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见真淳

2022-04-29 00:44涂思平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我陶渊明生命

涂思平

摘  要:《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入选人教版初高中的陶渊明诗歌都着重引导学生认识诗人“隐逸之宗”的典型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收获了深刻的学习印象,但也有可能会形成一些刻板印象。本课题设计的陶渊明诗歌群诗赏读,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陶渊明的诗歌,了解陶渊明“隐逸”背后的另一面,感知其人其诗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大量的课外拓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同时为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提供了一种鉴赏思路,利于提高学生审美眼光。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赏读;生命;自我

一、设计背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是学习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南北朝时期选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初中时期,学生对这位诗人的印象基本停留在“恬淡隐士”这单一认识上,而对陶渊明的诗更是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觉得平淡普通,也不知好在哪里。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的过程中,以陶渊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歌风格解读为切口,带领学生重新认识了一下那个真淳洒落的诗人,讲解他为何受人敬仰和喜爱。学生对这样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陶渊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衍生出了陶渊明诗歌群文赏读的延伸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陶渊明一百多首诗歌作品中精选了12首诗歌进行群文赏读,以便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伟大人格。

二、设计思路

陶渊明诗歌群诗赏读课是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师生研讨三个环节构成的。前两个环节主要安排了两个课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导学案既定任务为探讨基础。导学案的设计有两个:第一是陶渊明12首课外诗歌的赏读,所选诗歌取自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阶段,内容表现力丰富,《停云(并序)》其二、《停云(并序)》其二、《游斜川》《移居》其一、《和郭主簿二首》其一、《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饮酒》其九、二十、《杂诗》其二、其五、《咏贫士》其二、《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第二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陶渊明部分作品年表及其仕途展示。

本节课是陶渊明诗歌赏读教学的第三课时,前两个课时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自学导学案1(陶渊明诗歌选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批注解读诗歌,记录阅读疑难点。第二课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诗歌注释、翻译,再读陶渊明诗歌,完善批注,勾画印象深刻、有感触的诗句,写简短的阅读心得。教师从旁释疑。有了以上课时的学生任务作基础,第三课时便可师生合作,结合导学案,融汇拓展材料,展现学生阅读理解的情况,引导学生解读陶渊明诗歌的生命意义,理解诗人的伟大情怀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实施

(一)情境导入

以李白、辛弃疾、苏东坡、白居易、王国维等著名诗人、评论家的评述引出陶渊明。文人、评论家高度评价其人其诗,当今中学生却“不过尔尔”,学生便在这种认知错位中走进陶渊明的世界。

(二)活动版块一:回顾旧知,形象初探

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陶渊明诗文,朗读《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以新旧知识的链接,带领学生厘清对诗人的初印象。

教师提问:你们在这两首诗中能看到一个怎样的陶渊明?

明确:悠然自得的田园隐士。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1中的诗歌说说你如何认识这个田园中的陶渊明?他是如何获得这份田园悠然的?

明确: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刻板印象,拓展对陶渊明的“田园悠然”的理解:诗人并非只有远离官场向往自然的愿望,我们在陶渊明的世界里,可见甘冽美酒、纯粹人情、琴书雅趣、劳作欢欣的田园生活,亦向往那一派山水悦目、心境澄明的方外乐趣,这样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才让我们明白诗人热爱的理由,进而加深了对“田园隐士”的认识。

(三)活动版块二:群文阅读,再识重观

朱光潜在一篇名为《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诗歌评论中,把陶渊明这份“隐逸恬淡、质朴真淳”归入了诗歌的“静穆”理想,即静默平和的形象呈现。朱光潜说陶渊明“浑身是静穆”,鲁迅先生却在《“题未定”草·七》一文中驳斥此观点,说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你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吗?你觉得静穆之外的陶渊明是怎样的?

此环节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教师提问:结合两份学案,思考讨论:你还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陶渊明?

明确:我们在学案诗歌中看到了平时不常见却异常鲜明的诗人形象:勤于躬耕、忧道守节,内心孤独、有志难骋,壮志不摧、赤诚热烈,身陷困境却内心坚定。通过深入的群诗阅读,我们明白了陶渊明并非完全的闲适淡然,他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亦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诗人在乱世之中追求着世外桃源,但也时刻面临的穷达烦扰、贫富交战、生死纠缠等现实难题——这样复杂丰富的生命个体,才是真实的陶渊明。

(四)活动版块三:深入探究,感悟情怀

1. 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陶渊明的出身是受过良好儒家教育的士族子弟,一开始走的也是“立德立功立言”传统的价值实现道路。我们从他归隐前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于乱世主动投身政治漩涡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一直都葆有济世大志。但黑暗混乱的世道让陶渊明感到失望、厌倦,“济世”之路更是渺渺茫矣,于是他毅然归向田园。这并非简单的“穷达”之择,归隐田园使诗人脱离原来所归属的阶层、尝遍辛苦;但另一方面却让诗人远离了人世的晦暗倾轧,守住了本心。诗人用这样的方法将“独立的自我”从“混沌的世界”剥离出来,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觉醒。

2. 处世:通达的生命关照。陶渊明以“躬耕田园”的生命体验去关照现实,重建“我”与“世界”的联系,正视现实中的一切困境,以独善其身来对抗黑暗污浊的世道,以超然物外来泯没生活的贫苦,以乐天知命来安放生命的易逝,实现了渺小的生命个体与庞大世界的平等对话。陶渊明依托山川自然,在探索思考中一点点地剥落尘世的繁杂,发现世界万物各得其所的本真,生出万物皆可爱的悲悯和热忱。陶渊明随意自然的处世态度,是一种创举,也是一种新知,是个体生存的伟大。

(五)活动版块四:对话古今,心灵共鸣

陶渊明的人生追求给文人士大夫提供一条愤懑失意的突围之路,也给他们筑起了一座心灵回归的精神堡垒,让他们得以脱离“建功立业”的桎梏,相信坚守内心正道亦可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斯人远矣,时空轮换,人世之大违亦然,陶渊明于如今的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和指引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示范:人们常常感叹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暂,人活一世,如何证明我活过?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命?也许等到有一天,你的目光消失于粼粼湖波,你的耳力归向爽籁清风,你的躯体托给巍巍山阿……最后化不去带不走的便是你的生命价值——那可能是你的言论、你的思想、你的人格、你的影响。陶渊明便是这样的存在,他的诗相互注释,映照着他淳真、坦荡、丰富的生命,他又以这样的生命形态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后世人。

四、结语

我们都是渺小的个体,生存在浩瀚的宇宙。也许陶渊明的伟大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不起的生活启示:以平凡的生命为起点,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在繁华的尘世中发现、集聚丰富的生活意义;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去寻找“我与世界”的平衡,在广博和丰厚中提纯悦纳的自我!愿我们能与这样伟大的诗人千古同鸣,能热烈地、真诚地、自由地将个体生命融入这生生不息的宇宙世界中——纵浪大化,与天地同流;不喜不惧,与万物一体!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袁行霈. 袁行霈文集第三卷:陶渊明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自我陶渊明生命
你好,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