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一
摘要: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急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本文在回顾以往大学生创业力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力模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力的各种策略,从而希望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力;创业力模型;提升对策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急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创业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顾虑与困惑。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文以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通过文献阅读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经过与相关专家讨论,最终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力模型,包括创业内驱力、判断决策力、统筹适应力。基于模型,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力自身素养以及创业外部环境及条件(包括家庭、高校、社会)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及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建议。
二、大学生创业力文献回顾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力评价模型的研究。Thomas对香港服务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近200次的访谈,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六维结构模型。徐海鑫(2012)以Sternberg的创造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创业力评价模型BF=F(M,K,S,EX,BO,BS,E),并以此模型为依据对大学生创业力进行定量评价。戴育滨等(2013)选择主观赋权方式,构建二级指标体系,通过客观合理的权重,对大学生创业力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关于大学生创业力提升途径的研究。周屹峰、闫海波(2013)通过论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力的不足,指出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机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是提升大学生创业力的有效路径。许国彬(2013)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开展全程的创业教育以及实践指导。
三、大学生创业力模型的构建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创业力构成的各因子,并征求了高校教学一线以及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建议后对影响大学生创业力因子进行修改,得出大学生创业力模型。
笔者把创业力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驱力、判断决策力、统筹适应力。其中内驱力包括创业意愿和成就动机;判断决策力包括战略决策力、市场洞察力和商机把握力;统筹适应力包括情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智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运营能力)。
四、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对各类别高校的本科及以上在校学生,包括历年参加过“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4份。
此次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还是普遍较高的,创业意愿比较强烈。有创业想法且正在创业的学生只占总数的6.2%,而有创业想法但尚未创业的比例却高达46.35%,而目前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来自自身方面的低风险承受力以及来自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等。
根据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情况的数据显示,40.98%的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是精神鼓励,23.13%的家庭所持态度是物质支持,947%的家庭态度是寻求社会资源支持。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占到1256%,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不明确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所持态度。
关于高校支持情况,经调查发现,高校创业氛围不浓厚。进一步调查发现,有59%的人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很一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如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主要包括创业资金的投入不足、创业场地及设施的配备不完善等;三是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不够,比如邀请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验、带领学生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实地考察、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以及其他创业创业实践活动等。
最后,根据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比较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学生只占总数的42.62%,这说明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充分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其创业路径、减小创业阻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五、提升大学生创业力的对策
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创意意愿、创业能力、创业资源,我们进一步得出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应该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四个层面来考虑。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阅读创业书籍,提高知识储备。高校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对比较欠缺。基于此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创业相关书籍,培养个人的创业兴趣,提高自身的创业知识储备。
关注创业案例,培养市场意识。现代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淡薄,对其创业成功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市场洞察力、商机把握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多关注他人的创业成功及失败案例,从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着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意识。
参加创业实践,增强创业勇气。多参加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创业勇气,使创业变成一种实际行为。
(二)家庭层面。家庭成员应多关注国家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让自主创业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家庭,改变学生家长对自主创业的认知程度和对创业行为所持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业给予必要而充分的精神支持以及物质支持,必要时可以寻求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
(三)高校层面。进一步建立校内扶持基金。学校要成立校内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实践项目的运作。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创业项目扶持计划,划定自主创业的范围和力度,学生团队可根据自身的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用于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
开设创业课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框架合理、内容充实的课程体系,所以大力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力的重要途径。
(四)社会层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搭建高校创业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平台。要建立健全高校和社会的有效对接和沟通机制,使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因此,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要积极促进高校内部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评价处理。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创业信息的发布机制,使创业资讯能及时有效的传递到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们。(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车丽萍.大学生创业力心理教育机制探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
[2]徐海鑫.郑巧一.廖浩君.大学生创业力模型的构建与提升策略.统计与决策.2012.
[3]黄明安.陈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当代经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