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朝辉 吴恢銮
【摘 要】直面差异,是叩问教育本质的常青话题。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天长小学逐步形成了差异教育的核心理念“天長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学校通过变革学教方式、丰富教学载体,在全国范围内以“差异教育”研究而呈现出很强的辐射力。
【关键词】学生差异 差异教育 实施路径 自主展示
杭州市天长小学(以下简称“天长”)于1983年开始进行“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在实验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1993年开始进行“差异教育”研究。在天长小学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上,这两项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前者曾获得首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被新华社评价为全国整体改革“四大模式”之一;后者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和经验。这两项研究有一个核心的聚焦点,即发展学生,这也是天长特色。前者更多的是运用学校综合的教育力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后者的着眼点则更进一步,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最优的发展。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天长小学逐步形成了差异教育的核心理念“天长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有哪些?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施的载体怎么创设?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如何评价学生的发展?本文力图在班级授课制的现实背景下,介绍天长差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育观察:读懂学生的差异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这是刻入每个天长教师心里的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首先要读懂学生的差异,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儿童观察的专业师、诊断师。
观察是教师具有专业性的体现,教育必须先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才能进行“因材施教”。教师需要借助五官及适合的技术手段辨识学生的行为,回应学生的各种需求,这种回应包括即时回应和基于数据分析后的回应。通过观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解读,或者在数据沉淀的基础上赋予教育理解,从中寻找教育契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差异教育视野下的儿童观察应时而生,天长小学的每位教师都有计划地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让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助力。“面对每一个学生的生长”,在天长小学不是口号,而是每天在进行的教育实践——
王雪晴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她对班级里一个学生进行了连续跟踪三个月的观察,经过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发现该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缺点: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一般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为15~20分钟,而他有效学习时间的总和也只有五六分钟。该学生很注意教师在教室里的行动,每次教师快走到他身旁时就显得特别敏感,立刻装成做作业的样子。而且他在课堂中与同伴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课中同桌互相交流时,其同桌跟他说话,他却不予理睬、不合作,反过来他和同桌说的话,同桌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看到他在自言自语。王老师就对这个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关注下足功夫,她把这个学生每次表达的语音录下来,输入“天长大脑”,三个月的“音频数据”,经过专业分析,发现这个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困难,于是积极帮助他改进,同时用“舒尔特游戏”训练他的注意力,改进他的注意力和学习状态。
陈甜老师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对教学的时间分配、教师提问技巧、练习配置、语言互动进行专项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建议包括: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录音,逐字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语言流动图,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统计等聚焦学生的课堂观察和分析,这也正是学生思维和思考研究的重要载体。
五年级的陆白琦老师会观察学生、懂学生。和她聊天,总能听到她这样的话:
他就是被宠惯的,他习惯懒惰了。
你别看他很有观点、很有个性的样子,实际上他很脆弱,对别人的意见很敏感。他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是在行为上,他总是反着做。
其实,他是个很善良的孩子,但“牛脾气”上来的时候,你千万别跟他顶着,过了那一分钟,就好了。
她学习确实很好、很自觉,但是她对班级的事情不太热心,这种自私让她交不到朋友。
他数字就是记不住啊!但是他画画有天赋,特别愿意帮助别人。
……
她观察了以后,读懂了以后,不是为了区分好坏。在她眼里,学生只有不同的特点。她不断地观察、分析,只是为自己的教育提供相对准确的起点:“我刚才已经看了很久了,这张纸片在地上停留了足足有3分钟,一位同学、两位同学走过去毫无反应,可张同学过去很自然地把这张纸捡了起来,他是把这个教室当作自己的家了,他希望这个家永远是干干净净的,我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他的成绩可能是欠缺点,可是,他身上的品质,你们很多人都没有……”
在经过30多年的实践后,我们的实践路径逐步走向微观,主要运用的手段是调查数据分析和教育教学观察,而这些差异的寻找和发现包含着不可预测性。而通过数据的不断沉淀,又能从不可预测性发现一些共性,结合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特性,然后给予教育的引导、激励、惩戒……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发展得更优化。这就是坚持儿童观察的意义所在。
二、“三位一体”:差异教育实施路径
天长差异教育从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进入到更高系统思考的路径上,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思考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思考每一个要素中如何落实学生差异,尤其是要思考在现行班级授课制下,差异教育如何实现对学习策略的变革。
我们知道,学生的差异是相对的和变化的,变化的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作用于不同的身心要素结构,造成个体本身、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和阶段性的差异。因此,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要素结构、发展可能性以及环境和教育影响。在这个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天长差异教育将学习从时间维度分成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阶段,将教育要素分成发现学生差异、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学习成果多元评价四个维度,将学生差异分成认知差异、情绪差异、社会差异、身体差异四个领域,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动态框架(见图1)。
按此三维框架的大量生动实践,使我们清晰地发现,学生差异发展与学校整体优化,两者一脉相承,是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缺乏整体、综合的思考,差异发展在实施时有偏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整体最优化的目标难以最终实现。由整体优化切入儿童差异研究,成为天长小学差异教育的关键特征。在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时,其实施路径就是精准匹配、两级循环、情境交往,“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见图2)。
(一)精准匹配:差异教育的基本策略
课堂是实施差异教育的主阵地,差异教育关于学生的“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目标最终要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差异教育的课堂实施,是建立在学生和教师对差异的充分认知基础上的。
从学生的角度说,要对自我的认知有信心,对自己的学习环境充分信任,在任何的学习中,敢于暴露自己的认知差异、情绪差异等各类差异。
从教师的角度说,要在前期对学生的生活背景分析、持续的观察等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充分的认知,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差异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要用“成长性思维”看待学生的差异,让学生的差异最终形成学生鲜明的个性特质,而这种特质就是学生的禀赋。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实施差异教育,需要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建设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适宜学生静态的选择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学教方式的变革,大量运用差异教学策略精准匹配,使学生天赋禀性和学习相互顺应。
差异教育具有灵活多元的教学样态,这些样态的选择,主要依据和学生差异的匹配。所以,针对学生四大差异领域匹配的教学策略,是差异教育实施需要着力的地方。在实施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材的知识要求,更要多思考教材内容面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怎样灵活而合适地做出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实现学习的成功。在学习方式上,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练习和作业设计中,设计分层练习和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两级循环:差异教育的组织载体
小学是培养各种兴趣的最佳时期,错过“最佳期”,优势发展就困难了。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活动课,学生才能发现和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活动,发展优势和潜能。
学校为“有差异的学生”设置丰富而立体的课程,依照“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来设置学生课程(见图3),供学生自由选择,让学生得到历练,获得成功体验。
学校每周一到周五下午2课时安排活动项目课程,一学期以18周计算,三年一个循环,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有组织地参加了100多个活动项目。学校在实践中把一至三年级作为一级循环活动,让每个学生轮流广泛接触各种活动项目,以发现兴趣、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在活动项目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真正优势所在。四至六年级作为二级循环活动,在一级循环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参加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项目课程,以发展兴趣的优势为主要目的。两级循环项目课程着眼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注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两级循环”的基础上,为探寻学生发展的不同性向,学校探索分项、分层“走班”方式。四至六年级,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二节,均为“走班”学习时间。体育、研究性学习打破建制班,分项学习(一周有一节体育课,实施分项走班,学生在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体育项目中,选择一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练习,课时长度为60分钟)。数学学科打破建班制,双向选择,尝试分层学习。为了提升分项、分层学习的质量,学校研制和编写了各校本课程。
(三)情境交往:差异教育的隐性载体
小学生(尤其是中段以后)重要他人之一是伙伴,伙伴期待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在差异教育实践中创设“跨班展示”“小先生”制、“顾问”制等一系列教育载体,有意识在设计上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智力类型等差异,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供学生选择和交往。
交往是促进学生差异化进程的有效路径,实现了差异的共享。交往意味着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交往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彰显、深发和丰富。
基于这一理念,大量有规划重创新的校园活动为历练天长学生的交往能力搭建了平台。“自主春游”是培养学生选择和交往能力的创新载体之一。2010年开始,四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随机组队,以5至8人为一个小组,自主分工、自主合作,按照学校规定地点,步行15千米到达目的地。从筹备春游到总结春游,自始至终教师都不参与,家长也只作为旁观者陪同前往。如何学会责任分担、如何学会互助合作、如何学会解决问题、如何学会克服困难,许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行为养成,都在自主春游一次活动中得到了培养。
三、自主展示:差异教育的评价载体
一直指导、关心天长小学教育改革的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禀赋,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2017年,学校90周年校庆,1996年毕业的校友钱锡青送给母校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學习是件快乐的事》。钱锡青现在是知名的插画家,正是二十多年前的小学经历,为他的艺术生涯播下了种子。钱锡青读五年级时,语文教师要求大家每周写三篇日记,这对钱锡青来说可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这个男孩子突发奇想,跑去跟教师说,能不能以画画来代替写日记,语文教师竟然同意了。这以后,他还专门为自己的日记设计了一个卡通主人公形象,每次“写”日记都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
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天长差异教育对于学生评价的一种思考和实践。“天长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是学校一直遵循的主张,学校一直探索有差异的学生评价。天长小学创新了自主评价的形式,更多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评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伴随学生,从而兼顾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独特性。
“契约式”自主评价激发学生成长动机。学校将持续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作为天长学生素养发展的一个目标,即“坚毅品格”。同时,匹配一套“基于自我发现的活动机制”——坚毅联盟,学生和联盟同学签订契约,互相支持一学期坚持做一件事。有的学生组成了“减肥联盟”,将控制体重作为联盟成员们的共同目标,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类似这样的联盟,五花八门,像“阅读联盟”“种菜联盟”“怕黑联盟”,在联盟中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情感归属都得到了满足,坚毅品格在自主展示中得到发展。
“申报式”自主评价不断发现自己的长项。早在1998年,天长就用评选“特长生”“感动天长人物”“阳光少年”的项目代替传统的评选“三好生”,使对学生的激励面从原先的“凤毛麟角”扩大到绝大多数学生。“特长生”评比由学生们自己申报,并制作展板介绍自己,最后由大家来评定。“感动天长人物”活动让学生去发现身边那些令人感动的人或事,并从这些闪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鼓舞、感受到温暖。 “阳光少年”是为了鼓励、发扬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展示式”自主评价树立朋辈交往榜样。学校为每个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学生搭建展示的日常化平台,小到“跨班”展示作品,大到学生开个人画展、钢琴演奏会、出书……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年底,就有50多个毕业班的学生出版了作品集,每学年为学生举办的个展则达30多场。而独具特色的“丛林展示”成为一到三年级每个学生的才艺舞台,人人上台、个个主角,自编自演的舞台形式,为每个学生自主展示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自信。
“述评式”自主评价深化元认知。学校2020年开始采用“学生述评”的方式实施学生评价,在日常学习材料、数据积累、课堂笔记等基础上,每个学生要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述评。“学生述评”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差异性及背景,让每个学生把更多的信息描述都呈现出来,启发教师们从个别化、差异化案例的研究中寻找到普遍规律,以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天长小学经过30多年的差异教育实践证明: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学生,学生评价的价值是让每个学生成长为最独特的自己。
近几年,《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等都发表了天长小学“差异教育”的成果文章,学校差異教育的实践被教育部王定华司长作为素质教育实践典型向全国介绍。2018年“差异教育”成果获得全国第二届基础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数学实验”差异课程成果获得浙江省基础教学成果特等奖……变革育人方式,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长成最好的自己,是时代赋予我们学校的使命,也是永恒的教育追求。