-10.
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1.
徐国庆.职业能力现实化视野中的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基本命题[J].职教论坛,2010(12):4-9.
Winther,E., A chtenhagen ,F.Kom petenzdiagnos-tik im kaufm nnischen B ereich - E in U m setzungs—beispiel[J].Zeitschrift far Berufs-und W irtschaftsp dagogik,2013(26):203-224.
周瑛儀,赵志群.德国职业能力测评项目ASCOT述评[J].职教论坛,2015(21):10-14.
何兴国,赵志群,沈军.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25所学校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1):97-101.
赵志群,黄方慧.“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背景下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00-104.
米衣军,李琳琳.大学生就业力的调查与分析:基于石家庄市200家用人单位的调研[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09-112.
王晓玉,金诺.企业、学生和教师对经管类人才需求标准的认知差距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109-121.
廖葱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基于PLS的会计专业能力形成性分析[J].高教论坛,2017(12):103-108.
李政,胡中锋.“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能力需求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8(8):92-96.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Talent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BIN Jie
Abstract: The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lies in talents. The processing trade industry,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eal economy, technical operation and manpower intensive, has long been the priority choice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at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ha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school culture perspective, cognitive demand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has certain deviation. The study of these deviations will not only help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argeted talent training, but also help the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us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materiality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to compare the capacity demand of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for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Key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