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斌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有所提升,以5G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对媒体形态所产生的影响,也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了出来。各大媒体纷纷以通信网、卫星和局域网为载体,运用现有数字及信息技术,为受众提供相应的服务。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介绍了视觉冲击力的概念以及可使图片所具有冲击力得到强化的策略,对新闻摄影所具有视觉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新闻摄影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具体内容涉及显著性、瞬时性、时效性、人文性几方面,从摄影记者的角度出发,围绕如何准确把控视觉冲击力展开讨论。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以帮助,通过拍摄优质新闻图片的方式,为新闻业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新闻摄影;价值体现;视觉效应
要想拍出具有价值的新闻图片,关键是要做到准确掌握新闻摄影的特点及规律。新闻摄影与其他摄影的区别主要是前者需要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这也决定了新闻摄影具有极强的纪实性、可信度和科学性。新形势下,图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报刊等媒体所使用图片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新闻图片决定了新闻的主要基调,在此背景下,针对新闻摄影所具有的价值、视觉效应展开讨论成为大势所趋。
一、什么是视觉冲击力
视觉冲击强调凭借视觉艺术对人类视觉感官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加深人们对所看到事物的印象[1]。要想赋予图片更强的冲击力,通常可采取以下做法:首先是利用广角或是长焦镜头打造特殊影像。广角镜头的特点是能够突出近大远小的特点,赋予图片一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给人以壮观且宏伟的视觉感受[2]。长焦镜头更适合拍摄人眼难以看清的事物,通过突出或放大事物局部的方式,打造理想的景深效果;其次是科学选择视点。透过不同视点拍摄同一事物的效果往往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更改视点角度可使影像造型出现明显的变化。要想拍摄极具冲击力的图片,摄影记者应做到以拍摄对象所表现出的特点为依据,对视点进行选择,确保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视觉形象能够以更富有个性的方式得到展示;最后是重视构图和光线。光线不仅会给图片影调、色彩产生影响,还会给形态、线条产生影响,甚至会给意境的表达产生影响。在拍摄图片时,摄影记者应做到色彩和谐、构图合理且影调符合图片主题,事实证明,这样做同样可使图片感染力和表现力得到强化。
对新闻图片而言,视觉冲击力主要包含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其中,视觉是指受众所看到的画面,而冲击力是指图片所呈现出画面对受众的感染力及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将冲击力理解成画面的表达效果或是表现力[3]。新闻图片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开阔受众眼界,增加受众的知识储备量。因此,对新闻图片所具有价值进行衡量时,通常会从形象价值、新闻价值两个方面出发,其中,新闻价值处于主导地位,形象价值则处于次要地位。
二、新闻摄影视觉效应分析
随着5G技术的出现,媒体行业发展的速度大幅提升,在自媒体和全民摄影的影响下,受众对图片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要想满足受众要求,要对摄影记者专业化水平进行提高。另外,新形势下,人们获取信息的载体逐渐由文字转变成视频、图片,为确保受众能够快速提炼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各大媒体纷纷选择对图片排版进行优化,希望能够在增强图片所具有观赏性的前提下赋予新闻图片更强的冲击力。
从新闻摄影的视角看,以手机和单反相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这也给摄影记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作为新闻业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新闻摄影的质量及效果会对新闻能否实现自身价值产生巨大影响,新形势下,摄影记者应以时代特征为依据,对自身定位进行修正,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在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图片整体质量、视觉效应进行增强。
如今,朴实且平淡的新闻图片已难以吸引受众目光,如何拍摄出冲击力极强的图片,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务之急便是对图片所具有的吸引力、视觉效应进行增强。现阶段,人们阅读报刊的习惯已经从先读题转变成先读图,这一转变不仅凸显了新闻图片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图片在刊物版面中的占比大幅增加。与文字相比,新闻图片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大,为确保受众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获取自身所需信息,各大媒体纷纷选择提高新闻图片质量。当然,这一转变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摄影记者过于看重受众的诉求和偏好,导致新闻摄影进入瓶颈期,无形中增加了受众理解图片内容、提炼图片信息的难度。要想扭转当前局面,关键是要以摄影记者作为切入点,要求摄影记者以自身所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技巧为基础,在保证新闻图片具有相应视角效应的前提下,对图片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新闻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确保上述信息能够得到更加直观的呈现。
三、新闻摄影价值体现要点
与普通摄影相比,新闻摄影的特点主要在于其具有引导作用和新闻价值,可以影响受众思想,并给受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由此可见,在拍摄新闻图片时,摄影记者应做到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确保所拍摄图片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具有和当前社会相符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凭借新闻图片推动媒体行业前进。考虑到视觉冲击力和新闻价值要素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要想使新闻摄影表现出一定的冲击力,关键需要了解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显著性
新形势下,各大媒体间所存在的竞争,多来源于政治动态、社会热点。这主要是因为媒体通常需要依靠各项制度和政府所提供的支持,才能使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政府纷纷选择对播报新闻的路径和模式进行改革,希望能够凭借自身所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新闻媒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新闻媒体特有的价值得到彰显。要想尽快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要给予新闻图片足够的重视,这需要摄影记者准确把握政治动态、社会热点,以政府所颁布全新政策、社会时事为主要内容,对新闻图片所具有的视觉效应进行强化,通过对受众兴趣进行充分激发的方式,确保新闻图片能够创造出更符合预期的社会效益,为行业、社会发展助力[4]。
(二)瞬时性
瞬时性不仅是摄影的固有特征,同时还是摄影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从新闻摄影的角度看,每个出现在镜头里的瞬间,其背后都蕴藏着真实的新闻事件,在对摄影瞬间进行选择时,摄影记者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所选取瞬间是否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是所选取瞬间能否准确传达出事件的内涵,确保受众可通过图片内容对事件发生过程有系统且较为准确的了解。另外,作为对事件进行浓缩并加以展示的一门学科,新闻摄影还应当具备相应的价值及视觉效应,只有兼具社会价值、视觉效应的图片,才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并保证人们对图片内容形成深刻的记忆。要想对新闻图片所具有瞬时性进行凸显,关键是要确保摄影记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高超的专业能力,能够做到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对摄影瞬间进行准确选择,并保证所拍摄瞬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时效性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移动终端的用户总数高达近34亿人,而作为能够快速获取信息的移动终端,手机现已成为对信息进行传播的主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均较以往有所提高,多数人会选择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并获取信息,由此可见,要想使新闻行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当务之急便是对图片所具有的时效性进行增强。摄影记者应牢牢把握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凸显新闻图片在冲击力强、简单易懂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提高拍摄效率,真正做到在恰当的时间节点拍摄出能够如实反映事件情况及内涵的优质图片,避免图片内容滞后等情况的出现。
(四)人文性
新闻摄影能够吸引人的原因主要是新闻图片具有人文性,摄影记者往往会选择以不同视角为切入点,对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瞬间进行深入挖掘,以受众的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为依据,确保新闻摄影、民情民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受众的立场出发,充分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借助极具人文性的方法,将能够体现生活常态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为受众所熟知的各种事件纳入自己的镜头中,以此来保证自身所拍摄图片兼具人文性及民本思想。真正做到将新闻图片打造成展示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的平台,在贴近时代和正视社会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贴近生活、直面人生的方式,增强图片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冲击力,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喜爱。
四、如何准确把控视觉冲击力
为增强图片的视觉效果,一部分摄影记者选择利用广角或鱼眼镜头拍摄图片,而没有考虑上述镜头所呈现出的效果是否符合拍摄场景、拍摄对象的特点,导致新闻主体被弱化,甚至存在图片中人物变形或失真的情况。要想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摄影记者应做到全方位了解视觉效应特征,根据其所表现出心理、生理、外在、内在特征,对特写、近、中、远景等常见拍摄手法加以使用,确保图片具有强大的冲击力[5]。
研究表明,极具冲击力的图片往往能够加深受众对图片所记录人物或事件的印象,因此,对新闻图片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一方面摄影记者需要借助不同表现手法增强图片的视觉效应;另一方面应通过图片对相应的信息或情感进行准确传达,将自身情感融入图片,以此赋予图片更突出的价值和更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对受众情感进行激发的方式,使受众产生心理或情感上的共鸣。在拍摄图片时,摄影记者可借助民生事件或生活常见事物,对图片内容、思想感情进行体现,通过融入个人审美理想、思想感情的方式,赋予图片更加鲜明的主题。
作为记录真实事件的一门学科,新闻摄影具有其他摄影所不具有的引导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的走向。要想使其所具有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关键是要保证摄影记者具有相应的责任感,能够如实记录事件,确保图片所传达的新闻信息、情感信息均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凭借新闻图片给受众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产生正面影响。在拍摄新闻图片的过程中,摄影记者应坚持以自由、正直和仁爱为原则,通过解释事件内涵并对事件进行客观评判的方式,使新闻图片在规范受众、引导舆论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得到应有发挥。
新闻摄影需要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对其进行评判的最终落脚点均为思想,由此可见,仅拥有高超的技术,并不能保证所拍摄图片发挥出应有作用,摄影记者还应当给予图片思想内涵充分的重视,通过对真实人物、事件发生瞬间进行记录的方式吸引受众目光,促使受众对图片所传递信息、思想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新闻图片的固有属性为信息传递,且图片所传递信息通常是不为人知的信息,这也决定了新闻图片具有的形象价值和新闻价值,摄影记者应根据图片内容和所适合的表达方式,突出其主体地位,确保图片主题及核心内容可得到具象化展示。现阶段,仍有少数新闻刊物过于追求新奇,在没有考虑受众感受、观看体验的情况下,刊登并不能带来审美体验的图片,希望能够由此增强刊物对受众的吸引力及影响力。另外,还有一部分刊物和摄影记者出于对自身风格进行强化的考虑,将视觉冲击力置于真实性、人文性之上,这一做法并不符合新闻摄影的原则与要求,无法使新闻摄影在传达历史、人文还有社会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需要新闻媒体转变自身观念,明确过度刺激并不利于图片价值的实现,而是应当准确把握摄影的内涵,根据受众需求确定图片主题和立意,真正做到凭借富有正能量和时代精神的图片吸引受众目光,由此实现对自身竞争力进行提高的目标,为今后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助力。
五、结语
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剖析受众诉求,准确把控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才能使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得到延续。考虑到图片质量主要取决于摄影记者的能力和技巧,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过拍摄特色鲜明且兼具时效性、人文性的摄影图片的方式,使新闻摄影所具有的传播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胡杨,王啸.作为报道工具的新闻摄影:从荷赛数字叙事竞赛(2011-2018)看新闻摄影的变革[J].新闻界,2020(1):74-81.
[2] 朱金平.增强新闻力 提高艺术性 拓展空间感:人民日报新闻图片的视觉呈现[J].新闻战线,2020(1):101-102.
[3] 梁君健,陈凯宁.从凝视到扫摄:手机摄影与旅游情境中观看方式的转变[J].新闻记者,2020(9):47-62.
[4] 王南杰.基于视觉语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摄影图片图像意义建构:战“疫”新闻图像研究之一[J].新闻爱好者, 2021(1):83-86.
[5] 吴建勋,黄雅娟.读屏时代的视觉技术赋能和内容生态建设:以湖图网为例[J].新闻战线,2020(2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