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刊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2022-04-29 00:44韩圆圆
教育视界(外语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报刊阅读课程资源思维品质

摘 要:英文报刊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语言丰富、题材多样和贴近生活等特点,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结合小学英文报刊阅读教学实例,阐述在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内化语言,联系生活,主动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课堂内外。

关键词: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思维品质;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文报刊作为一种鲜活、真实的课程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语言丰富、题材多样和贴近生活等特点。有效的报刊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笔者所在学校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报刊阅读教学,采用每周开设一节报刊阅读课或报刊与教材融合教学的形式。本文以英文报刊Teens Kids(以下简称“T报纸”)中的阅读资源为例,阐述如何在读前、读中及读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在读前环节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读前活动是阅读教学中思维活动的开始,教师需要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先行认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报刊阅读的读前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报刊阅读经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报刊内容,掌握报刊的阅读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以T报纸第636期为例,在报刊阅读的读前环节,教师设计以下导读任务单(见图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预测,激活报刊文章类型图式,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顺利进入文本阅读。

这份导读任务单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报纸中的标题,按虚构类(Fiction)和写实类(Nonfiction)对标题进行分类。报纸的使用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读报前已能简单区分这两种语篇类型,观察分类的任务活动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熟悉报纸内容。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比较报纸中的标题和图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标题和图片并阐述原因,这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果。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预测报纸第八版故事“Students in space”的结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动他们通过阅读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报纸文章的标题和图片是反映报纸主要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教师设计导读任务单,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报纸中的语篇类型或图文要素,并对故事结局进行一定的预测。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进入报刊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快速判断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读前任务单为接下来的阅读推进和阅读分享奠定了基础。

二、在读中环节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读中活动是培养学生报刊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上下文语境,挖掘隐含信息,推断作者的表达意图,建构语篇的整体框架,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一)分析文本隐性信息,培养思维的深度

分析就是将观察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层信息,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解文本内涵,揣摩作者的观点,从而开展深度阅读。

以T报纸第686期中“Will robots replace us?”一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列举出机器人与人类的优缺点,提出是否有一天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作者的观点。师生对话如下:

师:Robots can do a lot of things. They become smarter and better at doing different tasks. But will they replace us? First lets see the authors opinion.

生:The author thinks they will replace us, because he says robots will do dangerous and boring jobs for us. This is a good thing.

生:The author thinks they will not replace us, because he says people can do more creative jobs.

师:What jobs are creative?

生:Teachers, writers, designers ...

师:Can robots do these jobs?

生:No, they cant.

师:Why?

生:Because robots can only obey orders.

师:So does the author think robots can replace people?

生:No, he doesnt.

师:Why?

生:Because he says robots give people more time to do creative jobs.

师:Thats righ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is word“but”. It shows the authors main point.

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没有简单地解释显性信息如creative、boring等单词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从语篇结构上分析上句和下句之间的关系,挖掘文本隐性信息,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学生联系之前对机器人工作及能力的了解,从转折连接词but出发,正确理解作者文本背后的观点,拓展了思维的深度。

(二)融合教材文本学习,培养思维的广度

报刊文章来源广泛,更多呈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为读者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预留了空间。教师可以引入与教材内容主题相关的文章,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以T报纸第692期中“Good ways, good environment”一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废气收集、固定排便、无肉菜单三种新奇有趣的保护地球方法。因其主题情境与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相同,教师在第二课时开展了报刊与教材的融合教学。教师设计了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分享保护地球的方法,为地球设计节日,寻找保护地球的新方法。在学生完成第三个任务时,教师呈现报纸中的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家为保护地球正在做的努力。

首先,教师提问“How many good ways are there in the article?”,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通过快速阅读,学生找到了文中提及的三种方法,即“catch the air”“potty time for cows”“meatfree menu”。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完成新闻框架图News I can tell(见图2)。学生根据新闻五要素提炼关键信息并写在横线上,梳理语篇内容和架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分析这些新方法的环保效益。比如,教师提问“Why do you think catching the air is a good way for the environment?”,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句子“ It catches up to 4,000 tons of CO every year. This is equal (等于) to the gas from about 790 cars in a year.”推断该方法的合理性,从而得出结论 “We can use a special plant to catch CO from the air, so we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gases from the cars.”。

教材有时会存在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巧妙地把报纸文章融入教材文本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文本内部之间的联系,将自己对文本的分析以及推断所得的结论,系统地纳入个人认知体系,培养思维的广度。

三、在读后环节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读后活动通常是起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适时迁移创新,实现语言运用和思维提升的作用。鉴于报纸大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为迁移运用课堂所学语言知识和阅读方法,教师可以设计阅读反馈表,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结构整理自己的思绪,提炼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根据表上的框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思维的创新性。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建构能力

建构是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归纳共同要素,建构新的概念,并通过演绎、解释、处理新的问题,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世界。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报纸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宽语言运用的渠道。

以T报纸第672期中“A new plan is in motion”一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十四五”规划即将带给人们各个层面的变化,以主人公憨憨的视角介绍他们一家人对此项计划的看法和设想。在报刊阅读的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以下阅读反馈表(见图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整理自己的读后思路。

有学生写的读后分享如下:

The text says:

1. Now I have Chinese, Maths and English homework as well as PE homework.

2. Last year, Chinas spacecraft Change-5 (嫦娥五号) went to the moon with the help of the Long March 5 rocket (长征五号火箭) .

It reminded of me:

1. Now we have many lessons. 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2. Now our country is powerful. So is th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学生利用文本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相关变化和感受,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一次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主动探寻,表达自豪感的过程即是深入理解语言,主动建构新概念的过程。学生既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保证了思维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二)迁移阅读策略,培养问题意识

报刊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语篇类型丰富、主题关联度高。学生仅凭课堂学习难以深化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应帮助学生迁移运用课堂习得的报刊阅读策略,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善于发现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自主解决,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读者。

以T报纸第637期中“Tasty tears”一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加拿大枫糖的前世今生以及制作枫糖的步骤。在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以下阅读反馈表(见图4),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阅读报刊,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阅读反馈表梳理文本主旨大意及重要细节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第一步,学生阅读文章标题并快速浏览全文,确定文本的话题。第二步,学生细读文本,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梳理四个细节信息支撑中心思想。第三步,学生回顾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比如,有学生提出“What colour is the syrup?”,因为他在梳理细节信息后发现文中没有提到糖浆的颜色,说明学生在主动探寻未知信息;还有学生提出“How can we make pudding with maple syrup? ”,因为文本介绍了利用枫糖浆制作太妃糖的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将枫糖浆加入布丁的想法。

阅读反馈表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阅读方法,通过概括、梳理、提问等方法实现对文本的多层次理解,促进了从语言能力到学习能力的转化。学生在提升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发展了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品质。

报刊阅读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视角,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教师应基于学情和具体的阅读资源,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不同层次任务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内化语言,联系生活,主动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课堂内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钢.澳洲英语课堂报刊阅读方法简析和启示[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7).

[3]梁美珍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批判性阅读视角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丁佳燕.初中英语教材与报刊阅读相融合的教学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5).

[5] 梅德明,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王晶. 高阶思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2).

(韩圆圆,江苏省南京市立贤小学,邮编:210028)

猜你喜欢
报刊阅读课程资源思维品质
谈高中英语报刊阅读对教学及学生成绩的影响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报刊阅读辅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