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睿 罗畑畑
【摘要】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等数据库中2002—2019年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的171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了关键词、作者和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中国电影产业的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主要围绕电影产业的属性、国内外电影产业经验借鉴、电影产业链、电影产业组织主体等方向展开。尹鸿、饶曙光、刘汉文等学者是主要的发文作者,而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等是主要的发文机构。同时也显示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中,学者间、研究机构间合作相对匮乏,内容偏向于追踪产业动态等,缺乏产业发展的机理性研究,建议未来基于多学科从产业的组织、空间和经济等方向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影产业研究 CiteSpace软件 关键词共现
自2002年电影产业改革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市场迅速扩大。2002年至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年均增长率高达35. 17%,并于2012年跃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1]。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约合92. 12亿美元,占全球票房收入的21. 7%,是北美总票房的81. 4%,是第三大电影市场日本的3. 84倍[2]。从需求侧分析,电影这一文化消费品日渐普及,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1. 14亿[3]攀升至2019年的17. 27亿[4],消费需求暴增;从供给侧分析,我国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5]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850部[6],其中获得院线上映的国产片数量从2006年的74部[7]上升至2019年的440部[8]。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银幕数量从2002年1843块[9]增至2019年的69787块[10],影院数量从2002年的1019家[11]增至2019年的12408家[12],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物质基础。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分析,国家电影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社会多重效益日渐被学界和政府认可,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影视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从金融投资、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多渠道介入,支持领域变广,涉及创作、后期制作、发行和放映等产业链环节。总体上讲,中国已成为电影产业大国,却非电影产业强国。一方面,截至2019年,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长期徘徊在55%至60%,影片口碑还有提升空间,有高原还需高峰;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开发严重不足,特别是后开发环节萎缩,产业收益过度依赖于影片票房。
产业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纵观当前学界,我国电影研究基于学科差异主要分为两大领域:一方面是电影的内容研究领域,主要从艺术、文学、语言、技术等角度切入,伴随着电影在中国超过百年的发展,该领域研究基础扎实,成果丰厚;另一方面是电影的产业研究领域,主要从产业链、产业竞争优势、经济收益、国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等角度切入,研究主要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转向后兴起,已形成批量研究成果,但当前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述性分析较少,缺乏从整体维度归纳总结电影产业研究的特征、趋势与不足,尤其缺乏基于大量研究成果展开科学的计量分析。基于此,本文应用知识图谱这一量化工具开展数据挖掘,对我国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试图从知识演进角度客观、系统、全面梳理和解读电影产业的研究脉络、热点,研究学者和机构,总结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为我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本文预计通过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获取我国电影产业研究的关键词、研究机构与研究者特征,梳理其时间脉络,归纳其研究特性与不足。CiteSpace知识图谱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挖掘、科学计量、信息分析等显示某一领域相关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各学科均有学者以其作为工具探索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核心研究力量、前沿问题和研究脉络演化等。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开展了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作者合作分析和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学术期刊库,考虑文献的质量,将“类别”限定在“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中,以“电影产业”或“电影业”为主题词,时间跨度选择为2002—2019年,构建检索式进行精准检索,数据获取时间为2019年7月5日,进一步人工剔除发言词、编后语、主持人寄语等相关度较低的非学术文献后,共筛选出1713篇文献,总被引频次10232次(图1)。从整体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02—2011年,相关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从产业领域对电影展开的研究兴起并逐年增加; 2012—2019年,发文量基本保持稳定,该领域已成为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从期刊载文量分析,约60%的研究论文主要刊登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电影文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评介》中(图2)。前10位除《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期刊,设有影视学专栏外,其余9本都是由电影行业协会、专业性大学或影视公司主办,这前10位的期刊大都设有“电影产业”或“产业研究”等专业研究专栏。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因此关键词共现分析有助于识别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研究趋势。首先,对关键词中的同义词、缩写与全称等进行合并处理(例如“电影产业”和“电影业”,“艺术事业”和“艺术创作”,“国产片”和“国产影片”,“电影公司”和“影片公司”合并,“类型片”和“类型电影”,“票房收入”和“票房成绩”等词汇合并), 1713篇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率大于3次的关键词共有130个,出现频率大于10次的关键词有59个,出现频率大于20次的关键词有38个,大于50次的关键词有14个。
其次,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如下分析参数:时间切片(Slice length) 3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阈值选择前50,网络裁剪工具选择寻径网络(Pathfinder),其他参数默认设置,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图3),同心圆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其颜色深浅与顶端表示年份的颜色相对应,不同颜色环的厚度代表该年限内文献的数量。为图示清晰,图3中各节点间连线进行了半透明化处理。
通过节点规模与中心性大小分析研究热点。如图3、表2所示,“电影产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节点,“中国电影产业”“电影票房”两个关键词频率也相对较高;同时,前15个关键词中,直接与经济、产业相关的有6个,与电影艺术相关的有3个,其余涉及电影类型与国别等。总体上,学者们的研究多聚焦于电影的经济和艺术属性,关注本土化和外部化的电影产业发展。从中介中心性衡量各节点的重要性,某个节点中心性越高,则表明越多节点间产生联系时必须经过这一节点。在现有研究中,“电影人”和“电影创作”两个关键词的中心性最高,中心性前15的词汇中,“电影频道”“电影市场”“故事片”和“全球化”等词出现频次相对不高,但其中心性更显著,表明这些关键词在整个电影产业研究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此外,图3左侧椭圆中的关键词多是2008—2013年期间的研究热点,例如北美洲、香港电影、企业管理等,部分词汇在2014年后的研究中出现频率大大减小;右侧椭圆中的关键词则是2014年后兴起的研究热点,例如合拍片、互联网+、电影产业促进法等;位于图中部的词汇是电影产业研究领域内长期的焦点。
依据CiteSapce软件的数据筛选结果,笔者将出现频次大于1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将电影产业的研究热点梳理为10个类别(表3)。一方面,从产业视角展开的电影研究内容多样,不仅有对电影经济属性的研究,也有其政治和艺术属性的分析;不仅涉及具体产业链环节,还涉及多种产品类型;不仅聚焦本土的北京、上海和香港电影产业,也探究外部欧美、日韩、伊朗等传统和新兴电影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对电影产业组织主体和平台的分析,还具体到知名电影人与经典影片;此外还关注新时期电影产业的趋势和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产业研究的深度有所欠缺,当前出现频次与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多是以电影产业属性和特征描述为主的一般性研究,基于产业组织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和理论开展的专业性研究相对缺乏,对电影产业整体及各环节的组织主体、组织方式、网络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演化、产业绩效等议题的研究相对不足。
(二)研究者分析
学者是推进研究领域发展演化的核心力量,通过探索学者在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合作网络,能够识别出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和他们间的社会关系。所选的1713篇文献共有1568位作者,从发文量分析,电影的产业研究领域内尹鸿(34次)、饶曙光(28次)和刘汉文(23次)三位学者发文量最高;总发文量10次及以上的作者有15位,其中前11位作者的发文次数约占所有作者总发文次数的10%; 5次以上的作者有36位,其发文次数之和约为所有作者总发文次数的16%;发文仅有1次的作者高达1240位。
进一步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作者进行分析,得出学者间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合作关系。整体方面,产业研究领域的各作者间联系较为稀疏,存在大量独立单节点,即发文量不足两篇的学者较多,许多学者以电影产业为研究对象,使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彼此间交叉较少,且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研究。局部方面,作者间的集聚主要在少数学术团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尹鸿教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刘汉文所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的饶曙光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张宏教授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侯光明教授等形成了各自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均呈现出了一定量的合作。核心与外围合作者间的关系主要基于师生间合作、同一工作机构合作、某个议题的访谈或会议合作展开。此外,黄式宪、刘藩、周铁东、韩三平、童刚、曹怡平等作者在电影产业研究领域的固定合作关系相对较少,但个人发文量较高,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研究影响力。这些团队和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集中于新闻广播、传媒、电影艺术、电影评论等领域,所属机构主要为电影和传媒类高校、行业协会和国家管理机构,大部分作者通常担任多项兼职,他们在行业信息获取和最新数据收集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有利于期刊论文发表。相对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研究,电影从业者、参与者及管理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比较高,而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间缺乏充足的合作,这不利于学科和产业发展。
(三)研究机构分析
不同作者对同一研究机构的标注存在一级和二级单位差异,在1713篇文献中明确标注了二级单位的机构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产业领域发文量最多(71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57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5篇)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41篇)紧随其后,上述机构均是综合性大学中与电影产业相关的专业学院。进一步将所有文献中的机构数据处理至一级单位,并进行同一机构不同时期名称的统一,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713篇电影产业文献的发文机构共现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研究机构网络图。从网络密度看,各机构间联系频度不高,彼此间合作交流有待提升。节点的圆越大,表明该机构发文数量越多,与依托二级单位的机构发文量数据不同,一级机构中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发文量优势显著,发文量超过20篇的机构共有15家(表4)。这些机构包括专业影视院校、综合性大学、政府管理机构、政府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相较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学术研究,电影产业发文机构类型更多样,特别是行业协会和政府管理机构基于其数据和对现实情况的掌握,提供了与高校不同的研究视角。图中节点间的连线代表着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根据节点的中介中心性,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4家机构是其他机构间合作的联系者。从区域看,位于北京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占绝对优势,这与北京处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绝对核心地位相关,作为中国的文化产业中心,北京不仅集聚了大部分相关研究高校与人才,同时是国家影视产业管理机构所在地,是大量国有和私营电影企业的集聚地。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文献定量分析方法对2002—2019年中国知网中关于电影产业研究的期刊文献有选择地进行分析。从发文时间看,电影产业的研究以2002—2011年为增长期, 2012年至今为稳定期,阶段性特征明显;从发文期刊看,关于电影产业的学术研究依然多见于专业性期刊,综合性与非专业性期刊载文量较少;从发文作者看,电影产业研究形成了“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态势,不同学科背景学者间合作交流较少;从研究机构看,电影产业研究的组织类型多样,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包含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格局,且空间特性显著,主要发文机构集中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北京。
从研究内容看,首先,已有的研究侧重时效性,每年均有一定数量论文探讨本年度电影市场供需与消费特征,且积极关注数字信息、互联网、VR等新技术,追踪后工业化消费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等新政策对电影产品类型、市场消费方式及企业管理等造成的影响;其次,已有的研究强调国际经验借鉴,从欧、美到亚、非国家与地区,从传统电影强国、知名电影生产基地到新兴电影国家及崛起的电影产业集聚均有涉及,讨论其产业发展与政府管制特征;最后,已有的研究尝试从产业链、竞争力、产业集群、SWOT等产业经济学视角分析某一地区电影产业的发展特征、优劣、模式与路径。
总体上我国电影产业的研究显示出较强的行业指向性,专业院校及相关从业者是主要研究力量,专业期刊是产业研究和知识交流的主要阵地。这一研究特点的优势是对整体行业的历史演进、实时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外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等有较好的追踪和掌握,劣势是现有研究就产业论产业,更强调产业发展现状、动态、经验教训,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产业组织模式、空间布局、区域差异等领域的机理性研究偏少,且现有研究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以定性分析和属性数据描述为主,定量分析方法使用不足。
(二)研究展望
中国正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从多学科融合视角,关注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空间布局、区域差异、产业绩效等对促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建议未来以产业特性为基础,展开以下几大领域的相关研究:
1.电影产业的组织特性,即各电影企业内与企业间如何高效组织生产、发行和放映:宏观尺度,电影产业组织呈大小企业分工合作的纵向非一体化方式,其中大型企业掌控知识和创意密集环节、高附加值环节,版权归其所有,小型企业主要提供专有技术服务,位于低附加值环节;微观尺度,影片制作基于具体项目开展临时合作,以导演或制片人为核心组建生产某部影片的合作团队,涉及的创作表演、技术服务和管理组织人员均是短期雇佣和临时集聚,当项目完成后团队自动解散[14]。
2.电影产业的空间特性,即各电影企业在不同环节对外合作伙伴选择的空间距离:电影产业在多空间尺度组织和发展。首先,影片生产制作环节以地方布局为主,大量学者研究指出影视生产具有大都市集聚特性,各国电影生产制作多发生在特定的某个或某些城市内。其次,电影合作生产、资源跨界流动、发行营销等全球化特性显著。最后,基于文化交流、市场占领、成本节约等目的,国家尺度的影片合拍协议、电影集群尺度的离岸外包等贡献了多空间尺度的电影产业合作。
3.电影产业的经济特性,即如何最大程度的获取电影产品的经济收益:一方面,电影产品消费存在重复性和非排他性。影片作为一种商品,却有类公共物品特性,一部影片被生产创造后可以实现无限量供应,多个消费者可以重复购买使用,个体消费者行为不会削减其他人的消费可能,同时所有消费者都未获取其所有权。一部影片的理论最大消费量为全球市场,发行商以最大程度销售影片为目标。另一方面,电影产业存在“火车头效应”,影片是整个产业的火车头,它的外部效应带动了整个大电影产业发展,在成熟的电影产业体系中,即使是一部成功的大片,其院线上映获得的票房收入仅占经济收益的小部分,属于初次消费收益,而该影片相关的后端产品是其收益的大部分,即一部影片带动的出版、广告、旅游、娱乐、玩具等相关行业的收益,属于最终消费收益。
注释
[1] MPAA. Theatrical Market Statistics 2012.
[2]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2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0.[3]尹鸿,程文.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12 (02): 5-19.
[4]刘汉文,陆佳佳.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 2020 (02): 15-26.
[5]刘汉文. 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 2011 (03): 16-22.
[6]尹鸿,许孝媛.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20 (02): 38-48.
[7]产业信息网. 2016年中国国产电影总数量、上映数量及上映比例分析. 2016. 11. 2.
[8]来源同2.
[9]尹鸿,尹一伊.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13 (02): 5-19.
[10]尹鸿,孙俨斌. 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21 (02): 53-65.
[11]尹鸿,尹一伊.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13 (02): 5-19.
[12]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2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0.
[13]数据整理自多篇论文与专著,如下:尹鸿,许孝媛.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20 (02): 38-48.尹鸿,李天语,孙俨斌.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19 (02): 33-45.尹鸿,冯飞雪. 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 电影艺术, 2015 (02): 13-26.尹鸿,尹一伊.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13 (02): 5-19.尹鸿,詹庆生. 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07 (02): 5-14.尹鸿,詹庆生. 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 2006 (02): 8-16.尹鸿,王晓丰.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J].当代电影, 2005 (02): 18-26.尹鸿. 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下)[J]. 电影艺术, 2004 (03): 28-32.刘汉文,陆佳佳. 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 当代电影, 2015 (03): 17-24.刘汉文. 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 2011 (03): 16-22.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2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0.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1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9.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8.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7.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1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6.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5.其中,影片产量中2002—2006年为故事片产量, 2007—2019年为影片总产量。
[14]刘刚,辛晓睿,海骏娇,曾刚.电影产业网络研究综述[J]. 世界地理研究, 2017, 26 (03): 1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