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芝眉
摘要:科幻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既具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表述、架构、主题等特色。科幻小说具有特定的美学特征,读者在科幻小说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围绕自我展开众多思考和拓展。以特德·姜的科幻作品为例,具体分析科幻作品中时空多样的审美体验与语言丰富而具有感染力的审美感受。通过特德·姜小说的内容与思想分析,发现读者通过其作品能够获得自我认知的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驱动。特德·姜的作品集可读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阐释了科幻小说在阅读与生活中的价值。
关键词:科幻;小说;美;自我
科学幻想小说的诞生与发展时刻伴随着我们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人文观念进步。以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和奥尔迪斯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第一部科幻小说是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而吴岩教授把这种文学样式的诞生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认为卢西恩的《真实的历史》、柏拉图的《理想国》等以及后来的托马斯的《乌托邦》、乔纳森的《格列佛游记》等一系列作品,“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些超越现实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正是这种充满想象的文学传统,导致了科幻小说的诞生”①。我个人认同这种追溯到人类想象的早期记录的想法。当然,在社会科学技术迅猛高速发展阶段产生的19世纪初的科学幻想小说,在其正式发展的近两百年间,伴随着各方面的进步,还经历了以《沙丘》为代表的“后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境遇”,以“安德”系列为代表的“全球化下的异文化沟通困扰以及以特德·姜的中短篇作品为代表的“科学向哲学的回归”②。
科学幻想小说虽然带有“科学”二字,但我认为其写作目的与社会功能均不是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第一要务。这种文学作品的落脚点仍在“小说”二字上,应具有明显的、根本的文学属性,在结构、细节、描写、主题等方面都遵循文学范畴内的基本规范,同时必不可少的是文学美的创造与表达。与此同时,科幻小说往往是借助已有或推测的科学技术基础,来为读者营造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需要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使得读者承认并接纳它的存在。读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跟随文字进行很多概念的更新甚至创造,所以以一个独立个体的思维来看,不亚于重新构建一个世界观与自我意识。经历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意味着读者通过文学作品本身对自我的概念有了全新的界定,其中包含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而在科幻小说中获得这种精神体验,又会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原有的观念、习惯、意识与认知有新的发展推动。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以特德·姜的作品为例探讨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幻小说中的美,另一个就是科幻小说中的自我。
一、特德·姜作品概述
在人工智能成为社会、娱乐、传播等各方面热议的话题时,网络综艺《奇葩说》也呈现了一场关于“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的精彩讨论。节目中主持人马东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议题经过一年半的幕后反复争论才最终得以成形,根本原因在于这个议题没有边界。同样,人工智能在科幻文学创作者的作品中已经树有众多经典形象、形成众多经典故事,同时其中不少作品也被用影视的手段立体呈现。特德·姜也出品过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虽说不是他作品中最优秀、最广为流传的,但确实带着他引以为傲的热爱和内心向往的境界。
特德·姜是一位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华裔,他的身份首先是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技术文档工程师,之后才是科幻小说家。特德·姜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中文译文作品集有两本,一本名为《你一生的故事》,另一本叫做《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两本书均是以书中第一篇作品作为书名。他基本只创作中短篇小说,两本书加起来十三篇作品。而这些作品让他获得了包括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日本科幻大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在内的所有科幻大奖。他自己说作品较少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没有那么多点子,认为自己应该被称为一个间歇性的作家。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主题作品,非常符合常规经典意义上的科学幻想小说的出发点与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培育人工智能体的故事。作者在其中展现了有关人类运用人工智能、培育及陪伴虚拟宠物的各种细节,旨在表达虚拟宠物与真实人类的情感交流与相伴时光。在这篇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德·姜自己熟悉并热爱的范畴和元素,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程序、数学、人工智能以及他一直关注的情感世界、爱的表达与回报等等。提到数学,《除以零》这篇作品中作者把数学中的一些原理融合到生活中,以个人经历的形式连接起来,作品描述了一个因数学矛盾而导致现实生活似是而非的故事,最后影响到人类的情感、理智与自我怀疑。在特德·姜的作品中最重要也最知名的两篇是《巴比伦塔》和《你一生的故事》,与之类似的还有《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这些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作品,更像充满戏剧性的剧情故事,而宿命论、宗教色彩、人生哲理的顿悟与揭示,使作品在戏剧性之上又富含哲学意味。《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更像以宗教线索串起的奇幻故事,将人们对爱与回报的探索和思考表达到绝妙的地步。特德·姜同样在不同风格、形式上有所尝试,比如科学寓言式、纪录式、机械主题等。当然在写作风格上,以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刘慈欣在接受访谈时曾经提到:“特德·姜的作品不能用‘喜欢形容,应该是‘震撼。《巴比伦塔》和《你一生的故事》里面的世界观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而其他一些作品则有些沉闷”③。有人不太喜欢其写作手法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个故事的情节与完整,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中哲学、宗教、神灵、宿命论等元素不十分切合科幻这一主题。但不论怎样他所取得的科幻作品成就是无可争议的。
二、科幻中的美
文学作品内具有文学美,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不论是从创作出发还是从欣赏出发,科幻小说也同样具有美的视域和角度。就美本身而言,划分的维度不同,分类或归纳的方法也就不同。而在科幻小说中,特别是特德·姜的作品中,美不仅表现在对现实的思考,也存在诗意的美好。我认为较为突出的两点分别是时空美和意境美。
(一)科幻中的时空美
科幻作品蓬勃于想象,而它的根基是已有的成果或设想。特德·姜本身是从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这一点与去年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刘慈欣相似,都有理工学科背景。特德·姜的学科背景、工作背景以及兴趣爱好是他能够架构出理想却又显得真实的科幻世界的重要基础。《软件体的生命周期》、《领悟》等作品中对于计算机知识背景、人工智能设想都有说服力很强的描写;《巴比伦塔》、《七十二个字母》中又显现了特德·姜对于机械原理的热爱和熟知;《除以零》中对于数学背后的逻辑、效用等分析让众多数学家们都接纳;《你一生的故事》中对于语言学的精神理解的到位才能够说清楚整个故事的逻辑。足以见得很多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最后都能够上升到哲学层面。比如《除以零》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只要数学定理描述现实,它们就不是确定的;只要它们是确定的,就不描述现实。”
特德·姜通过钻研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借助数学、物理、语言学、伦理学、宿命论、宗教学等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广博的时空界限。而他也并非天生就精通各个专业的高深内容,比如为了写《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曾经用了四年的时间研究语言学、反复斟酌自己的文字。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益求精,才能够使他的作品虽然很少但常常被人称为“神作”。特德·姜的作品内容并不单一,在时空范畴上有较大的跳跃,既有对未来世界的建构,也有对过去生活的重塑,更有立足于当下生活的深刻思考。正如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斯曾说过:“科幻小说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小说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的确,科幻小说的诞生与流行,基于的是受众群的好奇心与感受期待。而在科幻中最容易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感受期待,并且给人们带来冲击和愉悦的往往就是它的时空美。在科幻的世界里,一切不可能都有机会成为真实,能够猜想未来也能够揣测过去,能够立足于现实生活也能够与外星生物沟通。跳跃的时空感给读者带来的是各式各样的不同,借助作者的想象和热爱,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个超越现实的现实状态,让人们在不同的不可思议里经历不同的神奇。
(二)科幻中的意境美
科幻小说本身是一种文学形式,其表述和表达都离不开文字的组织安排。而文字又是读者获得美的体验的最为直接的层面,所以科幻小说并不缺乏语言美。初读特德·姜的作品,需要稍加耐心与平静,正如众多评论所说,他的作品中对于细节的刻画要么容易让故事本身松散,要么容易使读者沉浸在细节的想象中而失去对整体内容和主题的把握和跟踪。但他作品中总有几句话,会让人屏住呼吸感叹作者的构思巧妙与思考独到,因为事情的发展太出乎意料而的确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刻作者带领读者的顿悟仿佛阻塞的神经突然间联通、发光。此时的特德·姜,如同透过文字为读者带来一段张弛有度的呼吸引导,平静的铺陈与叙事之后猛然一击,过后是韵味十足地陷入深深的思考。这种体验与思考具有典型的文学审美价值,这不仅归功于作者本身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取决于译者的文字组织能力与对翻译技巧、翻译艺术的掌握,双重作用下使得内容不仅拥有优秀的语言组织效果,也极具浪漫主义情怀。有人说特德·姜的作品平易近人,比如《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中,故事都归于平静之后,作者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改变,只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即使有一道穿梭时空的神奇之门,而按照特德·姜的观点,宿命论的决定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什么能够抹去。但你可以忏悔,可以赎罪。你可以得到宽恕。只有这些,但这已经足够了”,这种抽象而又干脆利落的短句,让读者感受到的是理性、冷静和平和,简单的语言表述能够用充满宗教色彩的理念来抚慰人心。除了这种简洁有力的表述,他的作品中也不乏诗歌一般的语言,比如《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他懂得了,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关于爱——哪怕是痛苦,由其是痛苦”,类似的语言有一种诗歌特有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读者在这些文字语言中获得的是心灵上的意境美的体验。
三、科幻中的自我
人类存在于世界中,伴随着不断地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进程。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很多种,单纯的亲身经历是非常有限的,而阅读是很好的拓展方法之一。相对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就更加困难、更加曲折,人们的眼睛往往是用来观察外界事物,而自己可能就会成为盲点。而阅读却可以凭借其丰富性、抽象性以及无限的可能,成为自我交流、自我思考、自我对话的有力方式,从而能够完成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自我完善。
(一)自我的认知
特德·姜的作品几乎很少给读者带来宏大、震撼、令人叹为观止的另一个世界的摹像,少了这种想象中的视觉冲击,更多的是平静的描述,平实地就像在陈述我们真实的生活。我在阅读的时候往往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意识到整个故事的预设年代以及其中的虚拟部分是哪些。所以读者在此时往往容易更关注于观点和思想本身。通过特德·姜的作品,很容易对自我产生思考,不论是自我认知还是自我完善。在自我认知中少不了对世界本源的思考,比如在《除以零》中对于世界的认知,作者借助主人公的角度表达道:“同许多人一样,她以前一直以为数学并不从宇宙那里获得意义,而是赋予宇宙以意义”,这种相对的、辩证的观点往往会让读者暂停下来,思考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与存在的看法。有文章曾经分析过,他的作品中存在一对显而易见的对立理论——因果论和宿命论,其实也就是自由意志和预知未来这两个永不相交的世界观。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也就决定了自我是如何存在的。《巴比伦塔》的结尾,当主人公通过巴比伦塔开凿天堂的地窖后,自以为凿穿了地窖来到了天堂,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本的存在空间。特德·姜借主人公的顿悟告诉我们,世界就如同雕花滚筒,碾出来的痕迹看似头尾相隔很远,而在滚筒上其实是相邻的。也就是说“人类所能迈过的最长旅程并不能让他们冲破边界,而只会带领他们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于是,人类将懂得安分守己”。而这样的故事结尾仿佛也在应和着《圣经》中那段故事的本意。在《呼吸——宇宙的毁灭》中则通过描写封闭空间中的智能体来比喻人类,从而追寻世界本源。阅读让人们收获,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科幻作品更是如此,特德·姜的作品由其如此,“如果说科幻作家可以预见未来,并不是他们比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而是在同样的问题上他们思考得更深”④,的确,读者通过作者已经历的思考过程来产生属于自己的疑问和思索,这其实是一个有趣并借力的捷径。
(二)自我的完善
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便会有自我完善的需求和期待。自我完善首先体现在作者的语言逻辑与思考逻辑对读者的影响。比如《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作者写道“你不能把敬爱上帝当成实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敬爱上帝本身就是目的”,在逻辑思考方面对读者起到一种启发、推动或激励的效果。同时自我完善显著地体现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行文中,表达着人们对爱与回报的追求和思考。在《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中,作者借故事表达了家长不仅在抚育身体上同时在精神建构中对孩子起到的作用。通过特德·姜的作品,在自我质疑、对话、思考、认知上都有足够的经历和尝试,从而在自我完善上取得一些小小的进步。
四、结论
特德·姜的作品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富于变化的内容,不仅建构了虚拟的现实和存在,也在事实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可能与想象。在他有限的十几篇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体验到科幻作品中的审美经历,也展开了与自我的交流对话。在审美体验中,特德·姜的科幻作品不仅提供时空多变的审美经历,同样提供了富有意境的文学美感。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充分拓展想象力和思考,使自我认知有了突破性或顿悟性的发展,同时也有了自我完善的需求和尝试。特德·姜的作品不仅是文学意义上的愉悦和享受,同样是思想意义上的灵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