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东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坐拥资源、技术和政策优势的传统电视台市场份额被新媒体严重挤压,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压力。县市电视台本身在资金、技术、渠道、人才和管理方面就存在诸多短板,体制机制落后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流的效应愈发明显。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县市电视台必须要把握媒体融合的机遇和优势,针对自身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融媒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县市电视台;融媒体;融合创新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媒介的传播方式,受众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用户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当前移动电话逐渐普及,用户习惯于通过手机浏览新闻和各类娱乐资讯,从电视端转移到移动端[1]。特别是智能终端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导致电视用户大量减少,收视率下滑,广告盈利收入急剧减少。曾经一度统治传媒市场的纸质媒体已经被网络新媒体取代,这也给广播电视媒体敲响了警钟。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无纸化正在逐渐向融媒体的新形态发展,广播电视如果还沿用传统思维,那么将会和报纸媒体一样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相比,县市电视台收视率更低,用户规模更小、资金匮乏、缺乏影响力。在媒体融合方面,央视等媒体具有先发优势,互联网平台影响力巨大,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中央厨房”支撑深度融合。但县市电视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不足,加之很多地方电视台在融媒体运作中大多是生搬硬套,放大了县市电视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先天劣势。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县市电视台必须要革新发展理念,转变融媒体发展战略,另辟蹊径,推动融合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2]。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县市电视台融媒体转型的机遇
(一)网络信息技术进步的机遇
第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2021年末我国网民规模达 10.32亿,同比增长将近4300万。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进一步增长,未来电视用户将会逐渐被互联网用户所取代。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为移动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接受各类信息,特别是通过手机观看视频节目;第二,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4],创造了手机端直播、小游戏、社群传播等新形势,结合无人机和VR等技术,提高了电视的采编能力和内容制作水平。例如,电视台可以在高考时节推出高考即时直播节目,给考生提供实时资讯。体育赛事能够更好地体现融媒体直播的优势,通过“视频+图文”的双轨直播模式,可以呈现更好的效果;第三,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了电视节目的业态。新媒体是互联网的产物,具有移动性、开放性、社交化、碎片化、直播化、可视化、智能化、产品化等特征。多渠道和多信息形态传播代替了传统单一和单向传播,垂直化、细分化、场景化的产品形态代替了传统广电媒体线性、固定和程式化的节目,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体式、全方位的服务的平台。[3]
(二)媒体融合的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用户获取信息更加方便,而且电视台还可以针对移动用户的特点开发更新颖的节目。用户即使是观看电视节目,多数也会使用移动终端,而非坐在电视机前。如今,用户在媒介生态中占有核心地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同媒体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最终消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媒体融合,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资源共享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也给县市电视台的融媒体转型提供了支持,特别是电商经济和分享经济等新模式和电视媒体实现了共享共融,给电视媒体业态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催生了广大人民群众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广电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参与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即时性、定制化、社交化、个性化的产品大受欢迎。技术进步为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中央厨房”等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支持,全媒体发展体系基本建立,移动媒体集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5]。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县市电视台融媒体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一)发展的优势
第一,广电媒体和普通新媒体创作者相比,具有内容优势,有着较高的专业性、原创性、深度和广度。广播电台资深的编辑记者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经验丰富,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上也有着自媒体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当前新媒体平台上同质化内容泛滥,而电视台编辑记者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打造高质量、差异化的内容;第二,和自媒体相比,电视台具有权威性,特别是我国广大受众,对电视媒体有天然的信任感。加之政策的支持和专业的采访权,移动互联网受众在接收官方消息时,也会优先选择电视台节目;第三,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明显。电视台有国家或者集团的雄厚资金作为支持,特别是媒体融合持续推进以来,新型媒体集团逐渐形成,对于大型电视节目的拍摄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电视媒体和企业、政府、机构、单位等各个部门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节目制作、信息获取、分发渠道上的优势也是自媒体人所不能比拟的。在技术上的优势更为明显,电视台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录制和拍摄,如5G+4K+AI设备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画面质量和速度[6]。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电视台陷入了普遍的生存危机[7]。我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地方电视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级电视台发展艰辛,而县市电视台则普遍遭遇了生存危机,如果没有地方财政全额拨款的支持,甚至会关门停业。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县市电视台是新闻、信息、政令发布的重要机构,也是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但是一直以来,县市电视台的运营举步维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高度依赖财政补贴,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为满足运营支出,造成了有偿新闻等问题频发,在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连发工资都成问题。一些电视台大量依靠电视购物和医药广告,甚至沦为“神药”广告的播出平台,陷入了节目质量下降、资金匮乏和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第二,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台人才向新媒体流失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地方广播电视台尤为严重,由于前景不明朗,导致薪酬待遇较低,人才缺口较大,加剧了从业者的跳槽行为。县市电视台采编人员较少,无法满足地方繁重的采编工作,一些电视台只是负责给宣传部门送稿,而主持人的工作只是负责念稿,造成电视台工作流于形式。由于工作人员不足,电视台只能运营几个自办栏目,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播放电视剧。这主要是因为层级式管理体制不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人才驱动力和创新能力都相对较差,如编制内的老员工缺乏融媒体意识,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而编制外的临时工上升通道较为严苛,工作繁重。
第三,缺乏融媒体思维。在政务活动的报道上,一些县市电视台仍然采用程式化和简单的方式,有时候通篇都是领导讲话,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接受规律[8],没有充分反映出新闻的新鲜性,内容和形式都缺乏创新,导致阅读和点击量很低,新闻内容的同质化也较为严重,原创能力较差,一些电视台甚至直接搬运新媒体用户的内容。
三、地方电视台融媒体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以服务本地群众为中心的思想
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内容为主,具体到小区取暖、管道维护、道路维修、农业旱涝等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要让老百姓在电视上看到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难题。一方面,一线记者深入到基层、社区、千家万户甚至是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用户生产模式,鼓励广大群众通过手机给电视台提供线索和信息。电视台要真正做到以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建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够从广大新媒体中脱颖而出。例如,有老人或孩子走失,在屏幕上及时插播字幕,通过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电视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某县级电视台在群众路线上堪称典范,由于大量播放群众反映的情况,其收视率也大幅增长。同时,人民群众的觉悟也因为观看县市电视台有所提高,如某知名县级电视台在自然灾害突发之年,很多关注家乡的观众收看节目之后主动回乡参与救灾,反映了节目的好评度。因此,电视节目要以接地气为原则,全面反映地方的商品价格,惠民信息、民俗风情、传统戏曲、民间特色等。具体来说,可以拍摄关于风俗民情的纪录片,将各种传统民间技艺和老物件展示给当地观众。让抗战老板进行历史口述,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二)发挥电视台的专业优势打造高质量节目
县市电视台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节目的质量,而提高节目质量就要留住人才,建立一支具有移动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生产能力的专业队伍。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够有用武之地。例如,要支持电视台人才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在政策引导下进行栏目建设,提高绩效奖励,打通上升通道。充分利用资源、政策和技术优势,打造高质量节目,提升区域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为确保每天都有新节目,可鼓励当地人民群众自己表演节目,比如相声、小品和微电影等,节目内容可包括当地政策、普法节目、移风易俗、保护环境等,采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进行,充分挖掘民间艺人的特长。典型代表如《四平警事》,通过情景喜剧的形式进行普法,既提高了节目的知识性、文化性和价值性,又能够吸引广大群众观看。也可以根据群众的喜好打造经典曲艺节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经典艺术正在逐渐从新生代受众群体中消失,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鼓励编辑记者和本地艺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提升节目的经典性。
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除了评论、转发和分享等机制之外,还可以采用精彩评论抽奖等方式获得用户的关注,只要用户能够积极收看,并且发表评论或进行分享、点赞,即可参加抽奖活动。奖品可以由相关企业赞助,这样不但提升了收视率,还增加了广告收入。此外,还可以引入点歌等节目,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台微信等栏目进行点歌,在点歌的过程中也加强本地受众的互动,提升节目的感染力[9]。
(三)优化融媒体流程
在现有的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县市电视台可共享融媒体系统,为各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在节目推送上,创新演播室互动、多屏联动、分会场直播和城市推介等多种形式。发挥融媒体中心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构建基层信息交流生态,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体系[10]。发挥融媒体中心互联互通、即时沟通、集约共享、跨屏传播、统筹管理的优势,结合移动互联用户的特点,对采集、组稿、编辑、审核、发布等环节进行优化。推动融媒大数据可视化,建立远程采编机制,提升新闻覆盖面。配置智能系统,通过爬虫抓取网络热点内容,聚合挖掘当前热点新闻。使用智能编辑机器人弥补人力的不足,实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以使用智能机器人监测事态发展,并且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提升本地信息透明化的同时,更好地安抚公众情绪[11]。指挥调度区使用GIS系统,准确标记记者的工作地点和状态,及时与外派采编记者进行沟通,统一管控和发布。智能机器人还可以协助人工编辑进行审核,提高新闻审核的效率,实现快速发布的目的。
四、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逐渐被边缘化,县市电视台发展颓势明显,寻求转型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县市电视台必须守正创新,坚定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坚持服务于本地用户,提升影响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改善人才管理机制,打造高质量节目;建立融媒体思维,优化媒体融合的流程,实现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朱南靖,董枫.移动直播:媒体融合传播的“生力军”:以丽水市广播电视台无限丽水直播为例[J].视听纵横, 2020(1): 53-55.
[2] 郭文杰.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创新工作路径[J].中国传媒科技,2021(6):62-63+61.
[3] 钟佳华.县级电视台制播存一体化网络共享的构建思路探讨[J].电视技术,2020,44(12):4-6+11.
[4] 高磊.论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143-144.
[5] 丁晓斌.媒体流程再造“三部曲”[J].传媒观察,2015(9):50-51.
[6] 侯玉娟.基于智慧广电的“5G+4K+AI”技术应用发展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47(6):147-149.
[7] 黄超.融媒时代地方电视台发展策略探析[J].新闻前哨, 2020(4):75.
[8] 谢慧敏.融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领导政务活动报道[J].新闻前哨,2020(2):72-73.
[9] 柳莉.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分析:以广播电视台微信点歌为例[J].记者观察,2021(23):130-131.
[10] 陈致烽.论县级电视台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新定位[J].电视研究,2019(6):57-58.
[11] 李佳潼,张文东.聊天机器人在公共危机中的传播功能与挑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观察[J].传媒,2021(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